糖尿病患者可告别院内“马拉松”:代谢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

2017-11-14 陈斯斯 澎湃新闻

目前,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达到11.6%,意味着每10个人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中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揭示了糖尿病防治的严峻形势。对庞大的患病人群来说,如何管理、控制患者病情、缓解看病难成为一道难题。当日,记者当日从上海瑞金医院获悉,“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代谢中心)应运而生。在代谢中心,患者只需要挂一次号,患者就能享受全面检测。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内知名内分

目前,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达到11.6%,意味着每10个人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中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揭示了糖尿病防治的严峻形势。对庞大的患病人群来说,如何管理、控制患者病情、缓解看病难成为一道难题。

当日,记者当日从上海瑞金医院获悉,“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代谢中心)应运而生。在代谢中心,患者只需要挂一次号,患者就能享受全面检测。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内知名内分泌专家宁光表示,代谢中心项目是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打造的线上线下整合的诊疗一体化、标准化及规范化的代谢性疾病全程管理模式,实现了院内高效诊疗、院外全方位管理的模式。

辛辣食品对代谢疾病有利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揭示了中国糖尿病防治的严峻形势。

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达到11.6%,即意味着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同时,中国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也高达50.1%,当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均处于糖尿病前期标准时,有1/4的人在3年内将会发展成为糖尿病,这一概率是正常人群的11.79倍,但18岁及以上成人的糖尿病知晓率仅为30.1%。

宁光表示,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活方式改变是代谢疾病高发的一个关键因素,而面临庞大的代谢疾病人群,后续的健康素养提升成为控制疾病的关键,健康素养包括改善饮食习惯、学习如何控制预防疾病等。

他表示,当前一项基于2亿人次的饮食习惯调查统计显示,辛辣食品的摄入对代谢疾病有利,而油炸食品对代谢疾病最有害。

“糖尿病其实是生活方式病,可以预防,也可以改善。”宁光表示,目前,每个健康人群都可以通过“瑞宁知糖”糖尿病风险评估方案,预判未来三年罹患糖尿病或代谢综合征的潜在风险。

不过,糖尿病患者却面临看病难的问题。

宁光表示,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患者需要全方位多科室的综合检查,才能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及治疗,而在目前的医疗环境下,患者就诊流程繁琐复杂,疲于穿梭在医院不同楼层和诊室之间,每次看病就像在医院内跑了一场马拉松。同时,患者院后疏于对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管理,不重视日常体征指标监测,一旦发生并发症将给自身造成较重的生活与医疗负担。

糖尿病等代谢病患者可在这里一站式完成诊疗、疾病管理,检查报告和数据与全国已启动的其他代谢中心互认。

代谢中心实现一站式诊疗服务

随着代谢中心的成立,糖尿病患者看病难的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在代谢中心,患者可在一个中心完成一站式的诊疗服务,只需要挂一次号,患者就能享受全面检测,数据分析、疾病诊疗、完善个人信息,打印处方报告以及配合专属的APP进行院外管理。另外,代谢中心还研发了代谢一体机,病人在一台机器上即可完成糖尿病相关的各种并发症检查,最终实现“上一次检查床,10分钟完成所有糖尿病检查”的目标。

在院外,患者也可以通过APP等自主上传血压、血糖、血脂等检测数据,而医生通过及时了解患者的相关指标可以为患者调整更适合的处方及宣教,真正便利患者。

目前在上海,除了瑞金医院,第一人民医院、第十人民医院等也成立了代谢中心。全国范围内,有34家医院陆续启动了代谢中心项目。2018年底全国将会有500家代谢中心,2020年将建成1000家以上,成为代谢病患者管理的新常态。

“前往全国代谢中心就诊的患者,他们的所有检查指标都被互相认可,不需要重复检查,大大便利了患者诊疗的延续性和便利性。”宁光介绍道。

他特别表示,通过大数据的采集,代谢中心要做的不止单纯的医疗服务,而是建立风险预判模型,建立糖尿病医学资料库,发表高水平研究结果,最终绘制出“中国糖尿病智能地图”。

作者:陈斯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盘点:近期关于恩格列净研究进展一览

新一代的口服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SGLT2)抑制剂-恩格列净(欧堂静)已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在中国大陆上市。在此,小编整理了近期关于恩格列净相关研究进展一览。【1】Diabetes:恩格列净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肾葡萄糖转运效果佳2017年7月,发表在《Diabetes》的一项由美国科学家进行的研究考察了健康个体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恩格列净和肾葡萄糖转运的动力学。使用递进式高葡萄糖钳夹

ADA 关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全新立场声明的解读

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sosis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心力衰竭、微血管并发症的高危因素。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较为常见,美国糖尿病学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DA)在近日发布立场声明,更新了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和评估。为借鉴 ADA 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方法,本文对其立场声明

J Periodontol:微小RNA-126调节高血糖下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炎性因子的分泌

微小RNA(miRs)在包括牙周炎在内的炎性疾病中起关键作用,且miRs作为预测糖尿病(DM)的生物标志物。然而,miR-126对糖尿病患者牙周炎发展的调控机制仍不清楚。

Diabetologia:工作场所的欺凌和暴力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工作场所的欺凌和暴力可能会增加2型糖尿病的风险,而且不论男性和女性,都是如此,最新的研究结果发表在《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杂志》中。

JAMA Intern Med:生活方式干预对糖尿病的预防效果可持续7年之久

研究认为对于糖尿病风险人群,生活方式以及药物干预均可以降低糖尿病风险。药物治疗效果短暂,但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可持续长达7年。所有干预方式的效果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这意味着必须采取持续的干预方式以降低患者糖尿病风险

当糖尿病遇上高血压该怎么办?

男性,71岁,多尿、烦渴、多饮5个月,加重伴乏力、视力下降15天并伴有高血压史10年。一直服用降压药物治疗。通过此病例我们可以了解一下糖尿病的病因、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熟悉糖尿病的分型、各型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标准以及掌握2型糖尿病的治疗原则以及各种降糖药物的特点、降糖机制和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