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 2024 | 中国之声:中国心力衰竭长期结局研究:HFrEF与HFmrEF患者死亡或再住院风险更高(CN-HF研究)

2024-08-29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这一发现凸显了不同亚型心力衰竭患者在疾病进程和治疗需求上的显著差异,也指出了当前心力衰竭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也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表现或终末期表现,其特点是心脏无法有效地泵送血液以满足身体的需求,因此又称作心血管病的“最后的战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增多,心力衰竭的患病率在中国呈现上升趋势。尽管心力衰竭已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但在我国,针对心力衰竭患者的长期结局研究却相对较少。

加强对中国心力衰竭患者长期结局的研究,对于提高心力衰竭的诊疗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8月30日-9月2日,2024年欧洲心脏病学年会(ESC 2024)在英国伦敦现场及全球在线拉开帷幕。来自复旦大学中山医院的研究团队在ESC 2024大会上发表了一项研究题为“Long-term outcomes in hospitalized heart failure patients in China: results from the China National Heart Failure (CN-HF) registry study”,旨在调查中国慢性心力衰竭不同亚型患者的心血管死亡或因心力衰竭恶化再住院及其他结局的发生率。

研究人员分析了2013年2月1日至2015年10月31日期间中国国家心力衰竭登记(CN-HF)数据。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将患者分为三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LVEF≤40%)、射血分数轻度降低的心力衰竭(HFmrEF,LVEF 41%-49%)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LVEF≥50%)。计算并比较各组的心血管死亡或心力衰竭再住院的发生率及其他结局,包括全因死亡率。

结果显示,总共有7171名心力衰竭患者(平均年龄69.6岁,59.5%为男性)在中国45个中心进行了登记。出院时,分别有57.3%、50.8%和54.5%的心力衰竭患者接受了ACEI/ARBs、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MRA)治疗。出院后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的心血管死亡或心力衰竭再住院的主要结局发生率分别为8.9%、16.1%和23.5%。与HFpEF患者相比,在HFrEF和HFmrEF患者中,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内心血管死亡或心力衰竭再住院的主要结局、全因死亡率和心力衰竭再住院的发生率显著更高(P < 0.05)。所有LVEF亚组的心血管死亡率相似。

总之,与HFpEF患者相比,中国的HFrEF或HFmrEF患者的死亡或再住院发生率更高。这一发现凸显了不同亚型心力衰竭患者在疾病进程和治疗需求上的显著差异,也指出了当前心力衰竭管理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强调并实施心力衰竭在院内外的最佳随访和管理,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长期结局,降低死亡率和再住院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整体健康状况。

参考资料

XT Cui1 , XJ Jin1 , J Zhou1 , YM Xu1 , YY Wang1 , AJ Sun1 , M Fu2 , K Hu1 , JM Zhou1 , JB Ge1.Long-term outcomes in hospitalized heart failure patients in China: results from the China National Heart Failure (CN-HF) registry study.ESC 2024 Abstract.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Adv Sci:西南医科大学欧贤红/尹世刚/谭晓秋合作发表通过单细胞测序解读心力衰竭机制的综述

该综述重点关注单细胞测序技术对HF潜在机制的见解,并讨论当前心血管研究中遇到的挑战。

心衰患者需不需要做心脏磁共振成像?这些独特优势值得重视

阐述影像学技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重点介绍心脏磁共振成像优势及在心力衰竭病因诊断和病情评估中的价值,同时提及局限性。

Heart:成年癌症幸存者心力衰竭的长期风险

HF在成年癌症幸存者中升高,与心脏毒性癌症治疗和标准危险因素相关。然而,幸存者和对照组之间的绝对风险差异很小,这表明对幸存者进行普遍筛查是不合理的。

【Eur Heart J】心力衰竭中的毛细血管后肺动脉高压:PH-HF多中心研究中当前定义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评估这一新定义对pcPH患病率及其亚组(孤立性IpcPH与合并性CpcPH)的影响,并验证其在预测全因死亡或心力衰竭住院(主要结局)中的预后价值。

【心血管科】一周热榜精彩分享

心脏守护,知识先行。跟随我们的步伐,探索心血管健康的奥秘,为您和家人的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分享这份热榜,让更多人受益于心血管健康的新知。

Ageing Res Rev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陈琛、汪道文教授团队发表心力衰竭中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研究进展的综述

系统性总结了PTMs在心脏不同类型细胞中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分别阐述了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及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机制差异,并从临床转化的角度进行了详细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