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 Heart J:左侧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尺寸和手术治疗与6个月死亡率的关联

2019-04-14 xiangting MedSci原创

在这项观察性研究中,赘生物尺寸>10mm的左侧IE与6个月死亡率升高相关,但依赖于治疗策略。

在左侧感染性心内膜炎(IE)中,>10mm的大赘生物与死亡率较高相关,但在急性期进行手术而不是药物治疗是否与生存率改善相关尚不清楚。这项研究评估了和赘生物尺寸相关的手术与6个月死亡率之间的关联。

纳入来自心内膜炎前瞻性、多国登记国际协会的明确左侧IE患者(2008-2012)。根据手术治疗策略,比较了赘生物最大长度≤10mm vs.>10mm患者的临床特征和6个月死亡率(通过治疗加权的逆倾向Cox回归)。共纳入1006例左侧IE患者;422例赘生物尺寸≤10mm(中位年龄66.0岁,33%女性)和584例赘生物>10mm的患者(中位年龄58.4岁,34%女性)。组间STS-IE评分的手术风险相似。栓塞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8.4%vs.44.3%(P<0.001)。赘生物>10mm的患者与6个月死亡率较高相关(25.1%vs.19.4%,P=0.035)。然而,在倾向性调整之后,只有赘生物>10mm与≤10mm的患者比较仍然存在与较高死亡率的相关性:风险比(HR)1.55(1.27-1.90);但仅限于药物治疗的大赘生物患者[HR 1.86(1.48-2.34)],而不是手术治疗[HR 1.01(0.69-1.49)]。

在这项观察性研究中,赘生物尺寸>10mm的左侧IE与6个月死亡率升高相关,但依赖于治疗策略。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大赘生物患者,生存率与赘生物体积较小的患者相似。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angt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JACC:感染性心内膜炎伴二尖瓣脱垂应归于高风险患者

目前,有关感染性心内膜炎(IE)在二叶主动脉瓣(BAV)和二尖瓣脱垂(MVP)患者中的情况信息甚少,且IE抗生素预防疗法(IEAP)在这些患者中是不推荐的。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BAV和MVP患者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和微生物学特征,并评价IEAP对这些患者的潜在作用。本研究纳入了3208名来自西班牙31家医院的IE患者,并将其分成高风险且有IEAP指征的患者(高风险组,n=1226),中低风险无IE

Heart:PET/CT在瓣膜管移植物感染中的应用

18F-FDG PET/CT在检测主动脉移植物感染中显示出高敏感性。

JAHA:TAVR后出现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进行心脏手术与仅使用抗生素的比较

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出现IE的患者中,死亡率可由IE的严重程度和并发二尖返流预测。

Int J Cardiol:糖尿病病程和并发症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相关风险

由此可见,该研究显示IE的风险随着DM病程和严重程度逐步增加,并且与年龄和已知合并症无关。

阜外医院研究:感染性心内膜炎和血管炎是换瓣术后瓣周漏的重要原因

阜外医院王浩、赵星等研究提示,有临床意义的瓣周漏是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的重要并发症,再手术比例高,复发率高,预后较差。

JACC:2007年AHA指南的更新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抗生素预防的影响

美国心脏病学会在2007年更新了对感染性心内膜炎(IE)进行抗生素预防(AP)的指南推荐,提示AP在中等风险的IE患者中应停止使用,仅推荐用于高风险的IE患者。本研究的目的旨在量化AP的处方和IE发病率的任何变化。本研究纳入分析了Turvin健康数据库中2003年-2015年的高风险、中等风险和未知/低风险IE患者,截至2015年8月,2007年指南推荐的变化造成了中等风险IE患者AP处方量减少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