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HA:感染性心内膜炎后的30天再入院率

2019-04-26 xiangting MedSci原创

几乎四分之一的患者在IE入院后30天内再次入院。最常见的原因是IE、其他感染性病因和心脏病。

感染性心内膜炎(IE)后早期再入院的当代发生率和原因尚不清楚。因此,这项研究分析了来自美国全国再入院数据库IE后30天再入院的人口统计数据。

研究人员检索了2010年至2014年的全国再入院数据库,以确定初步诊断为IE并且出院时存活的指数入院,分析了30天计划外再入院的发生率、原因和独立预测因子。在45214次IE后指数出院中,共有11217名患者(24.8%)在30天内非选择性再入院。再入院最常见的原因是IE(20.5%)、败血症(8.7%)、器械/移植物并发症(8.1%)和充血性心力衰竭(7.6%)。再入院期间的院内死亡率和瓣膜手术率分别为8.1%和9.1%。出院回家或自我护理、接受瓣膜手术、年龄≥60岁,和有私人保险与30天再入院率较低独立相关。住院时间≥10天、充血性心力衰竭、糖尿病、肾功能衰竭、慢性肺病、外周动脉疾病和抑郁症与再入院风险较高相关。再入院的总住院费用为每年4870万美元(中位数,11267美元;四分位间隔,6021美元至25073美元),占总治疗事件的38.6%(指数入院+再入院)。

几乎四分之一的患者在IE入院后30天内再次入院。最常见的原因是IE、其他感染性病因和心脏病。有必要确定手术适应症和密切监测的多学科方法,以改善预后并减少院内和出院后并发症。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angt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Heart:PET/CT在瓣膜管移植物感染中的应用

18F-FDG PET/CT在检测主动脉移植物感染中显示出高敏感性。

JAHA:TAVR后出现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进行心脏手术与仅使用抗生素的比较

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出现IE的患者中,死亡率可由IE的严重程度和并发二尖返流预测。

Int J Cardiol:糖尿病病程和并发症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相关风险

由此可见,该研究显示IE的风险随着DM病程和严重程度逐步增加,并且与年龄和已知合并症无关。

阜外医院研究:感染性心内膜炎和血管炎是换瓣术后瓣周漏的重要原因

阜外医院王浩、赵星等研究提示,有临床意义的瓣周漏是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的重要并发症,再手术比例高,复发率高,预后较差。

JACC:2007年AHA指南的更新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抗生素预防的影响

美国心脏病学会在2007年更新了对感染性心内膜炎(IE)进行抗生素预防(AP)的指南推荐,提示AP在中等风险的IE患者中应停止使用,仅推荐用于高风险的IE患者。本研究的目的旨在量化AP的处方和IE发病率的任何变化。本研究纳入分析了Turvin健康数据库中2003年-2015年的高风险、中等风险和未知/低风险IE患者,截至2015年8月,2007年指南推荐的变化造成了中等风险IE患者AP处方量减少6

Eur Heart J:左侧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尺寸和手术治疗与6个月死亡率的关联

在这项观察性研究中,赘生物尺寸>10mm的左侧IE与6个月死亡率升高相关,但依赖于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