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掌握——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模型

2018-07-07 张东敬, 周彬, 侯金林 临床肝胆病杂志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指在慢性肝病基础上,由急性打击诱发的肝功能急剧恶化,可在短时间内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目前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手段。早期准确预测患者的临床转归,有助于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存率。回顾了近年来有关ACLF预后模型的研究,简述各种评分系统的特点及其预测能力,旨在指导ACLF的治疗选择及预后判断。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指在慢性肝病基础上,由急性打击诱发的肝功能急剧恶化,可在短时间内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目前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手段。早期准确预测患者的临床转归,有助于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存率。回顾了近年来有关ACLF预后模型的研究,简述各种评分系统的特点及其预测能力,旨在指导ACLF的治疗选择及预后判断。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预后模型尚存在预测准确性不足、计算繁琐等问题。COSSH-ACLF模型基于大样本、多中心的前瞻性临床研究建立,且研究人群均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能成为判断我国ACLF患者预后的最佳模型,但其预测价值仍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来证实。如何建立计算简单、预测准确且能够动态评估患者病情变化的预后模型,仍是今后ACLF预后研究面临的主要挑战。

原始出处
张东敬, 周彬, 侯金林. 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模型的研究进展[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8, 34(6): 1351-1356.

作者:张东敬, 周彬, 侯金林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Eur Radiol:肝细胞肝癌肝癌切除术后肝衰竭怎么诊断?列线图的个体化预测价值!

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分为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四大类。临床表现为极度乏力,并有明显厌食、腹胀、恶心、呕吐等严重消化道症状。本研究为了提高列线图对预测可切除肝细胞肝癌(HCC)患者发生肝癌切除术后肝衰竭(PHLF)的

肝衰竭患者有续命方 国内首条人工肝生产线建成!

惠利健团队在现有的生物人工肝基础上,成功实现人类的成纤维细胞直接转分化成具有功能的肝脏细胞。该团队利用此人源性肝样细胞,研发了新型生物人工肝。

Gut:慢加急性肝衰竭与细菌感染的相互影响

细菌感染是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常见触发因素,同时,慢加急性肝衰竭也会增加感染的风险。来自巴塞罗那大学的研究人员探究了细菌和真菌感染对于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引发,病情的复杂化,预测后续的细菌感染,以及细菌感染对于生存率的影响。

Liver Int:细菌性感染引起的慢性肝功能衰竭与死亡率增加有关

总之,研究表明,欧洲肝病学会-慢性肝衰竭-合作组(EASL-CLIF-Consortium)提出的ACLF是肝硬化急性失代偿患者死亡率的有力预测因子。然而,相比那些未感染的患者,感染引发的ACLF患者死亡率显著增加。

Hepatology:急性肝衰竭导致出血并发症

尽管有出血倾向,临床上ALF患者显著的出血并不常见。出血并发症是严重系统性炎症的标志,而非凝血功能障碍,预示预后不良

Clin Gastroenterol H: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急性肝衰竭也存在性别差异?

2017年11月,发表在《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的一项由美国科学家进行的研究表明,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急性肝衰竭(ALF)在女性中更常见和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