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n Trans Gastroenterology: 肠易激综合征腹泻的患者的腹部疼痛严重程度与结肠传入神经激活相关与心理评分无关

2021-03-07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慢性腹痛和大便异常是使人经常就医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排除炎症或感染性疾病后,大多数病例被诊断为腹泻型肠易综合征(IBS-D)。

      慢性腹痛和大便异常是使人经常就医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排除炎症或感染性疾病后,大多数病例被诊断为腹泻型肠易综合征(IBS-D)。在50%至90%的患者中存在明显的腹部疼痛,这可能是由一系列异常引起的,包括疼痛感觉增强,中枢疼痛处理异常和对疼痛的适应性减弱等等。专家意识到局部粘膜异常可能是病因之一,随后便对IBS患者不同亚组的研究中发现了肥大细胞和内分泌细胞数量和介质的改变的现象。本项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比较肠道相关症状,心理评分和由详细的腹泻为主的IBS患者(IBS-D)队列生成的活检样本研究这些患者腹痛发生的原因。

 

 

 

      研究人员收集了42位IBS-D患者的临床数据,所有患者需每天完成肠道症状记录,并填写医院焦虑和抑郁评分以及《患者健康状况调查表12躯体症状》评分,并接受了乙状结肠镜检查。使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培养物上清液分别评估乙状结肠黏膜活检,以确定细胞密度,介质水平和刺激结肠传入活性的能力。

 

 

 

      研究结果显示腹部疼痛严重程度评分与每日疼痛持续时间(r = 0.67,P <0.00001),尿急(r = 0.57,P <0.0005)和腹胀(r = 0.39,P <0.05)显着相关,但与心理症状评分无关。此外,个别IBS-D患者的疼痛严重程度评分与活检上清液介导的结肠传入激活的刺激显着相关(r = 0.40,P <0.008),而与活检细胞计数或测量的细胞因子水平无关。

 

 

 

      本项研究证实在确定表型的IBS-D患者队列中,疼痛的严重程度似乎不是由于心理因素决定的,而是由于肠粘膜神经传导异常决定的,这表明在IBS-D中,神经靶向治疗方法可能更有效。

 

 

 

原始出处:

Cibert-Goton. Et al. Pain Severity Correlates With Biopsy-Mediated Colonic Afferent Activation But Not Psychological Scores in Patients With IBS-D.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Gastroenterology.202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Clin Gastroenterology H:耳神经刺激可以改善患有肠易激综合征的青少年临床症状

耳神经刺激疗法,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将经皮电神经场刺激(PENFS)传递至外耳的神经刺激疗法,对患有功能性腹痛性疾病的小儿患者有效。

Clin Gastroenterology H:“无用功”还是“没办法”——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愿意为症状缓解承担大量用药风险

肠易激综合征(IBS)多数是由于反复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导致,由于长时间的休息不好、压力比较大导致的失眠、多虑、焦虑、烦躁、记忆力减退以及肠胃消化功能不良引起的。

Am J Gastroenterol:依鲁沙多林可有效且安全的治疗罗哌酰胺治疗后效果不佳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腹泻症状

肠易激综合征伴腹泻(IBS-D)是一种功能性胃肠道疾病,患者往往在缓解症状的基础上采取干预措施,但其有效治疗方案仍然有限。近日,发表于Am J Gastroenterol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证实依鲁

Nature:吃完东西肚子疼?可能是肠胃局部过敏了……

肠易激综合征(IBS)主要表现为腹痛及肠道活动规律改变,其标志性症状是异常疼痛信号或内脏过敏 (VHS)。据报道,全世界有多达20%的人在饭后出现胃肠道症状。

Clin Gastroenterology H: 5-HT-4受体激动剂米沙必利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肠易激综合症(IBS)是指功能性胃肠道相关的反复或持续出现的腹痛和排便习惯异常,IBS很常见,全世界的患病率是8.8%。IBS患者目前主要分为4个类别。

Clin Gastroenterology H:患有肠易激综合征的青少年女性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风险比较高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影响了全球约5%-10%的妇女,一项成人研究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与疼痛综合征(如纤维肌痛,慢性疲劳)之间存在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