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JACC十一月第一期一览

2019-11-02 不详 MedSci原创

1.PCI术后替卡格雷和双重抗凝治疗的比较DOI: 10.1016/j.jacc.2019.08.1038http://www.onlinejacc.org/content/74/18/2278GLOBAL LEADERS临床试验将15991名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成1个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DAPT)后接受23个月的替卡格雷治疗和传统的12个月DAPT治疗后12个月阿司匹林治疗组。主要有效


DOI: 10.1016/j.jacc.2019.08.1038



GLOBAL LEADERS临床试验将15991名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成1个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DAPT)后接受23个月的替卡格雷治疗和传统的12个月DAPT治疗后12个月阿司匹林治疗组。主要有效终点事件是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梗、非致死性卒中或紧急靶血管血运再生。本研究结果发现,试验组和传统治疗组患者2年后的主要有效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是7.14%和8.41%(RR: 0.85; 95% [CI]: 0.72-0.99),满足非劣性(p<0.001),但不优越。主要出血风险在两组患者中无明显差异(p = 0.986)。另外,观察到时间依赖性治疗效果,实验组与术后1年较低的心肌梗死风险和支架内血栓形成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相比于传统抗凝治疗,1个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DAPT)后接受23个月的替卡格雷治疗显示出非劣性,但不优越。


DOI: 10.1016/j.jacc.2019.08.1043



多动脉和单动脉冠脉搭桥(CABG)的收益比较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和比较多动脉和单动脉CABG术后的远期生存率、并发症和搭桥的通畅性。本研究共纳入分析了2005-2012年接受CABG治疗的26124名患者,其中3647(14%)名患者接受了多动脉CABG,与多动脉CABG相比,单动脉CABG患者年龄更大(平均68 vs. 61岁; p < 0.001),并发症更多,接受更少的旁路移植(3.4 vs. 3.6; p < 0.001)。经过基线特征差异调整后,多动脉CABG与更低的10年死亡率相关(15.1% vs. 17.3%; p = 0.01),与更低的十年心梗发生率和再介入率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约85%接受冠脉搭桥的患者为单动脉搭桥,且与多动脉CABG相关,其远期死亡率、心梗发生率和再介入率明显更高。


DOI: 10.1016/j.jacc.2019.08.1036



尽管经导管消融治疗房颤操作相关的死亡率很低,但是患者出院后会出现不良结局。房颤术后的预后评估知之甚少。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房颤术后早期死亡率的发生率、进展及预测因素。本研究纳入分析了2010-2015年60203名年龄≥18岁的接受房颤消融治疗的患者,最终有0.46%的患者出现早期死亡,其中54.3%发生在再入院时。在2010-2015年期间,导管消融术后每季度的死亡率从0.25%增至1.35%(p < 0.001),消融术至死亡的平均时间为11.6天(4.2-22.7)。经年龄和并发症因素调整后发现,操作相关并发症、充血性心衰和低房颤消融住院量与早期死亡率呈明显相关。另外,心脏穿孔并发症、其他心脏和神经相关病因均与消融术后早期死亡率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房颤消融术后早期死亡率约1/200,操作相关并发症、充血性心衰和低房颤消融住院量与早期死亡率呈明显相关。


DOI: 10.1016/j.jacc.2019.08.1045



直流电复律(DCCV)是一种常见的控制房颤患者心律的手段,但目前尚无DCCV对心内膜左心耳阻塞装置(LAAO)的远期影响。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DCCV对有LAAO装置患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本研究纳入分析了148例接受DCCV治疗的LAAO患者,平均年龄为72±7岁,女性占41%。所有患者在接受DCCV治疗前接受了经食道心超检测。设备相关血栓发生率为2.7%,患者均服用了口服抗凝药物治疗,并于6-8周后成功接受了DCCV治疗。DCCV将所有患者均恢复至窦性心律,没有患者发生DCCV相关血栓并发症,DCCV之后有22%新发的接受口服抗凝药物治疗的患者。DCCV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在DCCV后服用和不服用口服抗凝药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在平均12.8个月的随访期间,无设备相关或左房血栓发生,无设备移动发生。另外,有一名患者死于非心脏事件。研究结果显示,直流电复律在接受有心内膜左心耳阻塞装置的房颤患者中安全可行,且不需口服抗凝药物治疗。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不详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Heart:认知功能损伤会增加冠心病患者死亡风险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老年患者的精神状态是否与更高的死亡率相关。本研究纳入分析了600例年龄≥75岁的ACS患者,并对患者在入院后48小时内进行了精神状态的评估,其中有172例(29%)患者诊断为认知功能损伤(Cogl),1年后,Cogl患者组有49例(28.6%)患者出现死亡,无Cogl患者组有43例(10.3%)患者出现死亡,Cogl与患者1年死亡率呈明显相关性(HR 2

“微时代-心纪元 中国冠脉无创功能诊断能力提升项目”新闻发布会成功召开

慢性冠脉综合征(CCS)这一概念在9月刚刚结束的欧洲心脏病学年会被首次提出,2019ESC CCS指南中首先强调了疾病全程管理的概念,冠脉无创功能诊断在全病程管理中的诊断价值日益受到重视。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冠心病的管理向全程化、精准化、科学化、规范化发展,提升国内冠脉无创功能诊断的能力,2019年10月12日下午,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十届长城心脏病学会议(GW-ICC)期间召开了“微时代—心纪元

JACC:PCI术后替卡格雷和双重抗凝治疗的比较

GLOBAL LEADERS临床试验将15991名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成1个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DAPT)后接受23个月的替卡格雷治疗和传统的12个月DAPT治疗后12个月阿司匹林治疗组。主要有效终点事件是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梗、非致死性卒中或紧急靶血管血运再生。本研究结果发现,试验组和传统治疗组患者2年后的主要有效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是7.14%和8.41%(RR: 0.85; 95%

JACC:单动脉冠脉搭桥预后劣于多动脉搭桥

多动脉和单动脉冠脉搭桥(CABG)的收益比较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和比较多动脉和单动脉CABG术后的远期生存率、并发症和搭桥的通畅性。本研究共纳入分析了2005-2012年接受CABG治疗的26124名患者,其中3647(14%)名患者接受了多动脉CABG,与多动脉CABG相比,单动脉CABG患者年龄更大(平均68 vs. 61岁; p < 0.001),并发症更多,接受更少的旁

JACC:房颤消融术后早期死亡风险研究

尽管经导管消融治疗房颤操作相关的死亡率很低,但是患者出院后会出现不良结局。房颤术后的预后评估知之甚少。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房颤术后早期死亡率的发生率、进展及预测因素。本研究纳入分析了2010-2015年60203名年龄≥18岁的接受房颤消融治疗的患者,最终有0.46%的患者出现早期死亡,其中54.3%发生在再入院时。在2010-2015年期间,导管消融术后每季度的死亡率从0.25%增至1.35%(

JACC:直流电复律在有左心耳封堵装置的房颤患者中安全可行

直流电复律(DCCV)是一种常见的控制房颤患者心律的手段,但目前尚无DCCV对心内膜左心耳阻塞装置(LAAO)的远期影响。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DCCV对有LAAO装置患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本研究纳入分析了148例接受DCCV治疗的LAAO患者,平均年龄为72±7岁,女性占41%。所有患者在接受DCCV治疗前接受了经食道心超检测。设备相关血栓发生率为2.7%,患者均服用了口服抗凝药物治疗,并于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