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M MOL GENET:哪些人容易得痛风?

2018-09-17 海北 MedSci原创

至今为止,尿酸盐相关遗传变异影响尿酸盐水平的精确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在最近,来自新西兰的研究人员测试了PDZK1基因座处的最大相关遗传变体rs1967017与升高的PDZK1表达之间的功能性连锁关系。

至今为止,尿酸盐相关遗传变异影响尿酸盐水平的精确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在最近,来自新西兰的研究人员测试了PDZK1基因座处的最大相关遗传变体rs1967017与升高的PDZK1表达之间的功能性连锁关系。
研究人员进行了表达数量性状基因座(eQTL)和可能性分析,以及基因表达分析。斑马鱼被用于评估组织特异性基因表达。研究人员还在HEK293和HepG2细胞中利用荧光素酶测定法,测量了rs1967017对转录振幅的影响。
结果显示,rs1967017最可能是因果关系,rs1967017是肠道中PDZK1的eQTL。携带rs1967017的区域能够直接驱动斑马鱼胚胎的肾脏,肝脏和肠中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这与赋予组织特异性表达的保守能力一致。
HNF4A的小干扰RNA消耗减少了HepG2细胞中的内源性PDZK1表达。荧光素酶测定显示,rs1967017的T等位基因相对于降低尿酸盐的C等位基因具有增强子活性,其中T等位基因增强子活性被HNF4A的耗尽所消除。HNF4A物理结合rs1967017区域,表明HNF4A对PDZK1的直接转录调节。
计算预测结果与研究人员的功能测定共同表明,rs1967017的尿酸盐增加的T等位基因增强了转录因子HNF4A的结合位点。此次的数据和其他数据共同预测,rs1967017的尿酸盐升高的T等位基因增强HNF4A与PDZK1启动子的结合,从而增加PDZK1表达。
由于PDZK1是许多离子通道转运蛋白的支架蛋白,可以预测增加的表达会增加尿酸盐转运蛋白的活性,并改变尿酸盐的排泄。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海北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1. 2019-08-22 cy0324
  2. 2019-05-19 canlab

相关资讯

体检出血尿酸高,痛风就板上钉钉了?

近年来高尿酸血症(HUA)和痛风越来越受到广大民众的重视,普通的体检项目也均有血尿酸这个项目。但很多人抽血检验发现血尿酸高于正常值后便惊慌失措,以为尿酸高就是得了痛风,于是乎提心吊胆,夜不能寐,每天喝大量的水,饮食上什么也不敢吃,只敢吃素。难道高尿酸就一定是得了痛风吗?

痛风夜间发作有隐情?!

相信不少痛风患者曾有这样的经历,在半夜,特别是下半夜,睡得正香的时候突然因关节剧痛而醒来,痛得撕心裂肺,大汗淋漓,久久不能缓解。这便可能是痛风急性发作了。痛风典型发作常出现于深夜,疼痛进行性加剧,一般在12小时左右达高峰,呈撕裂样、刀割样或咬噬样,难以忍受;受累关节及周围组织红、肿、热、痛和功能受限。很多人会疑惑:为什么痛风偏爱在夜间发作呢?白天控制良好的痛风为什么夜间会加剧?怎样做才能尽量减少/

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患者,痛风发作时该如何选择止痛药?

病例故事:最近接诊了一位急性痛风发作的女性患者,85岁高龄,疼痛已经3天。原有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空腹血糖5.43mmol/L,糖化血红蛋白5.8%,血肌酐337μmol/L,血尿酸136μmol/L,全身多处痛风石,目前用非布司他(一种降尿酸药)及降糖药、降压药治疗。

JAHA: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痛风与长期心血管结局的关联

由此可见,痛风患者的临床病史与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较差结局相关。尽管具有高水平的最佳基线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但这种增加的风险仍然存在,这表明标准药物治疗无法解决残留的心血管风险。

一文读懂:阿司匹林到底是升高尿酸还是降低尿酸?

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常用于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但细心的患者发现阿司匹林的说明书注意事项中写道:低剂量阿司匹林减少尿酸的消除,可诱发痛风。那是不是服用阿司匹林就会引起尿酸升高,诱发痛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合并血尿酸升高的患者就不能应用阿司匹林作为一、二级预防了吗?回答这个问题还比较复杂,听我慢慢道来。

Arthritis Rheumatol: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痛风风险

OSA患者在OSA诊断第一年后患痛风的风险仍然较高。痛风的高峰发病率随BMI的不同而有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