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Immunol:新生儿败血症病因研究

2017-05-09 zhangfan MedSci原创

部分新生儿会出现短暂的微生物无抵抗状态,对于这部分新生儿应加强败血症预防,研究适合的免疫保护方法

过去认为脓毒症是由先天免疫细胞受损引起的,是新生儿死亡的高风险因素,然而近日的对新生儿脓毒症的临床观察研究否定了上述观点。

研究人员利用转录组学、表观遗传学和免疫学的方法发现围产期S100A8 和 S100A9过量表达导致MyD88依赖性促炎基因程序发生改变。 S100阻碍促炎症反应导致机体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降低。对脂多糖敏感且不受围产期S100调控TRIF编辑调节基因却在此时几乎不表达。这短暂的免疫预防关键过程缺失中断导促炎症反应和败血症的风险增加。

研究表明部分新生儿会出现短暂的微生物无抵抗状态,对于这部分新生儿应加强败血症预防,研究适合的免疫保护方法。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zhangfa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盘点:败血症相关研究进展

败血症(septicemia)是指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生的急性全身性感染。败血症是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伴随有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症状的一种危重疾病,病原微生物感染诱导促炎症因子大量释放,导致多种重要器官衰竭具有非常高的死亡率(30-70%),目前还没有特效治疗方法,特别是由耐药细菌感染导致的败血症的死亡率正在逐年升高。【1】JCI:婴儿脐带血包含治疗炎症和

Nat Commun:败血症中的免疫代谢学

最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曹励之教授、第三军医大学蒋建新教授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唐道林教授的联合团队揭示了败血症背后的重要免疫代谢学机理。他们发现,巨噬细胞的糖代谢模式原来对败血症中的炎症反应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这一成果发表于近期的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曹励之教授(左)、蒋建新教授(中)和唐道林教授(右)(图片来源:湘雅医院、第三军医大学、广州医科大

Nature子刊:败血症背后的免疫代谢学机理

最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曹励之教授、第三军医大学蒋建新教授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唐道林教授的联合团队揭示了败血症背后的重要免疫代谢学机理。他们发现,巨噬细胞的糖代谢模式原来对败血症中的炎症反应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这一成果发表于近期的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曹励之教授(左)、蒋建新教授(中)和唐道林教授(右)(图片来源:湘雅医院、第三军医大学、广州医科大

Stem cells:如何增加间充质干细胞对败血症的治疗功效?

通过用促炎细胞因子预处理来改善间充质干细胞(MSC)的免疫调节功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研究领域。然而,这一现象的基本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近期,一项发表在Stem cells杂志上的研究使用白细胞介素-1β(IL-1β)预处理人脐带源性MSC,并评估其在盲肠结扎和穿刺(CLP)诱导的败血症模型中的治疗效果。研究者们发现,与对照MSC相比,全身施用IL-1β预处理的MSC(βMSC)更有效地改善了鼠脓毒症的

汇总!近期败血症相关学术研究进展

败血症(septicemia)是指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生的急性全身性感染。败血症是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伴随有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症状的一种危重疾病,病原微生物感染诱导促炎症因子大量释放,导致多种重要器官衰竭具有非常高的死亡率(30-70%),目前还没有特效治疗方法,特别是由耐药细菌感染导致的败血症的死亡率正在逐年升高。本文小编汇总近期败血症相关学术研究进展

JAMA:机械通气的败血症患者:右美托咪定镇静是否有生存获益?

右美托咪定可为进行机械通气患者提供镇静作用,但其对败血症患者结局有何影响呢?2017年3月,发表在《JAMA》的一项研究显示,在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中,同未使用右美托咪定相比,使用右美托咪定不会显着改善死亡率或无呼吸机天数。重要性:右美托咪定可为经历机械通气患者提供镇静作用;但是,其对败血症患者的死亡率和无呼吸机天数的影响尚未被很好地研究。目的:考察右美托咪定的镇静策略是否能改善进行机械通气的败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