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区域麻醉可更好的提高动静脉瘘的初级通畅率

2016-08-02 MedSci MedSci原创

动静脉瘘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血液透析的最佳血管通路形式。然而,动静脉瘘的早期失败率很高。与局部麻醉相比,区域麻醉可更好的扩张血管,并增加短期内的血流量。本研究旨在对比局部麻醉与区域麻醉在改善中期动静脉瘘通畅程度的效果。 此观察者盲法、随机对照试验在格拉斯哥的三所大学医院完成。将接受桡动脉-头静脉瘘或头臂动静脉瘘术的患者随机分组(1:1),分别接受局部麻醉(0.5%左旋布比卡因和1%利多

动静脉瘘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血液透析的最佳血管通路形式。然而,动静脉瘘的早期失败率很高。与局部麻醉相比,区域麻醉可更好的扩张血管,并增加短期内的血流量。本研究旨在对比局部麻醉与区域麻醉在改善中期动静脉瘘通畅程度的效果。

此观察者盲法、随机对照试验在格拉斯哥的三所大学医院完成。将接受桡动脉-头静脉瘘或头臂动静脉瘘术的患者随机分组(1:1),分别接受局部麻醉(0.5%左旋布比卡因和1%利多卡因皮下注射)和区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BPB ])麻醉(0.5%左旋布比卡因和1.5%利多卡因加肾上腺素)。排除有凝血障碍、无合适的血管造瘘,或既往同侧瘘失败的患者。主要终点为术后3个月时动静脉内瘘的初级通畅率。基于意向治疗分析数据。

2013年2月6日至2015年12月4日期间共有163名患者入选,最后126例患者随机分为局部麻醉组(n = 63)或BPB组(n = 63)。所有患者均在意向治疗的基础上完成后续治疗。

结果,术后3个月时,BPB组的初级通畅率较局部麻醉组高(53 [ 84% ] vs 39 [ 62% ] ;比值比[OR] 为3.3 [ 95% CI 1.4–7.6 ],P = 0.005),且桡动脉一头静脉内瘘扩张更大(20 [ 77% ] vs 12 [ 48% ];OR为3.6 [ 1.4–3.6 ],P = 0.03)。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的发生。

总而言之,该研究发现,与局部麻醉相比,BPB可显著提高术后3个月时动静脉瘘的初级通畅率。

原始出处:

Emma Aitken, et al., Effect of regional versus local anaesthesia on outcome after arteriovenous fistula creation: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The Lancet,  01 August 2016.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0)
#插入话题
  1. 2017-05-26 fusion
  2. 2017-02-13 howi
  3. 2016-09-06 李东泽

    很好,不错,以后会多学习

    0

  4. 2016-08-30 KO229256262

    不錯,很好的研究

    0

相关资讯

血液透析患者长期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

  最近,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肾脏科的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显示,经AVF透析患者的年龄较轻、栓塞和感染的发生率较低;动静脉内瘘(AVF)应是长期血管通路的首选,在AVF无法建立时,颈内静脉带袖套隧道导管(CTC)也是理想血管通路,两种透析通路均能达到较好的透析效果。该研究发表于2012年第5期《中国血液净化》。     该研究旨在通过对不同血管通路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评估及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