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t:中药槐耳颗粒可使肝癌术后复发风险降低26%

2018-07-10 MedSci MedSci原创

我国39家三甲医院共同开展的一项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由药用真菌槐耳制成的中药槐耳颗粒,可显著降低肝癌切除术后患者的复发率,有望填补肝癌缺乏有效辅助疗法的空白。(Gut. 2018 年5月25日在线版 doi: 10.1136/gutjnl-2018-315983)即使是早期肝癌,切除手术后复发率高达40%~70%,没有有效的预防复发的治疗。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ASL)和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EOR

我国39家三甲医院共同开展的一项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由药用真菌槐耳制成的中药槐耳颗粒,可显著降低肝癌切除术后患者的复发率,有望填补肝癌缺乏有效辅助疗法的空白。(Gut. 2018 年5月25日在线版 doi: 10.1136/gutjnl-2018-315983)

槐耳颗粒的介绍

即使是早期肝癌,切除手术后复发率高达40%~70%,没有有效的预防复发的治疗。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ASL)和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EORTC)指南指出,在临床实践中,不推荐化疗、栓塞、消融、免疫治疗等手段作为肝癌术后预防复发的辅助治疗策略,但仍然期待有大规模临床试验进一步研究相关问题。

槐耳有1600多年药用史,早在东晋年间的《肘后备急方》中,就有“治肠痔下血:槐树上木耳,为末,饮服方寸匕,日三服”的记载。槐耳的抗癌功效被发掘,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上海肿瘤医院(现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诊的一名晚期肝癌患者,在住院期间拿乡亲所赠的槐耳冲液然后服用,一年多后症状竟完全消失。

这一现象引起了南京中医药大学专家的兴趣,经过一系列调查考证、药物研发和临床试验,槐耳颗粒于1992年获批用于晚期肝癌治疗,成为中药史上唯一基于真菌生产的药物。槐耳能否用于肝癌术后患者?

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的陈孝平院士牵头,全国39家三甲医院共同开展了本次的大规模临床试验,共在2011~2014年间招募1002例接受了欧美标准肝癌根治术的术后患者,按2:1的比例分别口服槐耳颗粒(每日三次,每次20克)治疗和作为空白对照组。分析槐耳颗粒对降低术后复发率是否有帮助,主要终点为无复发生存。

随访24个月,槐耳颗粒显示出色疗效。试验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37.6%和50.9%,试验组无复发生存期为75.5周,对照组为68.5周,较对照组延长33%。不管患者开始服药时是否存在乙肝感染、肝硬化、腹水等情况,槐耳颗粒的效果都相当稳定。

总生存方面,因随访时间相对较短,两组患者生存率均超过90%,计算相对值的话,槐耳颗粒仍使患者死亡风险降低44.7%,治疗的安全性也相当好,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只有不足2%的患者中途停药。

该临床试验未以安慰剂进行对照,稍有遗憾,研究者表示,这是由于槐耳颗粒苦味明显,容易分辨,难以制出足以以假乱真的安慰剂。至于随访时间问题,研究者表示,将来分析患者5年生存,预计槐耳颗粒仍会有明显优势。

小知识:
槐耳颗粒,扶正固本,活血消癥。适用于正气虚弱,瘀血阻滞,原发性肝癌不宜手术和化疗者辅助治疗用药,有改善肝区疼痛,腹胀,乏力等症状的作用。在标准的化学药品抗癌治疗基础上,可用于肺癌、胃肠癌和乳腺癌所致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脘腹疼痛或胀闷、纳谷少馨、大便干结或溏泄、或气促、咳嗽、多痰、面色晄白、胸痛、痰中带血、胸胁不适等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原始出处:

Qian Chen, et al. Effect of Huaier granule on recurrence after curative resection of HCC: a multicentre,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Gut, http://dx.doi.org/10.1136/gutjnl-2018-315983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Sci Rep:北京中医药大学在槐耳抗肿瘤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化疗是肝癌晚期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但作用仍然有限。发现具有良好疗效且低毒性的肝癌治疗药物迫在眉睫。中药因疗效较好及毒副作用较低得到了患者的广泛肯定,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槐耳为多孔菌科真菌槐栓菌 Trametes robiniophila Murr.的干燥子实体,作为传统中药在中国已有1600余年的历史。槐耳对癌症特别是肝癌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但具体分子作用机制尚不甚明确。针对上述不足,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