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MED:阿尔茨海默病为何会引起记忆损伤?

2016-10-16 佚名 生物探索

导语:tau蛋白异常聚集形成的神经元纤维缠结与阿尔茨海默病密切相关。近日,来自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小组发现,一种名为caspase-2的酶可以将tau蛋白切割成片段,后者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引起的记忆损伤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一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Medicine杂志上。tau蛋白是一种神经元蛋白,它起着稳定微管的作用。tau蛋白异常聚集形成的神经元纤维缠结与一系列神经退行性疾病

导语:tau蛋白异常聚集形成的神经元纤维缠结与阿尔茨海默病密切相关。近日,来自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小组发现,一种名为caspase-2的酶可以将tau蛋白切割成片段,后者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引起的记忆损伤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一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Medicine杂志上。

tau蛋白是一种神经元蛋白,它起着稳定微管的作用。tau蛋白异常聚集形成的神经元纤维缠结与一系列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密切相关。近日,来自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小组发现,一种名为caspase-2的酶切割tau或许在这些疾病的脑功能紊乱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趣的是,与主流假说不同,罪魁祸首tau片段并不形成聚集和缠结,但是它却引起动物模型中的记忆功能损伤,并且这一过程在大脑细胞死亡前就发生了。这一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Medicine杂志上。

在模拟人类tau蛋白病的基因工程小鼠中,研究人员通过阻断caspase-2活性,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小鼠的学习和记忆缺陷,这意味着tau蛋白病引起的一些认知损伤可以通过阻断caspase-2功能来逆转。caspase-2因而可能成为阿尔茨海默病新的治疗靶点。

caspase-2切割产生的tau蛋白片段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中增多

通过研究tau蛋白突变的小鼠模型,研究人员认为记忆障碍和tau蛋白片段水平存在关联。当caspase-2在特殊位点切断全长型tau蛋白后,tau蛋白片段随之产生。和健康的同龄人相比,这些片段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中表达水平更高。

但是,tau蛋白病的标志物是脑组织中异常tau蛋白组成的大量神经元纤维缠结。最近,科学家们开始怀疑,这种纤维缠结是否真的引起了认知功能下降。

tau蛋白片段抵抗纤维化

研究人员表示,此前的许多研究都将重点放在神经元纤维缠结的聚集以及它们和记忆损伤的关联上。但是,当他们进一步探究这个机制时,发现缠结可能并非导致这些病症的原因。研究人员发现,tau蛋白的病理性片段可以抵抗纤维缠结形成,并能自由地在细胞间穿梭。因此,研究人员决定寻找其他机制,可能影响突触功能。

tau蛋白片段及突变tau蛋白渗入树突棘影响突触功能

研究人员利用荧光标记跟踪并比较正常和tau突变的大鼠海马(大脑中与学习和记忆相关的脑区)神经元。他们发现,与正常的tau蛋白不同,当利用caspase-2切断tau蛋白时,突变的tau和截短型的tau首先被发现在一个被称为树突棘的结构中,这是神经元从邻近细胞接受信号的地方。突变tau蛋白及caspase-2产生的片段过多,将导致树突棘中的突触功能遭到破坏。这种对突触的影响是特异性的,因为存活神经元的整体结构并没有受到显著影响。

研究人员说,这些异常的tau蛋白可能破坏了神经元正确响应输入信号的能力,因此造成记忆损伤,而并非依赖于纤维缠结的形成。由于发生这种情况时细胞还未死亡,突触也没有损伤,科学家们或许可以在此过程中进行干预,从而逆转疾病的症状。

原始出处:

Xiaohui Zhao,Linda A Kotilinek,Benjamin Smith,Chris Hlynialuk,Kathleen Zahs,Martin Ramsden,James Cleary& Karen H Ashe.Caspase-2 cleavage of tau reversibly impairs memory.Nature Medicine (2016)10 October 2016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Eur Heart J:胆碱酯酶抑制剂降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心梗和死亡风险

胆碱酯酶抑制剂常用于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其副作用主要影响胃肠道系统。然而,迷走神经副作用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相关。大量研究显示胆碱酯酶抑制剂具有抗炎特性。最新的研究发现应用胆碱酯酶抑制剂能降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相关结果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上。【原文下载】 该项研究对象包括7073名(平均年龄79岁)自2007年从瑞典注册的诊断为早老性痴呆或阿尔茨海默氏症的混合性痴呆的

Nat Genet:荟萃分析发现阿尔茨海默氏症11个遗传易感因素

一项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国际间合作研究揭示了涉及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氏病(AD)发病的11个新基因组区域。该研究概述了疾病相关分子机制,以更好地了解AD的病理生理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Genetics杂志上。 【原文下载】 2009年以来,虽然有10个阿尔茨海默氏症发病相关基因被确定。然而,大部分易感性个体患上这种疾病仍然无法解释。

J Alzheimers Dis: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试验安慰剂效应解读

  在纵向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安慰剂效应及潜在的疾病进程难以区分,但对于理解临床试验设计及解读其结果非常关键。  近日,2013年第一期《阿尔茨海默病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评估了不同研究的ADAS-cog11的安慰剂效应和来源于历史性安慰剂数据的模型预测,研究显示,近期III期AD研究的失败不一定是因为对照组的认知降低不足所致。运用所有可获得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的策略提供了对于安慰剂效应、疾病进程

中国研制成功世界首台阿尔茨海默治疗仪

在国内外科学家以化学手段对抗阿尔茨海默病前景渺茫之际,来自中国学者采用物理手段自主研制的世界首台阿尔茨海默治疗仪,为该病患者提供了除药物之外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5月6日,由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哈尔滨奥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孙作东团队历时八年研制的“奥博阿尔茨海默治疗仪”,在哈尔滨通过了黑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经查新检索,运用经颅磁电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填补国内外空白。 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性痴呆,困扰

Small:β-淀粉样蛋白可视化检测有望用于阿尔茨海默氏症早期诊断

商丘师范学院生物分子识别与传感重点实验室周艳丽博士日前在阿尔茨海默氏症早期诊断方面取得新进展,实现了快速、高效β-淀粉样蛋白检测,相关成果发表于《微尺度》杂志。 阿尔茨海默氏症是老年痴呆症中最常见的类型,并且是一种发病率几乎与年龄成对数关系的进行性神经退化疾病。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阿尔茨海默氏症致病机理研究和治疗问题越来越引起重视。该病的发生和大脑里淀粉样斑块的形成密切相关,斑块形成是由于

阿尔茨海默病的7个阶段

如今,全世界最常用的阿尔茨海默病分级体系为纽约巴里·瑞斯贝格(Dr.Barry Reisberg)博士开发的总体衰退量表(GDS),将其分为七个阶段。阿尔茨海默病可分为7个阶段:第一级:无认知功能减退  无主观叙述记忆不好,临床检查无记忆缺陷的证据。 第二级:非常轻微的认知功能减退  自己抱怨记忆不好,通常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 忘记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