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 INFECT DIS:初级保健中抗菌素管理教育计划对社区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杆菌引起的感染的长期影响

2020-02-18 Gladiator MedSci原创

目前,关于基层医疗机构中,比如社区,抗菌素管理计划(ASPs)的生态效应和可持续性的证据很少。 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优化抗生素的使用来确定多模式,教育性的ASP是否能够长期可持续发展并降低社区中由产生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杆菌引起的感染发生率。

目前,关于基层医疗机构中,比如社区,抗菌素管理计划(ASPs)的生态效应和可持续性的证据很少。 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优化抗生素的使用来确定多模式,教育性的ASP是否能够长期持续发展并降低社区中由产生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杆菌引起的感染发生率。 

研究人员在西班牙安达卢西亚的四个主要保健区的214个主要保健中心中进行了这项准实验干预研究。在每个地区都成立了由多学科医师,儿科医生,初级保健药师和流行病学家组成的地方跨学科团队,并实施了基于教育的多模式ASP。该计划的核心活动是由参考面试医师和每个中心的处方医师之间定期进行一对一的教育访谈,以结构化问卷为基础对他们最近(同一天或前一天)抗生素处方的适用性进行评估。适当的处方定义为所有清单项目均符合参考指南。每个研究者每年平均安排5次教育访问。研究人员进行了中断的时间序列分析,以评估干预措施对每季度使用抗生素(患者处方和收集)和处方质量(按每千名居民每天定义的日剂量)和从尿液样本中分离出每1000居民产生大范围β-内酰胺酶(ESBL)的大肠杆菌的发病率。

研究于20121月至201712月之间进行,干预期为2012-13年,干预期为2014-17年。在整个研究期间,卫生中心共有1387名医生(1116名全科医生和271名儿科医生)参与本研究,平均人口为1 937 512人(儿童299 331人和成年人1 638 181人)。在过去的4年中,进行了24150次教育访谈20144917次教育访谈中,有1794(36·5%)发现抗生素使用不当,而20176665次教育访谈中有1793(26·9%)发现抗生素使用不当(p<0·0001)。该干预措施与持续减少环丙沙星的使用(相对效果−15·9%,95CI -23·9-8·0)和头孢菌素(−22·6%,-35·9- 9·2),以及阿莫西林(22·2%,从6·438·0)和磷霉素苯丁胺(6%·1%,从2·69·6)的持续使用相关。该计划开始后,每1000居民产生ESBL的大肠杆菌的发生密度下降-0.028例(95CI -0·034-0.021),从而逆转了干预前的增加并导致4年后相对减少了-65·6%(-68·2-63·0)。

研究数据表明,基于个人教育访谈在初级保健中实施多模式ASP可以改善抗生素的使用,并会使社区中产生ESBL的大肠杆菌感染的持续减少。 这些信息应鼓励在初级保健中实施ASP

原始出处:

Rocío Fernández-Urrusuno, PhD , Rosé María Turmo, MD. Long-term impact of an educational antimicrobial stewardship programme in primary care on infections caused by 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 in the community: an interrupted time-series analysis.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Gladiator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at Commun:大肠杆菌穿越血脑屏障“钥匙”找到 为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药物研发提供思路

近日,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发育细胞生物学教研室陈誉华团队的研究成果,其研究首次揭示了新生儿大肠杆菌侵袭中枢神经系统并导致细菌性脑膜炎的机制。大肠杆菌穿越血脑屏障“钥匙”找到 为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药物研发提供思路

Sci Rep:蜂胶可以增强蔓越橘对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抗毒能力

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UPEC)是最为常见的尿路感染(UTI)中分离出的细菌类群,并且现在该类群对治疗中使用的抗生素也经常出现抗性。蔓越橘和蜂胶的抗细菌特性能够能够减少UTIs的频率以及抗生素的使用频率,从而帮助减少抗生素抗性的出现。最近,有研究人员对蔓越莓花青素单独处理(190?g/mL)、蜂胶单独处理(102.4?g/mL)和两种结合处理的一个临床UPEC株系进行了转录组分析。研究发现,蔓越莓单

Cell:缺血就要补铁吗?答案是错的!华人学者揭示大肠杆菌是关键!

科罗拉多大学韩珉教授课题组今天在《Cell》发表最新文章,揭示了作为广为人知的致病细菌(如食物中毒、窃取宿主营养物),大肠杆菌实际上可以通过生产一种帮助细胞摄取铁的化合物对人类健康起关键作用。

Int J Antimicrob Ag:抗生素处方增加 UTI相关大肠杆菌菌血症发病率也增加!

2018年8月,英国学者在《Int J Antimicrob Agents》发表一项生态学研究,探讨了初级医疗抗生素处方治疗尿路感染(UTI)、大肠杆菌菌血症发病率和抗生素耐药之间的相关性。

Nat Commun:复发性尿路感染中大肠杆菌ST131系群体动态研究

复发性尿路感染(rUTIs)是极度常见的,且大约25%的女性在她们的起始感染后1年内经历复发。大肠杆菌ST131是一种具有全球多种耐药性的抗性克隆,并且与rUTI的高发病率相关。最近,有研究人员在一名患有rUTI的女性中展示了ST131群体动态情况,时间从1970s开始,动态展示时间为5年。研究人员通过使用全基因组测序方法,鉴定了一个与rUTI和粪便菌群持久性有关的土著无性菌系(P1A),为rUT

Sci Rep:素食者和非素食者泌尿系统感染风险研究

泌尿系统感染(UTI)主要是大肠杆菌通过肠道-粪便-尿道上行途径引起的。最近的研究发现引起UTIs的大肠杆菌株系(肠外致病大肠杆菌ExPEC)与肠道致病性菌株和正常的共生菌株不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包括家禽和猪肉的肉类是ExPECs的主要来源。素食主义者不吃肉,并且理论上应该更少的接触ExPEC。然而,目前还没有研究调查是否素食者的饮食能够减少UTI的风险。最近,有研究人员调查了素食者饮食与U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