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 J Cancer:243例继发性CNS淋巴瘤的真实世界治疗模式和结局:一项前瞻性观察性研究

2023-12-26 聊聊血液 聊聊血液

作者对SCNSL患者的真实世界治疗情况、危险因素和结局进行了全面的概述,尤其关注DLBCL患者,并报告了HDT-ASCT可改善对中枢神经系统导向治疗有效的患者的生存率。

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CNS)淋巴瘤(SCNSL)是指在初诊为全身性淋巴瘤时或在复发的情况下发生CNS受累,主要亚型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也包括Burkitt淋巴瘤(BL)、套细胞淋巴瘤(MCL)、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滤泡性淋巴瘤(FL)、边缘区淋巴瘤(MZL)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LL)等。SCNSL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整体预后较差,因其较为罕见,目前很难开展大型研究。

为了合理设计临床试验,还需要全面了解真实世界的治疗情况。为此德国学者发起了一项国际性、多中心的SCNSL前瞻性注册研究(SCNSL-R),旨在反映SCNSL的特征、预后因素和转归的现状。结果近日发表于《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IF=8.4)。

研究结果

SCNSL-R是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从德国、瑞士、以色列和奥地利的47家机构收集SCNSL患者的数据,从2011年6月8日开始纳入,至2022年6月30日数据截止。纳入年龄≥18岁、首次发生CNS受累的SCNSL患者。SCNSL定义为初诊或全身NHL复发时CNS受累(脑实质、脑膜、脊髓),SCNSL的诊断需要病理诊断为淋巴瘤,影像学检查(CT、MRI)或脑脊液诊断为淋巴瘤;CNS活检的组织病理学诊断并非必须。全身性NHL初诊时存在SCNSL的患者分配到队列I,既往全身性NHL复发时存在SCNSL表现的患者分配到队列II。

患者特征

共有279例患者纳入SCNSL登记系统,36例患者因SCNSL的其他诊断(n=17)、原发性CNS淋巴瘤(PCNSL)、缺失基线记录(n=14)或缺失知情同意(n=5)被排除(图1)。其余243例确诊SCNSL患者纳入分析。

基线特征见表1。根据CNSL表现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两个队列:队列I (n=49)为初诊全身性淋巴瘤时伴同时性SCNSL患者,队列II (n=194)为既往诊断的全身性淋巴瘤复发时发生异时性SCNSL的患者。队列II中,初次诊断淋巴瘤时的ECOG体能状态显著优于SCNSL复发时(ECOG 0~1分92 vs. 60, ECOG 2~4分17 vs. 49, p<0.0001)。初诊时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DLBCL(165例,68%)、I~IIIa级滤泡性淋巴瘤(16例,7%)和MCL(13例,5%)。在CNS受累前首次诊断时,队列II患者最常表现为Ann Arbor IV期(n=110;57%)和结外受累(156例,80%)。在队列II中,骨髓是最初诊断淋巴瘤时最常见的结外受累部位(n=56, 29%),其次为肾/肾上腺、胃肠道(各n=25, 13%)、肺/胸膜和睾丸(各n=23, 12%)。队列I中,结外受累主要累及骨髓(16例,33%)、骨(11例,22%)、肺/胸膜(9例,18%)和肾/肾上腺(8例,16%)。队列II中位CNSL发生时间为14个月。在所有患者中,SCNSL的定位如下:脑实质内173例(71%),脑膜104例(43%),脊髓17例(7%),眼部8例(3%),或在≥1个位置48例(35%)。深部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定义为基底节、胼胝体、脑干和小脑,85例(35%)患者受累。

所有SCNSL的治疗和结局

大多数患者接受全身(静脉)治疗(队列I中有27例,55%;队列II中86例,44%)或全身联合鞘内治疗(19例,39%;80例,41%)。队列I的患者最常接受以HD-MTX为基础的治疗方案(n=33;67 %),27例患者(55%)接受R-CHOP/(R)-MTX治疗,而21例患者(43%)接受以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为基础的治疗方案(表1)。队列II中160例患者(82%)接受以HD-MTX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其中93例MTX-异环磷酰胺;48%),以HD-AraC为基础的化疗118例(61%),其中79例(41%)为HD-AraC-塞替派;两个队列中共有103例患者(42%)接受大剂量治疗序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DT-ASCT), BCNU/依托泊苷/塞替派是患者中最常见的治疗方案(25例,24%;表1)。

两队列患者对SCNSL初始治疗(诱导治疗)的总缓解率为54%,其中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患者分别为84例(35%)和46例(19%)。SCNSL患者从初始诊断的OS和2年OS率分别为17.2个月和43.7%(图2A)。队列I的中位OS显著较长,为60.6个月,队列II的中位OS为11.4个月(p<0.0001)(图2B)。队列中II孤立性CNSL和伴随全身CNSL患者的生存时间分别为16.4个月和7.7个月(p=0.027)(图2C)。正如预期,经SCNSL治疗后CR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长于未CR患者,分别为47.2个月和2.9个月。总体而言,132例(54%)SCNSL患者复发(队列I有 20例,41%;队列II有111例, 57%),其中99例(75%)后来死亡(从复发到死亡的中位时间为4.9个月)。惰性和侵袭性B-NHL亚型SCNSL之间无显著生存差异(p=0.61)。

DLBCL亚型SCNSL的临床病理和治疗特点

引起SCNSL的最常见淋巴瘤亚型为DLBCL(表1),因此详细地分析了165例DLBCL导致的SCNSL患者(队列I:n=35;队列II:n=130)。患者特征见表2。在CNS受累前的初始诊断中,队列II患者最常表现为Ann Arbor IV期(n=76, 58%)和结外受累(n=112,86%),初诊时最常见的结外受累部位为骨髓(n=32, 25%)、肾/肾上腺(n=22, 17%)和睾丸(n=21, 16%)。队列I中结外受累主要累及骨髓和肺/胸膜(均为8例,23%),其次为骨骼(7例,20%)和睾丸(6例,17%)。

41例(32%)患者在诊断SCNSL时伴全身复发,从初次诊断DLBCL到发生CNSL的中位时间为8.2个月。33例(25%)患者接受中枢神经系统导向的预防,其中14例(11%)患者接受鞘内MTX治疗,12例(9%)患者接受系统性HD-MTX治疗,5例(4%)患者接受鞘内MTX和系统性HD-MTX治疗。DLBCL亚型SCNSL最常发生于脑实质(132例,80%),其次为脑膜(58例,35%)、脊髓(8例,5%)和眼部(6例,4%),同时发生于≥2个部位(31例,19%)。患者多接受免疫化疗(队列I中21例,60%;队列II中67例, 52%)或联合鞘内治疗(队列I中13例,37%;队列II中44例,34%)。队列I的患者通常接受以HD-MTX为基础的治疗方案(n=27;77%), 24例患者(69%)接受R-CHOP/R-MTX治疗,16例患者(46%)接受HD-AraC为基础的治疗方案(表2)。队列II中114例患者(88%)接受HD-MTX为基础的免疫化疗(MTX-异环磷酰胺65例;50%),128例(98%)患者接受HD-AraC为基础的治疗方案(HD-AraC-塞替派, 59例,45%)(表2)。在所有DLBCL-SCNSL患者中,79例(48%)接受HDT-ASCT, BCNU/塞替派和BCNU/依托泊苷/塞替派是最常见的方案(均为19例,12%)(表2)。

两队列患者经SCNSL诱导治疗后的总缓解率为56%,其中完全缓解(CR) 62例(38%),部分缓解(PR) 30例(18%)。DLBCL亚型SCNSL患者的中位OS为18.8个月 (图3A)。总体而言,90例(55%)DLBCL-SCNSL患者复发。队列I中同时性SCNSL患者的中位OS为60.6个月,长于队列II中异时性患者的9.7个月(p<0.0001) (图3B)。队列II中,当DLBCL为CNS伴全身复发时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6个月,与孤立性CNS受累的患者(17.2个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3C)。在DLBCL患者中,初次SCNSL治疗后获得CR的患者比未获得CR的患者预后更好,这与所有淋巴瘤患者的结果相似(56.3个月vs 2.3个月)。与无睾丸受累的男性相比,初次诊断为淋巴瘤时伴有睾丸受累的男性患者的生存期更长(超过半数存活),无睾丸受累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8.3个月(p=0.031)。在队列II的DLBCL患者中,加用利妥昔单抗(65%)后中位OS为13.5个月,而未加入利妥昔单抗为9个月(p=0.09)。

SCNSL的预后因素

在所有患者和DLBCL患者中,队列II和初诊时肾脏/肾上腺受累与不良预后相关(表3)。年龄与较短的总生存期在所有患者中均显著相关,但年龄每5年增长的效应很小(所有患者的校正后HR为1.15,DLBCL患者为1.10)。

HDT-ASCT可改善OS

与未进行HDT-ASCT的患者相比,进行HDT-ASCT的患者有更长的OS (校正后HR=0.89,p=0.63;中位OS 47.2 vs. 4.8个月)。移植组2年OS率为56.2%,未移植组为17.5%。表4列出了接受或未接受HDT-ASCT患者特征的差异。

但对诱导治疗无应答的患者(预后较差)可能会混淆OS差异,因此作者进一步分析了获得PR/CR患者HDT-ASCT对比未HDT-ASCT的OS。结果显示,在初次治疗后获得CR或PR的患者中,HDT-ASCT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校正后HR=0.47,p=0.0197,中位OS 5.0 vs 56.3个月)(图4A)。将同样的多变量Cox回归模型应用到DLBCL患者中,发现HDT-ASCT对CR或PR的DLBCL患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校正后HR=0.31,p=0.0077,中位OS 6.9 vs 56.3个月)(图4B)。

总结

该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1-2022年期间来自47家医疗机构的279例患者,243例患者具有有效信息(中位年龄66岁)。其中49例(20%)患者表现为同时性SCNSL(队列I), 194例(80%)表现为异时性SCNSL(队列II)。主要的组织学类型为DLBCL (,68%)。所有患者从SCNSL初诊的OS为17.2个月,其中队列I为60.6个月,队列II为11.4个月(p<0.0001)。主要的诱导方案包括R-CHOP/HD-MTX(队列I)和HD-MTX/阿糖胞苷(队列II)。利妥昔单抗用于166例(68%)B细胞淋巴瘤。在≥PR的情况下,接受HDT-ASCT巩固与较长的OS相关(校正的HR=0.47,p=0.0197)。

作者对SCNSL患者的真实世界治疗情况、危险因素和结局进行了全面的概述,尤其关注DLBCL患者,并报告了HDT-ASCT可改善对中枢神经系统导向治疗有效的患者的生存率。尽管本研究的统计学效力不足以为SCNSL患者制定治疗指南,但数据确定了重要的预后因素和治疗结果,可为未来的治疗建议和研究设计提供信息。

参考文献

Habringer S,et al.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of real-world treatment and outcome in secondary CNS lymphoma.Eur J Cancer . 2023 Nov 14:196:113436. doi: 10.1016/j.ejca.2023.113436.

作者:聊聊血液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2023-12-26 jshbyywk2008

    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CNS)淋巴瘤(SCNSL)是指在初诊为全身性淋巴瘤时或在复发的情况下发生CNS受累

    0

相关资讯

【专家述评】| 淋巴瘤CD30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及结果判读规范

本规范专家组成员通过多中心临床研究,针对淋巴瘤CD30免疫组织化学规范化检测及结果判读达成诸多技术层面共识,总结如下。

Lancet Haematol:淋巴瘤大剂量化疗和自体移植后的第二原发恶性肿瘤:丹麦基于人群的分析

研究提供的自体 HSCT对移植后 SPM发生影响的详细评估,强调了分析移植前克隆造血和评估该策略相对于其他治疗选择的风险-获益比的重要性。

最全综述:淋巴瘤进行哪些基因检测可以辅助诊疗?

本综述为淋巴瘤提供了NGS指导。讨论了最常见的成熟淋巴瘤亚型中具有诊断、预后和预测潜力的基因变异,并提出了用于B细胞和NK/T细胞淋巴瘤突变和拷贝数变异检测的靶向测序panel。

解读2023CSCO指南推荐淋巴瘤应进行哪些基因检测

一文汇总淋巴瘤常用基因检测。

European Radiology:年轻淋巴瘤患者中身体成分的CT深度学习定量评估

现阶段,多项研究阐明了身体成分(BC)在影响化疗耐受性和毒性方面的作用、对化疗药代动力学的影响、与手术并发症和治疗后功能状态的关系[以及与住院时间和总体生存率的关系,已成为成人肿瘤学人群关注的重点。

揭秘血液科医生最爱用医学公式Top10

血液最受欢迎公式top10 推荐,让你轻松掌握,快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