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R:肝硬化患者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死亡风险增加4倍

2014-10-09 小小老虎-虎群盛 丁香园

髋膝关节置换时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既往研究表明肝硬化患者由于肝细胞不可逆的改变会出现凝血功能异常、白蛋白下降等情况,是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之一。终末期肝病评分(MELD The 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最初是用于评估预测接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肝病患者的生存期,随后被用来判断患者肝病的严重程度。但是MELD对于肝硬化患者髋膝

髋膝关节置换时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既往研究表明肝硬化患者由于肝细胞不可逆的改变会出现凝血功能异常、白蛋白下降等情况,是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之一。终末期肝病评分(MELD The 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最初是用于评估预测接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肝病患者的生存期,随后被用来判断患者肝病的严重程度。但是MELD对于肝硬化患者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意义尚未得到研究。

美国波士顿的John V. Tiberi III 医生采用MELD评分评估预测肝硬化患者接受髋膝关节置换手术后的并发症情况,最终发现和没有肝硬化的病人相比,肝硬化的患者接受髋膝关节置换手术后内科并发症、手术并发症以及死亡的风险明显增高,当MELD评分超过10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增加,其研究结果发表在2014年9月的Clinical Orthopaedics and Related Research杂志上。

作者回顾性研究2000年1月1日至2012年11月30日之间合并肝硬化的择期髋膝关节置换患者,共115例,男性59例,女性56例,平均年龄62.9岁,平均随访4.4年,其中全髋关节置换60例,全膝关节置换55例。与此同时,在病例数据库中按照年龄、性别、手术年份等条件以1:1的比例抽取115例无肝硬化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配对进行比较研究。

最终发现:和无肝硬化的患者相比,肝硬化患者的住院时间、转去护理中心的比例、90天内再入院率、泌尿系感染、肾衰竭、输血率、胃肠道出血、假体脱位、感染、90天内返修率、总体死亡率等情况均明显较差。和MELD评分小于10的患者相比,MELD评分超过10分的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的风险提高了接近三倍,而死亡的风险增加了4.1倍。

表1 患者住院时间、出院去向、再入院情况对比

1.jpg

表2 术后90天内科并发症情况比较

2.png

表3 术后90天内外科并发症情况比较

3.png

表4 随访期间外科并发症比较

4.png

表5 死亡率比较

5.png

表6 不同MELD评分肝硬化患者的并发症、死亡率情况比较

QQ截图20140924234012.png


作者:小小老虎-虎群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EASL 2014:抗凝治疗不影响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预后

近期研究表明,肝硬化患者的高凝状态是发生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因此多采用抗凝治疗。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则是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目前对于抗凝治疗是否会影响这类患者的预尚不知晓。 该研究纳入了52位正在接受抗凝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14位因门静脉血栓接受抗凝治疗,其余38位则因其他病因接受抗凝治疗。 研究匹配了104位未接受抗凝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患者,以肝硬化程度、年龄、性别、上消化道出血来源和

EASL 2014:3D+RBV治疗HCV1型感染非肝硬化者SVR率高

非初治丙肝病毒(HCV)感染者的治疗效果如何,与该患者既往治疗史有关。之前治疗过程中对聚乙二醇干扰素(IFN)/利巴韦林(RBV)无应答反应者,其接受再治疗的效果最不理想。为此,AbbVie和Enanta正稳步推进“丙肝鸡尾酒疗法”,其中包括了ABT-267、ABT-333和ABT-450。 三种药分别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ABT-450是一种HCV NS3/4A蛋白酶抑制剂,由AbbVie和En

二步法切除术(ALPPS)用于传统意义上不可切除的肝硬化肝癌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肝脏外科王志明教授团队,采用世界肝脏外科最新技术,对1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炎、肝硬化患者实施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获得成功。术后,患者康复良好并已于4月15日出院。据介绍,该手术的成功探索,为传统意义上不可切除的肝癌寻找到手术治疗的新途径。 据王志明介绍,2007年德国专家汉斯?施利特首创了ALPPS。该手术的原理是通过调整改变肝脏

Gastroenterology: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可能增加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肝硬化患者的死亡风险

《胃肠病学》6月刊上发表的一项回顾性分析显示,在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肝硬化患者中,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可增加住院时间和肝肾综合征发生率,同时降低总体无移植生存率。因此,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禁用于此类患者(doi:10.1053/j.gastro.2014.03.005)。 在这项研究中,维也纳医科大学的MattiasMandorfer医生及其同事随访了2006年至2011年到该

Nature:浙大李兰娟、郑树森院士伉俪发表肝硬化研究新成果

来自浙江大学、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分析比较患者和健康对照个体揭示出了肝硬化肠道微生物组的特征。研究结果发表在7月23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浙江大学的李兰娟(Lanjuan Li)、郑树森(Shusen Zheng)院士以及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的S. Dusko Ehrlich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郑树森、李兰娟院士是我国学术界少见的院士夫妻。郑树森院士

《肝硬化中肠道菌群的改变》给全球医学科技研究提供新思路--揭示肠道菌群与肝硬化的秘密

 7月24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的科研人员在国际顶尖期刊《自然》杂志在线发表题为《肝硬化中肠道菌群的改变》的论着(Article)。 该项研究成果收集了181个来自于中国人肠道菌群的样本,用宏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开展了肝硬化肠道菌群的深度测序及关联分析研究,从中获得269万个非冗余的人体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基因集,建立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