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改写教科书!DNA也会天然地发出荧光!

2016-08-17 佚名 生物谷

DNA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捕获到DNA做一种之前从未观察到的事情:它发出荧光。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6年8月15日那期PNA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uperresolution intrinsic fluorescence imaging of chromatin utilizing native, unmodified nucleic acids for contrast”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捕获到DNA做一种之前从未观察到的事情:它发出荧光。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6年8月15日那期PNA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uperresolution intrinsic fluorescence imaging of chromatin utilizing native, unmodified nucleic acids for contrast”。

几十年来,教科书写道活细胞内DNA、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不会独立地发挥荧光。当对大分子进行成像时,人们需要依赖对大分子进行标记的荧光染料增强它们的对比度。

但是,如今,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Vadim Backman教授、Hao Zhang教授和Cheng Sun教授发现活细胞内的大分子结构事实上确实天然地发出荧光。这一发现可能为开发出一种新的无需荧光标记的超分辨率纳米成像技术和扩大对生物学过程的理解铺平道路。

Zhang说,“教科书写道,生物大分子不会吸收光线,也不会发出荧光。这是每个人学到的东西;它是训练的一部分,但是没有人对此提出质疑。”

为何之前没有人观察到生物大分子发出荧光?它们处于“暗态(dark state)”,即它们不吸收也不发出光线。但是它们花了如此长的时间处于暗态,并不意味着它们从不会发出光线。Backman将这种情形比作为运动员的间歇训练。

Backman解释道,“短跑选手交替进行非常非常快速地奔跑和休息。你可能在他们正在休息时捕捉到他们,就认为他们不会做其他事情。DNA和蛋白质就是这样做的。它们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发出荧光,然后休息非常长的时间。”

Backman、Zhang和Sun发现当利用可见光进行照射时,这些大分子被激活,并且发出足够强的光线,这样在不需要荧光染料的情形下对它们进行成像。当被合适波长的光线激活时,它们甚至比携带最好的最为强大的荧光标记时更好地发出光线。

Zhang说,“鉴于染色是有毒的,这是比较理想的。此外,染色使得成像更不准确。”

这种毒性使得很难准确地对活细胞中的主动过程进行成像,这是因为这些细胞在加入荧光染料后很快就会死亡。尽管有特殊的染料被用来对活细胞进行成像,但是它们只是让这些细胞更慢地死亡。

Backman说,“细胞可能在两个小时内死亡,不过仍然需要在头半个小时内进行成像。但是你精确地测量什么?你实际上观察什么?你正在观察细胞发生的真实过程吗?或者你正在观察即将死亡的细胞中发生的过程吗?没有人知道。”

多谢Backman、Zhang和Sun,世界可能很快就会知道的。

原始出处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2)
#插入话题
  1. 2017-03-23 drwjr
  2. 2016-08-20 136****0753赵

    值得学习

    0

  3. 2016-08-19 1dd8a7c5m95(暂无匿称)

    学习了,赞一个!

    0

  4. 2016-08-19 1dd8a7c5m95(暂无匿称)

    学习了,赞一个!

    0

相关资讯

Sci Transl Med:血液检测识别肿瘤复发高风险人群

一项由霍普金斯大学和墨尔本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的前瞻性研究结果表明,接受2期结肠癌切除术的而患者,可通过血液检测循环中肿瘤DNA,准确识别癌症复发高风险患者。如果在未来的研究中得到证实,这一测试可以帮助临床医生确定识别可能受益于辅助治疗的患者。霍普金斯大学Kimmel癌症中心的Bert Vogelstein博士和同事们对230例2期结肠癌切除术的患者进行了研究,收集了1046例可检测到微小残留病的血

Science子刊:揭示DNA复制总是从5’端向3’端进行之谜

通过研究一种逆向反应的酶,科学家们猜测为何DNA复制总是沿着正向进行。核苷酸链,如DNA和RNA,是由利用另一条互补的链进行复制而进行合成的。这种复制过程总是沿着正向进行的,即从5’端向3’端进行,记为正向反应。在这一过程期间,将要被复制的双链DNA的两条链分开,并且彼此反方向对齐,这就让事情变得更为复杂。当DNA复制时,其中的一条链能够持续地合成,而另一条链则是先合成出很多片段,然后再连接在一起

PLoS Genet:循环肿瘤DNA片段更短小 有助开发液体活检新技术

根据一项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Plos Genetics上的最新研究,循环肿瘤DNA与正常游离DNA在长度上存在差别,据此或可利用病人血液帮助开发检测肿瘤DNA的液体活检新技术。 液体活检技术可以从血液中发现和诊断癌症,还可以帮助监测癌症复发,评估治疗效果,但是这项技术仍然存在监测灵敏度的问题,大大限制了该技术的发展。美国犹他大学和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相比于正常细胞的DNA片段,来源于肿瘤细

Immunity:DNA损伤修复酶调节炎症小体激活机制

Ataxia-telangiectasia mutated (ATM)激酶是一类关键的DNA双链损伤修复机制的组成元件。在人体中,ATM的缺失会导致毛细血管扩张(ataxia telangiectasia,AT),这一疾病容易恶化导致出现神经退化、癌症病发、早衰、放射敏感以及代谢与免疫紊乱等症状。AT患者临床上会出现炎症反应。最近研究表明ATM的缺失引起的DNA的损伤能够导致DNA向胞浆中泄露

Nature子刊:为何是DNA而不是RNA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

一项新的研究可能解释了为何DNA而不是它古老的表亲---RNA---是遗传信息的主要储藏室。DNA双螺旋是容错性较大的分子,能够自我扭曲成不同的形状来消减遗传密码的基础构造元件---碱基A、G、C和T----所遭受的化学损伤。与此相反的是,当RNA以双螺旋形式存在时,它是非常刚硬和不易弯曲的,不能够容纳受损的碱基,因而它完全断裂了。相关研究结果于2016年8月1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Str

宝宝的宝宝是不是宝宝的?来学学亲子鉴定怎么做

小编前天刚刚睡醒看手机,噼里啪啦的都是宝宝(王宝强)凌晨发文,公开声明和他老婆离婚的消息。原因竟然还是狗血的女方出轨经纪人。 不过这都是人家的事情,小编看过也就是一阵唏嘘,然而……短短半天的时间,竟然还有好事者爆出来了宝宝去做亲子鉴定了。当然很快就被各种例证否定了,真是啪啪打脸啊。但是小编不得不说,亲子鉴定这个还是很专业的,小编要是告诉你是滴血认亲的,想必各位看官也不会相信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