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葛均波院士领衔“打造医生为核心的创新生态圈”,心血管**盛会5月26日等你来!

2016-05-10 MedSci MedSci原创

摘要:由葛均波院士发起的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将于5月26日至27日在上海举办首届国际心血管技术和产业创新峰会,围绕“打造医生为核心的创新生态圈”这一主题,展开多层次多领域的跨界探讨。本次会议由心峰汇和火石创造共同协办。 以医生为主体的创新时代已经来临!如何推动临床医生创新?如何跨越从理念到技术到产品的鸿沟?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主任委员葛均波院士发起的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

摘要:由葛均波院士发起的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将于5月26日至27日在上海举办首届国际心血管技术和产业创新峰会,围绕“打造医生为核心的创新生态圈”这一主题,展开多层次多领域的跨界探讨。本次会议由心峰汇和火石创造共同协办。



以医生为主体的创新时代已经来临!如何推动临床医生创新?如何跨越从理念到技术到产品的鸿沟?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主任委员葛均波院士发起的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自去年9月成立以来,一直大力推动首届“创心”-心血管诊疗技术与器械创新设计大赛的开展。在大赛迎来总决赛之际,CCI特于5.26-5.27日举办首届国际心血管技术和产业创新峰会,旨在加快构建以临床医生为中心的协同创新平台,打破心血管领域临床、产业、投资的界限,积极吸收国际领先经验,推进我国心血管器械的自主研发及产品化。

首届峰会将围绕“打造医生为核心的创新生态圈”这一主题,展开多层次多领域的跨界探讨。一方面,来自中国、美国和以色列等国的心血管专家将到会传递最前沿的创新经验;另一方面,除了顶级临床专家的聚首论剑,本次峰会特邀请国内外领先产业公司,发布最新技术动态,展望行业趋势,力图成为行业风向标。值得关注的是,多位知名投资人也将参与探讨如何实现整个转化链条的闭环。

备受关注的首届“创心”-心血管诊疗技术与器械创新设计大赛将在此期间揭晓最终结果。CCI将积极对接相关的资源,促成合作,加快产业化进程。同时,还将有多个海外项目进行路演。

大会主席葛均波院士表示,CCI正在迅速成长中,我们期待发起的国际心血管技术和产业创新峰会也随之共同成长,并能够持续进行,共同带动整个中国心血管病领域跨越式发展,为中国心血管诊疗技术及器械创新开辟出全新有效的模式。

梅斯医学有幸采访到中山医院心血管内科沈雳副主任医师,对CCI平台的宗旨和发展带来的更深入的讲解。

专家介绍:



沈雳教授,博士后,CCI秘书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教育部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与器械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长年从事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工作(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衰等),擅长冠心病的介入诊疗。

梅斯医学:沈主任您好,请问CCI峰会从去年9月份创立至今,您有一些特殊的心得和感想需要分享的吗?

沈雳教授:去年9月11日,由葛均波院士发起的青年心血管俱乐部正式成立,全国9个心血管领域的专家作为副主席,同时还有20余名精英人员一起构架了中国创新心血管CCI的平台。当时我们的美好愿景是让全国的心血管医生通过发掘临床问题,提炼临床问题,通过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完成包括心血管器械或技术的转化,应用于临床,造福患者。这一渠道,对医生个人发展和提升自我学术能力和学术影响力的是重要的途径。借此平台,希望可以激活中国青年医生的学术创造力。中青年医生的临床技能有很大的提高,在国际上都颇具影响力,但在创新水平上,与发达国家的水平仍有差距,在创新的业绩上,存在更大的差距。这取决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在内因上,中国的临床医生工作十分繁忙,很少有时间提炼临床问题和总结想法,更不用说,转化为产品;在外部环境上,国家的政策和科室激励政策的欠缺,内外环境都亟待改善。在国家对万众创新的鼓励下,葛均波院士组织了这个俱乐部,希望突破中国医生的创新瓶颈,实现中国医生从创新理念到创新产品的巨大飞跃,最终是提高医生自我能力的途径和推动中国心血管水平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方式。

通过这一年的筹备,CCI平台逐渐完善,尤其对中青年医生的培训上有实在的工作,最有代表性的是即将5月26日和27日创办的中国心血管创新峰会上的创新大赛。分为两个环节,第一天主要是创新论坛,我们会邀请国内外知名心血管专家进行创新领域的重大战略和技术方面的介绍,包括国内外有重大影响力的心血管企业,也包括国内重要的医疗器械领导层进行中国创新机制和制度的介绍。第二天是对医生的创新培训,遴选了十个有代表性的项目进入决赛,希望在决赛中能挖掘出可以转化为产品的项目。第二天下午有国内外优秀的成熟的项目演示,希望通过我们这个平台将一些优秀的项目推广到国内和国际舞台。

梅斯医学:现在俱乐部主要的成员有哪些?

沈雳教授:CCI的发起人是葛均波院士,名誉主席阜外的高润霖院士,有9个副主席,包括心血管领域, 电生理,血管外科,脑外科的著名专家作为创始会员。组成金字塔塔尖的领导构成,我们现在要夯实金字塔的塔基,需要有更多的中青年医生参与到平台里来。作为俱乐部对青年会员有一定的门槛,首先要有创新的梦想,第二要有创新实践,最好有创新成果,通过这种方式进入创新平台,我们会进一步将他们的创新成果和思想进行提炼,进一步提高实践水平。我们每年会定期的扩充青年会员,希望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有影响力的组织,推动中国心血管医生的创新。目前大约有30余名成员。

梅斯医学:CCI在各大高校和医院的科研成果的转化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沈雳教授:CCI最早是基于教育部心血管介入治疗与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的平台建立的CCI。CCI较教育部的工程中心有更多的延伸,扩充了一些社会资源,包括投资和企业的资源。我们发现,在过去,科研院所的成果被引用率非常低,这是指一些专利和成果能否被社会认可,是否有价值。通过我们这个平台,将企业、医院医生,投资整合为三位一体的合作平台,在这个平台可以产生更多实际能走向市场,为临床服务的真正的产品。

梅斯医学:CCI成立是否也意味着心血管领域创新主体的变化?从企业走向中青年医生?

沈雳教授:CCI是一个医生的学术交流组织,但CCI也有一个实际的运行平台————心峰会,通过学术和产业的交联,最终形成更加有效的转化机制。这种转化机制在国内也是模式的创新,我们希望在运行平台的基础上,将这种创新的机制深化,完善,最终形成有效的,联动的实体。

梅斯医学:目前国家正在推行分级诊疗,CCI作为医生交流平台,会在这一块有工作吗?

沈雳教授:我们不是一个直接的诊疗平台,主要是心血管技术和器械的转化平台。分级在中国的创新层面上可以理解为,不仅是像中山这种大医院有创新的资源和技术或想法,在一些地级市医院或更基层的医院,医生们也有很多创新的理念,但苦于没有很好的研发平台和资源来转化他们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通过CCI或心峰会的平台对他们的想法和理念进行扶持和培育,能够更快的转化为产品。在创新和器械的转化上,这也是一个分级的平台,为广大基层医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这也是一个向社会开放的平台,所有的医生只要有创新的想法,都可以参与到我们的平台,我们可以为医生提供完善的全程的服务和支持。

会议信息

会议时间:2016年5月26日—27日
会议地点:上海丽思卡尔顿酒店(上海陆家嘴世纪大道8号上海国金中心)
参会对象:中外心血管医生、产业公司、创业企业、投资界人士

相关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
协办单位:心峰汇、火石创造、北京健康促进会
支持单位: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教育部心  血管介入治疗技术与器械工程研究中心
媒体合作:E药经理人、中国县域卫生、门诊新视野、中国医学论坛报、梅斯医学、 健康界、医学界、丁香园、39健康网、中国医疗器械

会议亮点

1. 心血管领域最高水平会议

包括多名院士在内的心血管顶级学术大咖将悉数到场,超豪华阵容共论医生创新经验。

2. 首度多领域跨界交锋

中、美、欧、以最顶尖心血管临床、产业、创新团队与资本大佬首次交锋对话,聚焦医生创新,推动全产业链协同,旨在打造以医生为核心的创新生态圈。

3. 一线临床医生创新show

以临床医生为主体的创新大赛将决出胜负,海内外多个优质创新项目大比拼。

4. 最新行业风向标

国内外心血管产业龙头齐聚,发布最新技术动态,展望行业趋势。

会议议程







拟邀请嘉宾 






备注:部分嘉宾尚在邀约中,以会议当日议程为主

联系我们

会务咨询:廖玲玲:15601792670, 1520198    
ellen.liao@longtec-med.com

会议合作:康义瑶:13818911352   
kangyy@hsmap.cn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内皮友好型”支架:葛均波院士团队的十年研发路

药物洗脱支架(DES)的应用是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里程碑式进展,DES减少支架内再狭窄,降低再次血运重建率。然而,DES的这种作用却是一把双刃剑:其携带药物在发挥抗血管平滑肌增殖的同时也抑制了血管损伤部位的再内皮化,可能导致晚期或极晚期支架内血栓。了解血管内皮功能以期开发新一代血管“内皮友好型”支架成为业界的重大课题。自21世纪初,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带领课题组团队先

万里高空,十小时护航:葛均波院士飞机上救治美国心衰乘客

3月31日,在上海浦东飞往美国芝加哥的UA836航班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救治了一名70多岁、房颤复发导致心衰的美国乘客。该乘客1年前因房颤接受过心脏电复律治疗,在起飞4小时左右出现胸闷、出冷汗等症状。葛院士在听到机上广播的求助后立即赶到该乘客身旁,在缺医少药(甚至连听诊器都不给力)的万米高空,展开了快速、积极的救治。他给予该乘客吸氧,并利用飞机上仅有的硝酸甘油酯类药物扩张其血管,同时积极协调乘务人员将其从经济舱移至商务舱,从而能平卧增加回心血量(纠正:这是原记者写的,实际上,让患者进商务舱目的是让患者更舒适、放松)。经过10个小时的悉心照顾,美国乘客的症状有所好转,顺利抵达目的地。葛院士对此表示,“应该做的,因为我们是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