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近期Stroke杂志精选文章一览

2016-10-01 MedSci MedSci原创

【1】Stroke:缺血性卒中护理中的男女“不平等”卒中护理,包括溶栓治疗和早期入院的性别特异性差异都经过了报道。在一项大型注册研究中,佛罗里达州和波多黎各州的各个医院都参与了“遵循指南”的项目(Get With The Guidelines,GWTG)——卒中项目,研究人员试图确定在缺血性卒中的性能指标和整体溶栓治疗方面的性别特异性差异。从2010年至2014年,来自73个地点的大约5131



【1】Stroke:缺血性卒中护理中的男女“不平等”

卒中护理,包括溶栓治疗和早期入院的性别特异性差异都经过了报道。在一项大型注册研究中,佛罗里达州和波多黎各州的各个医院都参与了“遵循指南”的项目(Get With The Guidelines,GWTG)——卒中项目,研究人员试图确定在缺血性卒中的性能指标和整体溶栓治疗方面的性别特异性差异。

从2010年至2014年,来自73个地点的大约51317例患者(49%的参与者为女性)参与了此研究。多因素Logistic回归与广义估计方程评估了在“遵循指南”——卒中项目中预先设定的缺血性脑卒中无缺陷护理指标的性别特异性差异,并对年龄,种族,保险状况,医院的特点,个人的风险因素,和每个人的卒中严重程度进行了调整。

在这项注册研究中,女性接受了和男性一样的卒中护理,并且这些参与者都接受了“遵循指南”项目预先设定指标的评估。然而,更少的女性接受溶栓治疗,并且入院至溶栓开始的时间<1小时的女性也比较少,因此还需要干预方法的实施,来减少这些措施中的性别差异。


对于预防二级卒中的方法,阵发性和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AF)之间的区别还没有被充分考虑过。该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大多数持续性和阵发性房颤患者(曾有过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抗凝治疗临床结果的差异性。

来自日本的研究人员使用了1192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数据,这些患者患有急性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并且已经在SAMURAI-NVAF研究进行了注册(紧急危险因素评估和改善非瓣膜性房颤卒中管理;一项前瞻性,多中心,观察性研究),研究人员将患者分为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并且比较了2组的临床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为1.8(四分范围,0.93-2.0)年。在1192例患者中,758例(336名女性;77.9±9.9岁)和434例(191名女性;77.3±10.0岁)患者分别被分配到持续性房颤组和阵发性房颤组。在调整了性别,年龄,既往抗凝和初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后,持续性AF与3个月时的独立性呈负相关(多变量调整后的比值比为0.61; 95%置信区间,0.43-0.87; P=0.006)。卒中或全身性栓塞的年发生率分别为每100人-年8.3和4.6例(多变量调整后的危险比,1.95; 95%置信区间,1.26-3.14),而大出血事件概率分别为3.4和3.1例(风险比,1.13; 95%置信区间,0.63-2.08)。

在既往有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中,与阵发性房颤的患者相比,持续性房颤的患者发生卒中或全身性栓塞的风险较高。


我们假设永久性支架可作为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支架取栓失败后的补救治疗。比较了患者取栓失败后使用永久性支架和未使用的结局。                   

研究方法:回顾性评估韩国2010年9月至2015年9月间208例进行前循环大动脉闭塞后支架取栓病例。改良溶栓单独伴随支架取栓或者同时使用Penumbra装置在155位患者(74.5%)获得脑缺血 2b-3再通。此外8位患者(3.8%)通过注射尿激酶或者糖蛋白IIb/IIIa抑制剂获得改良溶栓。剩余45人(21.6%), 17人放置了支架(支架组:平均年龄,68岁),28例未放置支架(非支架组:平均年龄,72岁)。支架组脑缺血 2b-3再通改良溶栓比率进行评估,组间的临床结局进行对比。         
结果:组间临床表现,实验室发现,初始NIHSS评分,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定位,开始到穿刺时间都无差异。支架组14例患者(83.3%)获得了改良溶栓脑缺血 2b-3再通。与非支架组(MRS评分0-2, 7.1%;脑疝形成,42.9%)相比支架组预后较好(MRS评分0-2, 35.3%),有更少的脑疝形成 (11.8%),( P<0.05 for both) 。症状性脑出血及死亡率在支架组 (症状性脑出血, 11.8%; 死亡率, 23.5%)和非支架组(症状性脑出血, 14.3%; 死亡率, 39.3%)无差异。            

结论:永久性支架可能是前循环大动脉闭塞取栓失败的补救方法。因为此研究样本量较小,仍需要大型前瞻性研究进一步确认。


来自法国的研究人员旨在描述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血管炎具有肿瘤样表现的患者的临床和影像特征。     

我们回顾性的分析了在法国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血管炎的队列中入组的起初表现为肿瘤样脑部病灶的10位患者,并和这个队列的其他病人做比较。                     

结果:队列中这10位肿瘤样表现的患者和其他75位患者相比更年轻,诊断时有更多发生过癫痫(中位年龄为 37 [30-48] 岁vs 46 [18-79] 岁; P=0.008;具有癫痫的为 9 [90%] :22 [29%], P<0.001) 。所有10位患者都进行了活检(7人进行了立体定位,3人进行了开颅)。9例组织学发现支持血管炎而传统的脑血管造影和磁共振造影阴性。剩下的患者,血管影像表现弥漫双侧大中动脉受累(组织学未提示血管炎)。所有肿瘤样表现的患者都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9例联合环磷酰胺。中位随访27(12-130)个月,5人(50%)复发,但经过强化治疗后获得缓解。                  

结论:肿瘤样表现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患者表现主要为小血管受累,需组织学确定,因为血管影像通常是正常的。尽管复发并非不少见,但使用糖皮质激素及环磷酰胺治疗总体结局尚可。


夹层是缺血性卒中越来越公认的原因,一般为自发性发生或创伤后发生,并且患者相对年轻。研究人员推测可能存在减弱血管壁的诱发因素,动脉迂曲可能在夹层患者中发生率较高。

研究人员连续纳入了颈动脉夹层(CerAD)患者,这些患者都接受了磁共振血管造影。在一项常规健康检查中,接受磁共振血管造影的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迂曲是通过颈动脉和椎动脉(VA)动脉半自动测量获得的。迂曲指数被定义为每个动脉[(arc/chord)-1×100]。研究人员使用多变量分析探讨了与CerAD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研究人员根据夹层动脉也进行了亚组分析。

在75例CerAD患者和75名对照参与者之间,血管危险因素没有差异。与对照参与者相比,CerAD患者对侧VA(分别为16.3±6.8 vs 12.1±4.5; P<0.001)和颈动脉(分别为8.8±4.0 vs 7.3±2.9; P=0.01)的迂曲指数较高。VA迂曲(比值比,1.175; P=0.001)与CerAD的存在独立相关。在亚组分析中,57例VA夹层患者的VA迂曲比对照组显著较高(P<0.001),18例颈动脉夹层患者的颈动脉迂曲略高(P=0.05)。

CerAD与颈动脉迂曲有关,这可能会弱化这些患者的颈部血管结构。


房颤(AF)逐渐被视为是老年人致残性缺血性卒中的最重要的原因。因此来自加拿大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国际调查来表征与AF相关的卒中频率,AF检测的方法,以及患者的特点。

在19个国家的19个卒中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纳入了在2013年至2014年住院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患者。数据由全球各地区和世界银行的收入水平进行分析。

在2144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中,590例患者(28%; 95%置信区间,25.6-29.5)有卒中相关的AF,在北美(35%)和欧洲(33%)频率最高,最低的是拉丁美洲(17%)。大部分患者在卒中前有AF病史(15%)或心电图新发现的AF(10%);通过卒中后心脏节律监测,只有2%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意外的AF发生。患有AF相关卒中的患者平均年龄和30天死亡率(分别为75岁; SD,11.5岁;10%; 95%置信区间,7.6-12.6,)比那些无AF的患者要高得多(64岁; SD 15.58岁;4%; 95%置信区间,3.3-5.4,二者比较P<0.001)。平均年龄和AF的频率之间有很强的正相关性(r=0.76,P=0.0002)。

该横断面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全球样本显示,世界范围内高频率的AF相关卒中与卒中人群的平均年龄成正比。大多数AF是由历史或心电图识别的;常规短时心律监测收率相对较低。患有AF相关卒中的患者通常是老年人(>75岁),而且患者往往是女性。


虽然以往的研究已经探讨了抑郁症和卒中风险之间的关系,但其报告中的调查结果是相互矛盾的。这项研究的目的是前瞻性探讨重大抑郁发作(MDE)对卒中的影响,并进一步评估在中国人群中,抑郁症状数量和随后卒中风险之间潜在的剂量-反应关系。

中国嘉道理生物库队列研究共纳入199294名男性和288083名女性,这些参与者年龄在30岁至79岁,并且无卒中、心脏疾病和癌症史,从2004年到2013年接受随访。根据诊断和精神疾病-IV标准统计手册,世界卫生组织复合性国际诊断访谈简表被用于鉴别MDE。卒中事件是通过死亡证明、医疗记录和健康保险数据确定的。

在过去的一年中,充分校正模型显示,MDE对卒中有轻微影响,卒中的风险增加15%(调整后的危险比,1.15; 95%置信区间,0.99-1.33),并且该联系在年龄<50岁,吸烟、饮酒、受教育程度越高,体重指数<24.0kg/m2,无糖尿病史的人群中更加具有统计学显著性。而且,抑郁症状的数目与卒中风险增加之间具有正剂量-反应关系(Ptrend=0.011)。此外,吸烟状况可与MDE发生显著相互作用,并影响卒中的发作(相乘交互作用P=0.025)。

这个大的前瞻性研究结果表明,MDE的存在是卒中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对于吸烟者而言。


在过去的十年,紧急大血管闭塞的血管内介入治疗(ELVO)发展迅速。静脉溶栓(IVT)预处理是否对ELVO患者功能预后有显著的影响仍不清楚。

方法:研究对所有评估血管内治疗(ET)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和荟萃分析。研究者按照IVT预治疗进行分层,进行的混合效应亚组分析报告,对ET(与标准治疗)与3功能结果的相关性的OR值。

结果:纳入六项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916例(49.1%接收ET 和IVT预治疗,5.6%接收ET治疗无IVT预治疗)患者。在亚组分析中,在IVT预治疗组(OR 1.83;95%CI,1.37-2.44;P<0.001)和非IVT治疗组(OR 2.47;95%CI,1.32-4.63;P = 0.001)中,ET与3个月良好功能预后相关。研究者记录IVT预治疗对行ET治疗的ELVO患者3功能预后无明显影响,提示ET对所有ELVO患者有效。IVT预处理组存在异质性(I(2)= 68.3%;Cochran Q = 0.014),未接受IVT预处理的亚组无异质性(I(2)= 0%, Cochran Q = 0.927)。对纳入试验进行定性评估发现,偏倚风险普遍较低。

结论:研究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依据,独立于IVT,ELVO患者接受ET治疗是有效的。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Stroke:卒中后姑息治疗的满意度很高

急性卒中患者的家庭接受姑息性治疗的满意度的决定因素还没有广泛研究过。为此,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神经内科的Dylan Blacquiere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2013年7月2日的Stroke杂志上。研究结果显示:获得姑息治疗患者的家人对卒中后的姑息治疗总体上是很满意的。研究人员对缺血性卒中、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进行姑息性治疗患者的家庭进行调查。在患者死亡后4周,邀请他们的家人参加

Stroke:收缩压与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无性别差异

收缩压增高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方面是否存在男女差异,文献报道的结果并不一致。为此,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全球健康乔治研究所的Sanne A.E. Peters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系统回顾与meta分析以比较收缩压与心血管风险之间性别特异性的可靠性,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2013年7月2日的Stroke杂志上。研究结果显示:收缩压增高是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在男性和女性都是如此,没有存在性别差异。研究

Stroke:卒中当日平均收缩压升高与转归不佳相关

以色列一项研究表明,卒中当日由24小时血压监测(24H BPM)记录的平均收缩压升高与近期功能状态不佳和远期死亡率升高相关。论文于7月18日在线发表于《卒中》(Stroke)。 此项研究共纳入177例平均年龄为84±6岁的急性卒中患者。在入院时测定血压,并在24小时实施24H BPM。7天后依据改良Rankin量表评估功能状态,并于其后随访5年死亡率。 结果显示,7天后功能

Stroke:局限于岛叶的卒中不会引起前庭功能障碍

岛叶病灶影像表现 在之前的影像学研究中,后循环岛叶皮层被看作是前庭耳石产生感觉冲动的必需组分,是人类前庭皮质网络的核心区域。然而,尚不清楚局限于后循环岛叶皮层的病灶是否足够诱发前庭耳石的功能障碍。 为此,为了检验局限于岛叶皮层的病灶是否会出现前庭耳石功能障碍,德国Johannes Gutenberg大学医学中心神经科的Bernhard Baier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201

Stroke:职业噪音暴露与卒中无关

研究要点: 探索职业性噪音暴露与卒中的关系。 该研究是队列研究。 结果显示职业性噪音暴露与卒中无关。 有研究发现小于60分贝的交通噪音与卒中风险增加相关。80-86分贝的职业性噪音与卒中风险是否相关尚不清楚。为此,丹麦Aarhus大学医院丹麦Ramazzini中心职业医学科的Zara A. Stokholm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2013年8月29日的Stroke杂志上。

Stroke:卵圆孔未闭患者与房颤患者脑卒中影像表现不同

研究要点:1、卵圆孔未闭性卒中在血管造影上通常表现为单一皮质病变或在椎基底动脉发生多发小的缺血性病变2、卵圆孔未闭性卒中血管再通率显著低于房颤性卒中组尽管卒中诊断和评估方法进展迅速,但仍有40%的卒中由不明原因引起的。现在认为,超过一半的隐源性卒中是由心源性血栓引起的。卵圆孔未闭 (Patent Foramen Ovale,PFO)是一种常见先天性心脏畸形,在正常人群中发病率约26%。研究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