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C:俞强等发现选择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小分子化合物NPP

2013-05-06 上海药物所 上海药物所

诱导细胞凋亡是一种有效的抗肿瘤策略。然而如何选择性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降低对正常细胞的损伤,对肿瘤研究者来说一直都是一项挑战。上海药物研究所俞强课题组与龙亚秋课题组合作,于3月29日报道了一个可以选择性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的全新结构的小分子化合物NPP,并对其选择性抗肿瘤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研究发现含丙炔酸酯结构的NPP可以在被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的过程中产生活性氧ROS。肿瘤细胞由于

诱导细胞凋亡是一种有效的抗肿瘤策略。然而如何选择性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降低对正常细胞的损伤,对肿瘤研究者来说一直都是一项挑战。上海药物研究所俞强课题组与龙亚秋课题组合作,于3月29日报道了一个可以选择性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的全新结构的小分子化合物NPP,并对其选择性抗肿瘤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研究发现含丙炔酸酯结构的NPP可以在被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的过程中产生活性氧ROS。肿瘤细胞由于长期处于氧化应激状态,在NPP诱导的ROS刺激下容易越过临界点发生细胞死亡,而正常细胞基础ROS水平低,抗氧化能力强,能够抵御一定程度的ROS刺激。在三十多株细胞系上对NPP进行敏感性研究,发现该化合物对于p53突变的肿瘤细胞具有特别的选择性,将非转化细胞的p53基因沉默之后,细胞对NPP的敏感度显著上升。将NPP与其他ROS诱导剂进行比较,发现活性氧产生的方式、剂量、时程以及地点都会影响细胞的命运。

研究提示NPP并非通过线粒体和内质网上的P450酶发生作用,而是被细胞膜附近的P450代谢,在近膜区域产生ROS,抑制酪氨酸磷酸酶PTP的活性和JAK/STAT信号,启动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程序。利用肿瘤细胞氧化应激的特性进行选择性的治疗,是近几年提出的新策略,该策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急需进一步的证明。这项研究不仅提供了一个具有良好活性和选择性的抗肿瘤化合物,同时对于理解活性氧的产生和功能,以及基于活性氧的抗肿瘤策略潜在的应用前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研究已正式发表于生化领域国际权威杂志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

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的资助。

肿瘤细胞相关的拓展阅读:

doi:10.1074/jbc.M112.429316
PMC:
PMID:

Selective Induction of Tumor Cell Apoptosis by a Novel P450-mediate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Inducer Methyl 3-(4-Nitrophenyl) Propiolate*

Xiaoxiao Sun‡, Midan Ai‡, Ying Wang‡, Shensi Shen‡, Yuan Gu‡, Yi Jin§, Zuyu Zhou§, Yaqiu Long§ and Qiang Yu‡,1

Induction of tumor cell apoptosis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 valid anticancer strategy. However, therapeutic selectivity between tumor and normal cells has always been a challenge. Here, we report a novel anti-cancer compound methyl 3-(4-nitrophenyl) propiolate (NPP) preferentially induces apoptosis in tumor cells through P450-catalyze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production. A compound sensitivity study on multiple cell lines shows that tumor cells with high basal ROS levels, low antioxidant capacities, and p53 mutations are especially sensitive to NPP. Knockdown of p53 sensitized non-transformed cells to NPP-induced cell death. Additionally, by comparing NPP with other ROS inducers, we show that the susceptibility of tumor cells to the ROS-induced cell death is influenced by the mode, amount, duration, and perhaps location of ROS production. Our studies not only discovered a unique anticancer drug candidate but also shed new light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ROS generation and function and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a ROS-promoting strategy in cancer treatment.

作者:上海药物所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Nat.Immunol:韩家淮等系统阐述程序性细胞死亡

 MedSci评论:  有关细胞凋亡,可能很多人只知道bax, bcl-2或caspases家族成员,或者说细胞凋亡有膜死亡信号和线粒体信号。其实,近年来一系列研究,早已超越这个范围。一般来说,从凋亡信号的位置上看,有三条,一是膜信号,以TNF为代表的;二是线粒体凋亡信号,以bax,bcl-2,cyt-c等为代表的;三是内质网凋亡信号,以GRP成员为代表的,主要应激反应中

PNAS:白血病胃肠间质瘤逃避凋亡机制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合作研究,揭示了干细胞因子受体C-KIT,在赋予白血病和胃肠间质瘤细胞逃避凋亡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干细胞因子受体C-KIT是一种癌蛋白,属于III型受体酪氨酸激酶,在造血干细胞、肺干细胞、胃肠间质细胞等的生存、增殖和抗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KIT的突变或表达过高,与M2型急性髓性白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