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D:粪钙卫蛋白浓度是CD患者内镜下粘膜愈合的生物标志物

2020-10-02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克罗恩病(CD)是一种炎症性肠病(IBD),其特征是胃肠道的慢性炎症反复发作。患者经常出现的腹泻和疲劳会导致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明显降低。

        克罗恩病(CD)是一种炎症性肠病(IBD),其特征是胃肠道的慢性炎症反复发作。患者经常出现的腹泻和疲劳会导致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明显降低。传统观点认为,CD的治疗目标是减轻临床症状,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临床症状可能与CD患者的内镜活动不完全符合。如何使用客观生物标志物作为替代的粘膜愈合的指标成为了学界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高水平的C反应蛋白(CRP)浓度与CD患者的抗肿瘤坏死因子(TNF)抗体治疗反应增强有关,但是,血清学标志物对CD的敏感性较低且特异性较差。而另外有研究表明粪钙卫蛋白(FC)与内窥镜下疾病活动度相关。但是,生物标志物截止水平与粘膜改善之间的关系尚未完全确立。本项研究旨在对此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研究人员根据CRP <5 mg/L或≥5mg/L和FC <250μg/ g或≥250μg的不同分组对随机化后的CD患者进行了长达48周的内镜严重度指数(CDEIS)<4且无深溃疡进行亚组分析,并对基线时CRP和/或FC升高的患者进行敏感性分析。使用卡方检验对内窥镜端点和生物标志物截止值之间的关联 进行测试。

 

        研究结果显示:FC <250 µg/g的患者达到主要终点CDEIS <4而无深层溃疡的患者比例显着更高(74%;P <0.001),并且CRP <5 mg/L有协助作用。FC <250 µg/g与改善内镜效果之间的关联与疾病的位置无关,尽管在回肠结肠疾病中观察到的关联最大。粪便钙卫蛋白<250 µg/g,CRP <5 mg/L对CDAI <150,CDEIS <4的敏感性/特异性为72%/ 63%,阳性/阴性预测值为86%/ 42%。

 

        因此,研究人员最后说道FC <250 µg/g的临界值是CD黏膜愈合的有用替代指标。

 

原始出处 :

Walter Reinisch. Et al. Association of Biomarker Cutoffs and Endoscopic Outcomes in Crohn’s Disease: A Post Hoc Analysis From the CALM Study.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202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CC:第6周粪钙卫蛋白水平可以很好的预测克罗恩病患者长期内镜治疗的效果

克罗恩病(CD)是一种胃肠道炎症性疾病,其特征在于缓解期和复发期反复交替。患者会出现例如腹痛,腹泻,肠梗阻以及肛周瘘管等临床表现。

IBD:血清5-羟色胺水平可以区分克罗恩病患者的疾病活动状态

炎症性肠病(IBDs)是一种胃肠道(GI)慢性炎症性疾病,可分为2种主要的亚型: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氏病(CD)。

IBD: 回肠末端厚度是克罗恩病患者行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结果的预测指标

较高的英夫利昔单抗谷水平与CD的良好预后相关,而较低的英夫利昔单抗谷水平与疾病恶化和对英夫利昔单抗(IFX)治疗的反应丧失有关

Clin Gastroenterology H: 组织学上的愈合与回肠克罗恩病的临床结果更紧密

在患有克罗恩病(CD)的患者中,持续的炎症会导致肠损伤,传统观念认为,CD的治疗旨在控制临床症状。

IBD:上皮细胞生物标记物可预测克罗恩病对生物制剂的反应

生物制剂是针对特定炎症途径的抗体药物,目前已广泛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炎症性肠病(IBD),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

CELL:克罗恩病患者肠道中的“爬行脂肪”元凶竟是肠道菌群

脂肪组织的显著可塑性被认为是为了储存多余的能量或为饥荒时期做储备而存在的。已有的研究显示,脂肪并不是一个被动的组织,而是一个由多种细胞类型组成的复杂环境,它们能够对许多生理过程作出反应并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