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利用CRISPR/Cas9操纵染色体重组绘制遗传图

2016-05-07 佚名 生物谷

当将表型性状绘制到基因组上特异性位点时,科学家们通常依赖于细胞减数分裂期间染色体的自然重组来推断对应的基因位置。但是重组事件在不同物种和染色体区域存在差异,这就使得人们不能控制基因组哪些区域发生交换。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方法解决这种问题:利用CRISPR/Cas9技术在酵母细胞有丝分裂期间进行靶向重组事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6年5月5日那期

当将表型性状绘制到基因组上特异性位点时,科学家们通常依赖于细胞减数分裂期间染色体的自然重组来推断对应的基因位置。但是重组事件在不同物种和染色体区域存在差异,这就使得人们不能控制基因组哪些区域发生交换。

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方法解决这种问题:利用CRISPR/Cas9技术在酵母细胞有丝分裂期间进行靶向重组事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6年5月5日那期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CRISPR-directed mitotic recombination enables genetic mapping without crosses”。

论文共同通信作者、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科学家Leonid Kruglyak解释道,“当前的方法依赖于减数分裂期间自然发生的重组事件。不论这些事件的发生率是多少,你有些被迫接受。我们的想法就是利用CRISPR/Cas9,我们能够随心所欲地产生这些事件,在我们想要它们发生的确切地方发生、大量地发生,并且让我们轻松地挑选出它们发生的细胞。”

一般而言,研究人员利用感兴趣的性状与特异性的遗传标记物---这些标记物在基因组上的位置是已知的---的共遗传(coinheritance)来找出基因组中的哪一部分负责一种给定的表型。但是,这种方法经常需要非常大量的后代或很多代以便观察少量共遗传遭受破坏的个例。再者,绘制的遗传图分辨率受限于重组时交换的最短序列长度,而且这种序列可能包含几个基因或基因变异体。

Kruglyak说,“一旦你找到这个最小的基因组区域,那么你成功了。你需要选择其他的方法测试这个区域中的每个基因和每个变异体,而这充满挑战。”

但是,可编程的切割DNA的CRISPR/Cas9提供另外一种选择。在细胞有丝分裂---而不是减数分裂---期间,在准备分离的一条染色体臂上发生的罕见双链DNA断裂有时是通过一种被称作同源重组的机制修复的。这种机制利用同源配对的另一条染色体替换从发生断裂的位点到断裂的染色体臂的末端之间的序列。正常情形下,这种有丝分裂重组非常罕见,因此用来绘制遗传图是不现实的。然而,利用CRISPR/Cas9,研究人员发现他们能够在感兴趣的一条染色体(若是杂合子,则确保只有一条染色体发生切割)上的任何位点引入双链断裂,因而能够控制重组发生的位点。

将这种技术与位于同源配对的一条染色体顶端上的一种指示重组成功的信号基因(如绿色荧光蛋白, GFP)组合在一起,从而允许研究人员挑选出发生重组的细胞:如果重组失败的话,那么有丝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将是杂合的,每个子细胞含有一个信号基因拷贝;但是如果重组成功的话,那么一个子细胞含有两个拷贝的信号基因,另一个子细胞不含有信号基因,这种结果被称作为杂合性丢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

论文共同通信作者、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科学家Meru Sadhu解释道,“如果我们实现杂合性丢失. . .那么一半子细胞将不再拥有GFP基因。我们从总的细胞群体中寻找这些不含有GFP基因的细胞。”如果针对一种感兴趣的性状,这些因杂合性丢失不产生绿色荧光的细胞具有亲本细胞相同的表型,那么CRISPR/Cas9靶向重组丢失了导致这种表型的基因。然而,如果这种表型受到影响,那么这种性状一定与发生重组后是纯合的区域中的一个位点---位于切割位点和GFP基因之间的某个位置---相关联。

通过系统性地在杂合的酿酒酵母双倍体菌株中利用CRISPR/Cas9在染色体上进行切割,挑选出不产生绿色荧光的酵母细胞,然后观察它们的表型,研究人员证实它能够快速地鉴定出导致这种表型的特定基因变异体。

比如,研究人员证实锰敏感性---实验室酵母中的一种定义明确的表型性状能够利用这种方法精确定位到Pmr1蛋白(一种锰转运体)编码基因中的一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上。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细胞与发育生物学家Ethan Bier(未参与这项研究)说,将这种技术应用于酵母之外的生物上将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染色体修复在不同生物之间存在差异。

Kruglyak认为,尽管在高等生物体内开展这样的研究虽有规划,但仍然处于初期阶段。如今,他的研究团队正在努力利用这种技术绘制导致不同酵母物种之间(而不是同一种酵母物种之内)性状差异的基因组位点

原始出处:

Meru J. Sadhu*, Joshua S. Bloom*, Laura Day, Leonid Kruglyak.CRISPR-directed mitotic recombination enables genetic mapping without crosses.Science  05 May 2016:DOI: 10.1126/science.aaf5124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盘点:肠道微生物和癌症有怎样的关联?

肠道微生物值得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肠道菌群”,这类微生物数量超过人体自身细胞的10倍以上,对营养物质代谢、人体自身发育、免疫及疾病的产生等方面都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研究深入全球科学家都将目光转移到研究肠道微生物上,很多研究结果都表明肠道微生物和多种疾病发病直接相关,尤其是癌症,本文中小编盘点了近年来肠道微生物和癌症之间的关联性研究报道。 【1】PNAS:经过改造的乳酸

Cell Metab:科学家找到白血病细胞的代谢“命门”

本文亮点: T-ALL原代细胞采用有氧糖酵解维持细胞存活推动疾病进展 T-ALL细胞的葡萄糖代谢水平远远低于激活的T细胞 T-ALL原代细胞缺乏ATP,呈现慢性代谢应激状态 AMPK既可以抑制合成代谢又对T-ALL细胞存活起关键作用 近日,来自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metabolism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糖酵解在T-ALL细胞中受到一定限制,并发

盘点:多篇CNS文章聚焦癌症转移的机制研究

随着癌症转移领域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慢慢发现循环肿瘤细胞在癌症转移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循环肿瘤细胞(CTC,Circulating Tumor Cell)是存在于机体外周血中的各类肿瘤细胞的统称。1869年,澳大利亚研究者Ashworth首次提出循环肿瘤细胞(CTC)的概念,随后1976年研究者Nowell将CTC的定义修正为:来源于原发肿瘤或转移肿瘤,获得脱离基底膜的能力

你造么,细菌也能产生冰块?

图片来自:http://www.theverge.com/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科学家们揭示了一种细菌产生冰晶的机制。这种名为Pseudomonas syringae细菌,就像大自然的天然制冰机。研究人员认为,这些细菌产生的冰晶可能是自然界产生云和雪的来源之一。该研究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 这种细菌Pseudomonas syringae,中文名为丁香假单胞菌,能够

Conversation:“G点”真的存在吗?

  (图片摘自www.sciencealert.com) 2016年5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在人们关于"性"这一话题的讨论中,最富有争议的话题之一就是"G点"了。G点究竟存不存在?如果存在,我们又该如何找到它? "G点"据说是女性阴道中最敏感的区域,一旦受到刺激。将会引起强烈的性欲进而引发高潮的降临。尽管关于阴道高潮的概念从17世纪就已经被提出,但"G点"一词直到1

抓住血液中的肿瘤“尾巴”:液体活检开启癌症早期诊断大门

肺部活检是一个侵入性的痛苦过程,对一位80岁的老太太来说尤其如此。但是通过穿刺性检查,肿瘤学家Geoffrey Oxnard给患者开出了一种相对应的靶向药物。经过治疗,患者的肿瘤似乎消失了。 然而,一段时间后,这位80岁的老人又带着病痛再次来到Oxnard的诊所。医疗诊断表明,癌症又回来了,而如果要了解癌症的耐药性,就需要再做一次肺部穿刺。 但这一次,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达纳法博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