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QO:β受体阻滞剂对冠心病患者没有明显临床疗效

2014-10-09 Shelley Wood 杨辉译 医学论坛网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β受体阻滞剂对于患有稳定型冠状动脉心脏病或有其危险因素的患者没有明显临床疗效,这是基于对氯吡格雷加阿司匹林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事件的对照研究(CHARISMA)的事后分析。 这个分析于2014年9月30日发表在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Quality and Outcomes上,使β受体阻滞剂对于冠心病患者明确有益的结论得到进一步否定。 “实际上我们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β受体阻滞剂对于患有稳定型冠状动脉心脏病或有其危险因素的患者没有明显临床疗效,这是基于对氯吡格雷加阿司匹林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事件的对照研究(CHARISMA)的事后分析。

这个分析于2014年9月30日发表在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Quality and Outcomes上,使β受体阻滞剂对于冠心病患者明确有益的结论得到进一步否定。

“实际上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冠心病患者当做一个整体。”Dr Sripal Bangalore基于分析说到,“我们越来越意识到β-阻滞剂的优势因人而异,我们不得不根据个体考虑。”

Bangalore和他的同事观察了参与CHARISMA实验患有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中风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致死率,研究根据病人初始情况进行分组:心肌梗死病史组(4772例)、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组(7804例)、危险因素(未患心力衰竭)组(2101例),按照每一组患者根据是否服用β受体阻滞剂为基线进行分析。

28个月的随访后,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中,心肌梗死病史组降低31%的综合结果的风险,降低大约40%发生新心肌梗死的风险,在死亡率方面未发现不同,但在心肌梗死病史组中服用β受体阻滞剂和未服用β受体阻滞剂间发现差异。

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组和危险因素组中,是否服用β受体阻滞剂并没有发现对治疗结果产生明显差异。

中风风险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β受体阻滞剂可以增加危险因素组的中风发生概率,在POISE研究中,也发现了围手术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能增加中风风险的危险信号,同样结论也报道在2012年Bangalore 等人通过评估REACH注册处数据的文章中。

“大量的随机试验数据、注册数据和观察性研究中一致的指出β受体阻滞剂能增加中风风险。” Bangalore说到。

之前认为的中风风险机理是:β受体阻滞剂“无意义的降低”中央主动脉压力,潜在的引起心率减少。作者们补充到。

重要警告

Bangalore说到:根据CHARISMA分析结果,使用β受体阻滞剂应该有很多限制,包括较老药物的使用和患者在整个随访过程中是否一直使用此类药物,甚至是否该使用此药物。

在过去10年里,CHARISMA研究中病人的看护标准已经改变,“如今我们用药的方式已经很不同了。” Bangalore说到。他提出REACH研究中包含大多为同一时期的病人,且是基于时间分析、持续治疗的病人。在REACHA研究中,并没有发现使用β受体阻滞剂带来的任何临床结果差异,“基于大样本、真实世界注册数据研究,我们发现使不使用β受体阻滞剂是相似的。”

原始出处

Bangalore S1, Bhatt DL2, Steg PG2, Weber MA2, Boden WE2, Hamm CW2, Montalescot G2, Hsu A2, Fox KA2, Lincoff AM2.β-Blockers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Myocardial Infarction: Post Hoc Analysis From the CHARISMA Trial.Circ Cardiovasc Qual Outcomes. 2014 Sep 30.

作者:Shelley Wood 杨辉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ACC述评:β阻滞剂的不老神话

一项随机试验达到短期主要终点后,长期次要终点往往可能被忽略。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短期获益无法长久持续也并非鲜见,但METOCARD-CNIC研究(急性心梗早期静脉注射美托洛尔对心脏的保护作用研究)并不在此列。本期JACC杂志中,Ibanez博士等报道了METOCARD-CNIC研究的长期结果,即STEMI患者再灌注前静脉注射美托洛尔改善长期预后。 该研究早期主要终点指标为干预1周后心梗面积,研

JAMA Inter Med:研究质疑心脏搭桥手术前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作用

一项最新研究指出,尽管术前给予β受体阻滞剂是常规做法,但对于接受择期心脏搭桥手术的患者而言,术前一天给予β受体阻滞剂可能并无改善转归的作用。 研究作者说,实际上搭桥手术前24小时如果给予β受体阻滞剂,甚至可能与心房颤动风险轻微上升有关。该药物常用于减缓心跳以降低血压。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来自达拉斯心肺病研究和技术中心的Dr. William Brinkman说:“在某些特定的前提下,β受体阻滞

JAMA Dermatol:高血压、长期用β阻滞剂或增银屑病风险

一项新研究表明,高血压或应用β受体阻滞剂多年的老年女性罹患银屑病风险增加。研究揭示,至少有6年高血压病史的女性,罹患银屑病风险比正常血压人群高27%,应用至少6年的β受体阻滞剂的女性,罹患银屑病风险比从不应用这些药物的人群高39%。而其他普通降压药并不增加皮肤病风险。论文7月2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皮肤病学》(JAMA Dermatology)。研究者表示,在临床实践中,长期高血压病史和应

郭艺芳:β受体阻滞剂不会走下神坛

长期以来,β受体阻滞剂(BB)在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一直发挥着关键作用。从冠心病到慢性心力衰竭,从高血压到心律失常,此类药物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在心血管病药物治疗领域享有独特地位。然而,近来一些新的研究结果不断质疑、挑战、冲击着BB的传统地位,甚至有些学者认为此类药物正在走下神坛。 1.近期关于BB的部分学术动态 降压领域 多年以来BB一直作为治疗高血压的重要药物之一。但随

ESC 2014:射血分数保留的AMI患者长期用β阻滞剂无益?(FAST-MI 2005)

ESC2014公布的FAST-MI研究结果表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肌梗死(AMI)后患者或许不应继续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研究者指出,尚需其它研究尤其是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确认该研究结果。 大多数针对β受体阻滞剂在AMI中使用的随机对照研究是于再灌注治疗时代和现代二级预防之前开展的,同样,其在AMI后射血分数保留患者中的使用价值也存在争议。最近的ACC/AHA关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

非心脏手术指南再登ESC2014年会舞台

2014 年8 月1 日,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麻醉学会(ESC/ESA)发布了《2014 ESC/ESA非心脏手术指南:心血管评估与管理》(简称“2014 ESC/ESA非心脏手术指南”)。该指南是对2009年第一版指南的更新,主要内容包括外科手术危险评估、围手术期评估、最佳围手术期管理,以及特殊疾病患者心脏和麻醉等相关问题。继2009年之后,本次ESC年会上再次设立专场对该指南进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