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pean Radiology:如何利用DSC-PWI序列预测治疗后胶质母细胞瘤的假性进展?

2024-07-13 shaosai MedSci原创

双自旋回波 (SE) 和梯度回波 (GE)为基础的DSC-PWI可以提供关于肿瘤血管和新生血管的额外信息,这是对 CBV信息的补充,有助于胶质母细胞瘤复发的早期检测。

据报道,假性进展主要发生在治疗完成后的前3个月内,但也可能发生在治疗后的前几周至6个月平均发生率为36%,最有可能是由明显的局部组织反应、炎症成分、水肿和异常血管通透性引起的。在MRI检查中出现新的异常强化该改变。在常规 (静态) 增强成像中,治疗后肿瘤组织不仅显示来自肿瘤新生血管的对比增强而且显示来自治疗相关炎症的对比增强,亚急性放射效应、缺血和放射性坏死这些造影剂增强的来源往往很难从治疗相关改变中真正的进展(TP)进行鉴别。动态磁敏感灌注加权成像(DSC-PWI)有助于鉴别TP和假性进展,其使用脑血容量(CBV)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90%和86%-95%。然而,这些DSC-PWI分析没有提供具体的肿瘤微血管信息,如血管大小和组织氧合。

血管增生是胶质母细胞瘤的病理特征,伴随着新的肿瘤血管的形成,称为新生血管形成,是高度缺陷的,导致血管系统紊乱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病理放射学相关研究表明,早期的新生血管形成主要是由非常薄的血管结构所主导的。双自旋回波 (SE) 和梯度回波 (GE)为基础的DSC-PWI可以提供关于肿瘤血管和新生血管的额外信息,这是对 CBV信息的补充,有助于胶质母细胞瘤复发的早期检测。

最近,多项研究介绍了新兴的后处理技术对先前获得的DSC-PWI数据进行事后分析,从而能够计算反映肿瘤微血管和氧的提取效率的参数,这是标准制造商基子单回声梯度的DSC-PWI获取。


近日,发表在European Radiology杂志的一项研究探讨了MRI动态磁敏感对比(DSC)-灌注加权成像(PWI)衍生的肿瘤微血管和脑血容量(CBV)氧合信息在鉴别治疗后胶质母细胞瘤假进展与真进展(TP)中的附加价值。

项回顾性单机构研究纳入了异柠檬酸脱氢酶(ID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并在同步放化疗后12周内新发展或扩大可测量的增强肿块。通过DSC-PWI检测CBV、毛细管传递时间异质性(CTH)、氧提取分数(OEF)和脑氧代谢率(CMRO2)。使用单变量逻辑回归选择预测因子,并通过调整后的诊断几率与肿瘤体积和受试者工作特征分析的曲线下面积(AUC)来衡量预后。

研究共纳入103例患者(平均年龄59.6岁;59例女性),其中TP 67例,假性进展36例。假性进展表现出比TP更高的CTH (4.0 vs. 3.4, p = 0.019)和更高的OEF (12.7 vs. 10.7, p = 0.014),但CBV (1.48 vs. 1.53, p = 0.13)和CMRO2 (7.7 vs. 7.3s, p = 0.598)相似。与肿瘤体积无关,高CTH(校正优势比[OR] 1.52;95%置信区间[CI]: 1.11-2.09, p = 0.009)和高OEF(调整OR 1.17;95% CI:1.03-1.33, p = 0.016)是假进展的预测因子。CTH、OEF和CBV联合使用的诊断效能(AUC 0.71)高于CBV单独使用(AUC 0.65)。


 
MR DSC-PW参数在鉴别假性进展和真性进展中的诊断价值

本项研究表明,DSC-PWI的高肿瘤内毛细血管传输异质性和高氧提取分数增强了CBV对治疗后IDH -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假性进展的诊断价值。

原文出处:

Ji Eun Park,Ho Sung Kim,NakYoung Kim,et al.Prediction of pseudoprogression in post-treatment glioblastoma using 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derived oxygenation and microvascular transit time heterogeneity measures.DOI:10.1007/s00330-023-10324-9

作者:shaosa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Cancer Cell:陆军军医大学卞修武/时雨/平轶芳发现恶性胶质瘤内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新亚群

该研究绘制了51例异柠檬酸脱氢酶(ID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或IDH突变型胶质瘤患者的Mo-TAMs的空间解析转录图谱。

重庆大学王亚洲、尹铁英ACS Nano:胶质细胞膜仿生纳米平台介导肿瘤微环境重塑

基于纳米材料-生物相互作用,重庆大学王亚洲教授和尹铁英教授等人开发了一种针对GBM的多重协同免疫治疗策略。

首都医科大学江涛等团队合作最新NCB,为胶质母细胞瘤成药开发新的方向

该研究发现通过RNA-RNA结合蛋白复合物对肿瘤微环境进行编程,在ID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中产生可药物的脆弱性。

Adv Sci:孔德新教授课题组报道序贯抑制BET和PARP作为胶质母细胞瘤的合理治疗策略

本研究提出了靶向治疗领域的联合给药策略的新颖见解,展示了充分的临床前证据,为GBM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视角。

复旦大学孙涛/蒋晨团队最新Biomaterials综述:仿生策略用于胶质母细胞瘤免疫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全面回顾了当前针对GBM免疫治疗的各种思路和药物,并分析了免疫治疗药物在实现GBM免疫治疗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障碍,以及从功能和结构的角度总结了克服上述障碍的相应仿生策略。

读书报告 | 脑室内注射 CARv3-TEAM-E CAR-T细胞治疗复发性脑胶质瘤

基于复发的肿瘤细胞表达野生型 EGFR 蛋白和重度肿瘤内浸润的抑制性调节性 T 细胞,作者设计CARv3-TEAM-E T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