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Autoimmun:接种SARS-CoV-2疫苗后引发的弥漫性-皮肤型系统性硬化症

2022-03-25 小文子 MedSci原创

研究报告第一例由SARS-CoV-2疫苗引发的SSc病例。

Journal of Autoimmunity杂志最近报告了一例70岁男性弥漫性-皮肤型系统性硬化症(SSc),患者在接种首剂ChAdOx1 nCOV-19疫苗两周后发生快速进展性皮肤增厚。

患者在接种疫苗之前没有SSc的特征,目前吸烟,有肺气肿征象,未接触任何已知的有毒化合物。初始症状出现6个月后评估以下项目。根据改良Rodnan皮肤评分(mRSS)47/51,皮肤评分高,近端肢体有多处炎症性溃疡。患者无手指雷诺现象,溃疡没有影响其手指,然而甲襞毛细血管镜检查证明毛细血管迂曲,轻度扩张和脱落。肌电图显示活动性肌炎。肌钙蛋白T(82 ng/L)和脑钠肽(744 ng/L)升高,与心肌炎临床表现程度一致。

由于患者SSc的发病时间与第一剂疫苗的接种时间非常接近,没有其他触发因素,因此怀疑ChAdOx1 nCOV-19疫苗可能存在不良反应。

研究人员假设编码SARS-CoV-2棘突蛋白抗原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触发了非预期的免疫激活,导致ANA阳性、ENA阴性亚组患者出现非典型迟发性SSc。

接种SARS-CoV-2疫苗后,报告了大量炎症不良事件(AE),从短期或局部炎症事件到长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展。这种情况下发生自身免疫的机制可能包括分子模拟和“旁观者效应”。如果疫苗核蛋白/刺突蛋白和自身抗原的共享肽序列导致自身抗体形成,则可发生分子模拟。伴随的理论是,病毒刺突蛋白或疫苗固有佐剂活性可能传递抗原信号,抗原提呈细胞异常激活并产生促炎介质。靶向SSc相关自身抗原的IgG自身抗体在COVID-19感染中被鉴定。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自身抗体在时间上与抗SARS-COV-2 IgG应答相关,提示在COVID-19感染和疫苗应答的发病机制中具有潜在的广泛B细胞应答。

研究报告了第一例由SARS-CoV-2疫苗引发的SSc病例。然而,探索SARS-COV-2疫苗与感染之间自身免疫的共同机制可进一步了解SS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原文出处:

Alice Cole, Rhys Thomas, Nina Goldman, et al, Diffuse cutaneous systemic sclerosis following SARS-Co V-2 vaccination, Journal of Autoimmunity, 2022, https://doi.org/10.1016/j.jaut.2022.102812.

作者:小文子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世界镇痛日| 一文牢记!镇痛药物不良反应

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将疼痛定义为一种与实际或 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体验。根据病理生理学机制,癌痛多为混合性疼痛, 既有伤害感受性疼痛又有神经病理性疼痛。

JAAD:甲氨蝶呤从口服改为皮下注射的不良反应研究

许多炎症性皮肤疾病可以通过每周低剂量口服甲氨蝶呤(oMTX)治疗。然而,恶心(25%)和乏力(15%)是降低药物活性的常见不良反应(AEs)。

真•以身试毒!世界COVID-19人体攻毒试验结果出炉!

SARS-CoV-2人类挑战研究的安全性、耐受性和病毒动力学

J Clin Oncol:临床试验表明女性患者接受抗肿瘤治疗更容易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研究表明,在多种治疗模式下,女性症状性AEs和血液学AEs的严重程度更高,表明存在广泛的性别差异。

J Clin Oncol:癌症患儿、医生、监护人报告的癌症治疗的不良反应的差异性

医生评估的不良反应等级往往低于患儿报告的,监护人报告的又常高于患儿报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