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谈 | 化疗在黑色素瘤免疫治疗时代的价值

2023-10-30 iCombo iCombo

在免疫治疗时代,化疗在黑色素瘤的理想应用场景及模式仍有待进一步探索。本中心也正在开展化疗联合免疫治疗一线治疗晚期肢端型黑色素瘤的临床研究。

导读

当前,根据NCCN黑色素瘤指南2023.V2的推荐,对于以皮肤亚型为代表的转移性黑色素瘤的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单药或者双免疫联合治疗占据了一线治疗的首要地位,不论是否伴有BRAF基因突变。这主要是基于以高加索人种占绝对多数的临床研究数据。包含中国患者在内的东亚人群黑色素瘤患者由于病理亚型、肿瘤生物学行为、分子背景等与白种人迥异,单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除靶向治疗外,传统的化疗药物在中国黑色素瘤患者的治疗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达卡巴嗪/替莫唑胺、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及铂类等药物。对于粘膜型黑色素瘤术后辅助治疗,已有2项以上的研究证实化疗优于单纯免疫治疗。

目前在中国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特别是肢端型/粘膜型等难治亚型,已有非对照研究探索化疗+免疫治疗±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模式,部分研究结果已进入CSCO指南优选推荐。在免疫治疗时代,化疗在黑色素瘤的理想应用场景及模式仍有待进一步探索。本中心也正在开展化疗联合免疫治疗一线治疗晚期肢端型黑色素瘤的临床研究。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者:iCombo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Lancet Oncol:阿替利珠单抗、维莫非尼和考比替尼治疗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黑色素瘤患者(TRICATEL):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单臂2期研究

该研究旨在评估阿替利珠单抗、维莫非尼和考比替尼治疗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黑色素瘤患者(TRICATEL)的疗效和安全性

【专题论著】| 前哨淋巴结活检在皮肤型和肢端型黑色素瘤临床诊疗中的价值

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本院过去5年的黑色素瘤外科治疗病例,再次探索在新时代,SLNB对于皮肤型和肢端型黑色素瘤临床诊疗的价值。

Nat. Med:伊匹木单抗联合或不联合纳武利尤单抗治疗PD-1或PD-L1阻断难治性转移性黑色素瘤

该研究旨在评估伊匹木单抗联合或不联合纳武利尤单抗治疗PD-1或PD-L1阻断难治性转移性黑色素瘤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CTLA-4和PD-1抑制剂联合使用可以逆转对PD-1阻断治疗的原发性耐药性。

【专题论著】| 近5年单中心肢端型及皮肤型黑色素瘤外科治疗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近5年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外科治疗的AM和CM患者的预后情况,探索新药治疗时代影响黑色素瘤术后的预后因素。

【论著】| 68Ga-DOTA-PDL1P的设计合成及其在黑色素瘤小鼠模型中的应用研究

本研究合成的68Ga-DOTA-PDL1P新型PET显像剂稳定性好,能特异性靶向PD-L1阳性肿瘤细胞,是一种有转化前景的靶向PD-L1蛋白的新型免疫PET探针。

暨南大学孙平华/张江林/周海波ACS Nano:用于临床黑色素瘤筛查的可穿戴微针贴片原位检测酪氨酸酶

该平台整合了基于MN的原位传感、TYR响应性和SERS/比色双读出策略,将在皮肤黑色素瘤的早期诊断和监测中具有很高的临床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