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的干细胞治疗:困惑与尝试

2011-03-25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周玉杰   目前冠心病治疗仍仅限于恢复灌注和挽救缺血心肌,对坏死心肌修复仍无有效策略。心肌干细胞移植给冠心病治疗带来新曙光,其临床益处和可能机制如右图,但该疗法仍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许多问题仍须探讨。   安全性   移植后心律失常或支架内再狭窄,移植中微循环栓塞,心脏肿瘤,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分离及回输时患者的反应等与移植细胞种类及移植途径相关。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周玉杰

  目前冠心病治疗仍仅限于恢复灌注和挽救缺血心肌,对坏死心肌修复仍无有效策略。心肌干细胞移植给冠心病治疗带来新曙光,其临床益处和可能机制如右图,但该疗法仍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许多问题仍须探讨。

  安全性

  移植后心律失常或支架内再狭窄,移植中微循环栓塞,心脏肿瘤,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分离及回输时患者的反应等与移植细胞种类及移植途径相关。

  细胞移植引发心律失常多见于骨骼肌干细胞移植,及经心内膜或心外膜注射。因经静脉途径移植细胞弥散于全身器官,导致心肌内能归巢的干细胞数量极少,且移植细胞易造成其他器官微循环栓塞。另外,移植的干细胞有多向分化潜能,有移植后发生心脏肿瘤的报告。

  对自体干细胞移植须进行骨髓或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分离及回输,此过程中会出现骨痛、低血压、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由于目前研究规模偏小,不良反应或其他安全性问题少有致死性报告,尚须进一步研究来评价其安全性。

  移植细胞的种类和数量

  目前用于研究的可移植细胞种类很多,但都有其问题。如自体心肌细胞、骨骼肌来源的细胞、周围血干细胞、骨髓干细胞,其细胞采集、分离、体外培养等技术过于繁琐、难度大,不适于应用。胚胎干细胞因伦理学的限制已不再用于临床研究。脐带血干细胞因组织来源较广泛,不存在伦理学争议,易于工业化制备,受到广泛关注。

  研究者不断探索研究多种组织来源的干细胞,如有研究者认为,骨骼肌来源的内皮细胞是一种新的可用于移植修复心肌的细胞。另有研究显示,胚胎来源的心肌祖细胞与脂肪组织来源的基质细胞组装成的移植细胞片亦安全有效。

  目前移植所需细胞数量无统一标准,数量太少可能疗效差,但太多有可能引起细胞栓塞、沉着及增生,甚至形成肿瘤等。目前最佳移植细胞数及不同类型细胞所需细胞数是否不同尚无结论,是否存在物种和个体间差异,是否应根据心肌坏死程度进行个体化移植等问题须深入研究。

  移植时机

  移植的时间会影响到疗效。一般认为心梗早期移植细胞多参与局部炎症反应,而较少分化为心肌和生成血管;心梗晚期由于瘢痕组织及局部血管再生等,不利于移植细胞从血管内移出并归巢;心梗3~7天,坏死组织周围细胞因子较丰富,利于移植细胞归巢及分化。移植最佳时机及是否与移植细胞种类相关等问题仍须进一步研究。

  移植途径及诱导归巢、分化

  常用移植途径有经静脉移植、经导管冠脉内移植、开胸心外膜移植及心内膜移植等。目前人体常用途径是经导管冠脉内移植,但如何诱导移植的细胞穿过血管到达心肌组织,并在归巢处诱导分化、发挥作用,仍是不解的难题。另外,不同移植途径的安全性、所需细胞数量及诱导方法也存在差异。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干细胞研究趋势分析与课题申报(下载)

下载:干细胞研究趋势分析与课题申报(PDF文件,950K) MedSci应邀参加此次盛会,并发表主题演讲“干细胞研究趋势分析与课题申报”,这里提供幻灯片下载。

MedSci参加第四届全球慢病毒载体会议暨首届国际基因及细胞治疗大会

“第四届全球慢病毒载体会议-首届国际基因及细胞治疗大会”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欧盟科学技术促进委员会(EASCO)主办,上海比昂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上海市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协会、上海中医药大学、法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和生物谷协办。主要讨论了病毒载体的应用现状以及国际基因及细胞治疗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此次会议嘉宾有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化学家刘新垣院士;法

Medsci与西安交大医学院成功签约合作

Medsci发展至今,一直秉承客户至上的理念,帮助客户解决发表paper的困难,帮助客户在同行中脱颖而出,并在国际舞台上更好的展示自己,由于长时间的口碑效应和极佳的服务质量,得到了国内大多数客户的认可,并与一些高校单位成功合作。 9月伊始,在西安交大医学院的认可下,Medsci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成功签约,成为西安交通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意见[绝密]

MedSci: 根据这些评审意见,我们知道评委看问题的角度,以及结合这些意见,认真审查自己的标书,力所能及避免这些缺陷。从而使标书更有说服力,更容易中标。 标书能否中标一般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1)核心点是文章的创新性。一般建议选择近年来热点领域,在此基础上略作探索和深入,一方面评委对此领域较为熟悉,二是容易引起兴趣。当然,选择冷门也行,但是要说得容易理解。(2)标书story要完整,设计要

MedSci参加2010干细胞技术与应用讲座

    为期两天的2010干细胞技术与应用讲座于4月16日圆满落下帷幕,共有五百余名来自于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医院人员参加了此次盛会。时玉舫、肖磊、牛新乐、朱剑虹、刘伟、周琪、赖良学、邓宏魁、裴端卿、杨黄恬、高翔、张岩、金颖等国内干细胞领域顶级专家出席了此次会议并做精彩的演讲,众专家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客观上多角度、全方位的展示国内干细胞研究的最新进展。生物谷旗

NEJM:疾病特异性的iPS干细胞诱导成功

我们知道,iPS是近年来最热的领域之一,它可以由普通的细胞逆向分化为具有干细胞功能的细胞(称为多能干细胞)。而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能力,有望分化出我们想要的组织,甚至器官。那么,这不真正实现了个性化治疗(用自己的细胞治疗自身的疾病)。另外,如果对某些遗传疾病,将这些疾病的细胞转化为iPS后,人工修复损伤的基因,然后再让其分化,有望彻底根治遗传性疾病。这些仍然仅仅是想法。本期NEJM发表文章,成功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