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D:大规模研究:睡眠障碍影响双相障碍的治疗效果

2017-09-21 佚名 大话精神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以躁狂或轻躁狂和抑郁发作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在这些情绪发作期间通常还包括睡眠障碍(即睡眠不足,失眠或嗜睡),睡眠障碍也已成为双相障碍的核心特征。在双相障碍的研究中,100%的参与者报告失眠,78%的患者报告嗜睡。此外,研究还表明,即使在双相症状稳定期间,睡眠障碍仍然持续。

要点

1.63%的双相患者具有基线睡眠障碍;

2.睡眠障碍患者具有更严重的双相、抑郁、躁狂、焦虑、烦躁和精神病性症状;

3.睡眠障碍患者对药物的持续反应概率降低了45%;

4.睡眠障碍患者每月有更多的药物调整;

5.双相患者的睡眠变化与基线情绪无关。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以躁狂或轻躁狂和抑郁发作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在这些情绪发作期间通常还包括睡眠障碍(即睡眠不足,失眠或嗜睡),睡眠障碍也已成为双相障碍的核心特征。在双相障碍的研究中,100%的参与者报告失眠,78%的患者报告嗜睡。此外,研究还表明,即使在双相症状稳定期间,睡眠障碍仍然持续。

睡眠障碍与双相情感障碍的恶化相关。具体来说,睡眠障碍会导致双相患者更差的生活质量、更严重的症状程度;睡眠障碍还与认知功能、情感调节和风险行为(物质使用障碍)有关。但睡眠对不同药物治疗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本文旨在探讨在喹硫平和锂盐的随机有效性试验中,基线时的睡眠障碍对药物治疗结局的潜在影响。

方法

双相障碍CHOICE研究是一项为期6个月的平行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N=482;59%为女性,年龄18-70岁)接受了喹硫平和锂盐治疗,患者也可以接受辅助个性化治疗(APT),根据需要加入指南推荐的、基于经验的治疗药物,并记录必要的临床调整用药的变化(NCA)。Fisher精确检验,混合回归模型和Mann-Whitney U检验用于评估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以及睡眠障碍是否预测双相治疗结果。

结果

在482名参与者中,50.2%(n=242)的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喹硫平+个性化治疗组(QTP+APT),49.8%(n=240)的患者被随机分到锂盐+个性化治疗组(Li+APT)。参与者主要为白人(n=348,72%),女性(n=283,59%),平均年龄39岁。基线时,63%(n=304)的患者具有睡眠障碍。有睡眠障碍的患者具有更严重的双相障碍,更严重的抑郁、躁狂、焦虑、易怒、精神病性症状。

基线时睡眠障碍的患者对治疗的持续应答率更低(17%vs.29%,p=0.002),持续反应相对概率降低约45%(RR:0.55,95%CI:0.38-0.78,p=0.0006)。调整基线药物后,这些发现仍然存在。基线时睡眠障碍的患者还具有更多的临床调整用药(median 0.71vs.0.59,p=0.03)。

与锂盐+个性化治疗组相比,喹硫平+个性化治疗组在失眠方面改善更大,而对嗜睡的影响较小(图1,2)。平均而言,喹硫平组治疗6个月后的失眠严重程度下降1.35,而锂盐组为0.86(difference: 0.49,95% CI: 0.29 to 0.68,p<0.0001);相反,喹硫平组嗜睡严重程度改善为0.17,锂盐组为0.35(difference: -0.18,95%CI: -0.04 to -0.32,p<0.008)。



图1 两个治疗组对失眠的改善



图2 两个治疗组对嗜睡的改善

研究中,抑郁,焦虑和烦躁的严重程度降低与失眠的改善密切相关(表3);躁狂程度的增加,易怒以及抑郁程度的降低与睡眠需求减少有关;嗜睡只与双相和抑郁严重程度相关。



表3 临床变量与睡眠变化的相关性

结论

基线时的睡眠障碍与更严重的双相症状和更差的6个月治疗结果相关,基线时睡眠障碍患者还有更多的临床用药调整,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改善双相情感障碍的睡眠,特别是心理社会干预的作用。


原始出处: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1. 2017-09-22 sunfeifeiyang

    睡眠好像是基础病变一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