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C:空腹甘油三酯可预测他汀类药物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复发性缺血风险

2015-05-29 崔倩 译 MedSci原创

背景:大多数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都要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后者可以降低动脉粥样的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但不确定ACS患者在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后甘油三酯是否可以预测风险。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ACS患者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后空腹甘油三酯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分别检测了dal-OUTCOMES试验和MIRACL阿托伐他汀组(心肌

背景:大多数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都要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后者可以降低动脉粥样的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但不确定ACS患者在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后甘油三酯是否可以预测风险。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ACS患者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后空腹甘油三酯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分别检测了dal-OUTCOMES试验和MIRACL阿托伐他汀组(心肌缺血减少急性降低胆固醇)的试验ACS后甘油三酯的长期和短期关系的风险。dal-OUTCOMES的结果分析包括15817名患者(97%用他汀类药物治疗),ACS后随机分配4到12周dalcetrapib(胆固醇酯转移蛋白抑制剂)治疗或安慰剂治疗,并随访中位数31个月。MIRACL分析包括1501名在ACS后1〜4天不使用阿托伐他汀80毫克治疗的患者 ,并随访16周。调整年龄、性别、高血压、吸烟、糖尿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身体质量指数后,在初始随机分配时的空腹甘油三酯与冠状动脉心脏疾病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中风和不稳定型心绞痛风险有关。
    
结果:空腹甘油三酯水平与ACS后长期和短期的风险相关。在dal-OUTCOMES试验中,跨基线甘油三酯(P<0.001)的五分位的长期风险增加。最高/最低的五分位(>175/≤80毫克/分升)的风险比为1.61(95%置信区间:1.34-1.94)。在最初结果中甘油三酯和治疗分配上没有相互影响。在MIRACL的阿托伐他汀组中,跨基线甘油三酯(P=0.03)四分位的短期风险增加,并且在最高/最低四分位(>195/≤135毫克/分升)的风险比为1.51。在这两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研究中甘油三酯与风险的关系是独立的。
    
结论:ACS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有效的患者中,空腹甘油三酯预测短期和长期的心血管风险。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可能是治疗的一个重要的额外目标。

原始出处:

Gregory G. Schwartz, MD, PhD∗; Markus Abt, PhD†; Weihang Bao, PhD‡; David DeMicco, PharmD‡; David Kallend, MD†; Michael Miller, MD§; Hardi Mundl, MD†; Anders G. Olsson, MD, PhD‖,Fasting Triglycerides Predict Recurrent Ischemic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Treated With Statins,JACC,2015.5.28

作者:崔倩 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CO:他汀类药物可能有助改善结肠癌患者生存

根据一项英国科学家完成的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广泛使用的降胆固醇药物),也可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存活率。早期研究发现:总体而言,相比非使用者,服用他汀类药物如立普妥的结肠癌患者,死于癌症的风险低29%。服用药物超过一年的患者风险甚至减少更多。这些都是观察性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确认这些初步的研究结果。在确认之后,一项随机试验(病人不知道他们得到是药物还是安慰剂)是必要的,只有在随机对照试验后,才可以

JAMA:研究认为疾病终末期可停止使用他汀类药物

《美国医学会杂志》2014年7月发表了一篇关于疾病终末期停止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文章。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在癌症终末期或其他终末期疾病患者中停止使用他汀类药物不会造成有害影响,并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最近,在芝加哥举行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演讲的数据显示,在晚期疾病患者中停止使用他汀类药物似乎能产生一定的益处。本研究的第一作者,来自位于奥罗拉的科罗拉多大学癌症中心的Jean K

JACC:他汀类药物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研究

目前临床前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在体外有作用,但他汀类药物是否可以调节体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钙化目前尚不清楚。 目的 这项研究比较了高强度的他汀类药物(HIST)患者,低强度的他汀类药物(LIST),和无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体积和钙指数(CAI)的变化。 方法 8项前瞻性随机试验使用串行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分析事后的患者水平,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体积百分比变化(PAV)和CAI在冠状动

Circulation:亚洲人使用他汀类药物颅内出血的风险

背景   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和颅内出血(ICH)的风险增加的报道是不一致的。本研究检测了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和以前没有卒中史非主体风险之间的潜在关联。 方法和结果  来自台湾的国民健康保险数据库鉴定,在2005年到2009年间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无缺血性或出血性中风的病史。参与者通过先进的年龄(≥70岁),性别和确诊高血压分层。令人感兴趣的结果是ICH入院结果(ICD

J Natl Cancer Inst:使用他汀类药物可降低结直肠癌患者的死亡率?

先前研究表示他汀类药物可适度降低结直肠癌(CRC)患者的死亡率,但这些研究并没有对结直肠癌诊断分期和他汀类药物使用的相关因素进行校正调整。本文将提供更多详细的结果。 我们对来自德国南部并在2003年-2009年被诊断为结直肠癌(CRC)的2697例患者进行数据分析。在随访期间,我们对治疗细节,复发情况,必要的身体状况和死亡原因进行评估。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来评估调整后的风险比率(HRs)及

Circulation:他汀不增无卒中史亚洲人群的颅内出血风险?

颅内出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血清胆固醇水平与颅内出血风险呈负相关。低胆固醇水平可能会促进动脉肌坏死,增加内皮发生微动脉瘤的易感性,进而引发颅内出血,而关于降胆固醇药物他汀与颅内出血风险关系的研究报告目前尚无一致结果。我国台湾省一项列队研究对无卒中史的亚洲人群使用他汀类药物发生颅内出血的风险进行评估,研究4月9日在线发表于《循环》(Circulation)杂志。研究共纳入1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