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JNS:延迟脐带结扎可改善健康新生儿的血液生物标志物

2024-04-18 小文子 MedSci原创

延迟脐带结扎后采集的血液显示,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在出生后72h升高,与胆红素值相反。脐带血生物标志物的临床评估显示出与毛细血管血液的不同价值。

出生后的最初时刻对新生儿来说至关重要,与立即脐带结扎(ICC)相比,延迟脐带结扎(DCC)与新生儿临床显著的健康益处相关,尤其是对早产儿。如增加血容量、细胞计数和血液成分。最近的研究表明DCC可能降低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脑室出血风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杂志发表了一项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评估DCC和ICC对健康足月新生儿的血液生物标志物的影响。

研究人员系统检索PubMed、Medline、CENTRAL、CINAHL和EMBASE数据库。使用Rayyan应用程序,根据PRISMA和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指南进行研究的筛选。纳入比较DCC和ICC并报告出生后第1周收集新生儿血液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研究包括自然阴道分娩的足月新生儿(即未使用产钳、吸出器或剖腹产等器械或外科手术),母亲为低风险(如,无吸烟史、先兆子痫、妊娠糖尿病、产前/产后出血)。

纳入15项研究进行分析。包括1052名DCC组参与者和1021名ICC组参与者。DCC时间为60~300s或脐带停止搏动。ICC时间为10~30s。脐带夹断后采集脐带血样本。研究汇总了基于K≥2的生物标志物: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和胆红素。

合并效应表明,与ICC组相比,DCC组的血红蛋白水平较高,显示出中等效应水平:SMD=0.46(95%CI,0.20~0.72,p=0.0005)。当从脐带采集血液样本时,DCC和ICC之间没有差异:SMD=−0.04(95%CI,-0.57~0.49,p=0.88)。DCC组的产后(2~48h)毛细血管血红蛋白水平显著升高,显示大效应量:SMD=0.76(95%CI,0.56~0.97,p=0.0001)。

6项研究的荟萃分析表明,DCC和ICC组之间的胆红素水平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效应量较小:SMD=0.13(95%CI,−0.03~0.28,p=0.22)。合并8项研究评估DCC对红细胞压积的影响,合并效应较小:SMD=0.4(95%CI 0.00~0.80)。

延迟脐带结扎后采集的血液显示,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在出生后72h升高,与胆红素值相反。脐带血生物标志物的临床评估显示出与毛细血管血液的不同价值。因此,采样时间和技术对估计延迟脐带结扎的影响似乎至关重要。

原文出处:

Charifa Zemouri, Eveline Mestdagh, et al, Deferred cord clamping to improve neonatal blood valu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2024,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作者:小文子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新研究评估Masimo SpHb®无创血红蛋白抽查在急诊科的功效

研究显示,手持式Masimo Rad-67®的Masimo SpHb无创血红蛋白测量“精度可接受,与实验室血红蛋白测量相关性紧密”

“咬”定伤“痕”不放松,立根源在家族中

本例病例患者家系无贫血表现,检验形态学异常红细胞的提示帮助临床确定了患者的溶血现象,后经相关检查确定其家族性异常血红蛋白病,为患者家庭带来了帮助。

血红蛋白25g/L,竟然是因为“它”

钩虫感染患者大多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且伴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本案例患者虽检出大量钩虫卵,但嗜酸性粒细胞未见增高,故对于不明原因的贫血,寄生虫检查也不容忽视。

欧洲麻醉学和重症监护学会(ESAIC)推荐无创连续血红蛋白监测

Masimo SpHb®等技术为围手术期血液管理和“及时检测变化”提供“实用方法”

BJH:输注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症捐献者的红细胞可改善患者的血红蛋白增量

这项研究的发现补充了现有的文献来鼓励实践的改变:接受HH患者的献血可以改善患者的输血结果,同时提高血液的可用性。

同济研究:妊娠晚期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与产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的关系: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讨碱性磷酸酶(ALP)水平与产后VTE的关系,并揭示其潜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