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脑卒中发作后9小时灌注成像引导下的溶栓治疗

2019-05-09 xing.T 网络

由此可见,在患有缺血性卒中和可挽救的脑组织的患者中,相比于安慰剂,在卒中发病后4.5至9.0小时或患者因卒中症状醒来时使用阿替普酶治疗可获得较高比例的无神经缺损或轻微神经功能缺损的患者。阿替普酶组症状性脑出血的病例多于安慰剂组。

开始静脉内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时间通常限于症状发作后4.5小时内。一些试验表明,在成像时显示缺血但尚未梗塞的脑组织的患者中治疗窗口可以扩展。

近日,顶级医学期刊NEJM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该试验涉及在自动灌注成像中检测到低灌注但可挽救的脑区域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患者被随机分配在卒中发作后4.5至9.0小时期间或卒中苏醒(如果在睡眠中点后9小时内)接受静脉注射阿替普酶或安慰剂治疗。该研究的主要结局是在90天时改良Rankin量表上得分为0或1,该得分范围从0(无症状)到6(死亡)。根据年龄和基线时的临床严重程度调整主要结局的风险比。

在计划的310名患者中有225名患者入组后,由于先前试验的阳性结果公布后失去了平衡,试验终止。共有113名患者被随机分配到阿替普酶组,112名患者被分配到安慰剂组。阿替普酶组40名患者(35.4%)和安慰剂组33名患者(29.5%)出现了主要结局(调整风险比为1.44; 95%置信区间[CI]为1.01至2.06; P=0.04)。阿替普酶组7例(6.2%)和安慰剂组1例(0.9%)患者出现症状性脑出血(校正风险比为7.22; 95%CI为0.97~53.5; P=0.05)。对改良Rankin量表的分数分布的二次序数分析未显示在90天时功能改善方面具有显著的组间差异。

由此可见,在患有缺血性卒中和可挽救的脑组织的患者中,相比于安慰剂,在卒中发病后4.5至9.0小时或患者因卒中症状醒来时使用阿替普酶治疗可获得较高比例的无神经缺损或轻微神经功能缺损的患者。阿替普酶组症状性脑出血的病例多于安慰剂组。 

原始出处:

Henry Ma,et al.Thrombolysis Guided by Perfusion Imaging up to 9 Hours after Onset of Stroke.NEJM.2019.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1813046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ng.T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1. 2019-05-09 健健

    卒中虽然是临床上常见病,溶栓,取栓等血管内治疗也很成熟,但是仍然有很多未知问题有待认知!

    0

  2. 2019-05-09 旺医

    顶刊就是顶刊,谢谢梅斯带来这么高水平的研究报道,我们科里同事经常看梅斯,分享梅斯上的信息

    0

相关资讯

脑卒中院前急救诊疗指导规范

脑卒中的救治可分为三个阶段:发病-呼救、 呼救.到院、到院-救治归,而院前急救涵盖前两个阶 段。为了进一步提高脑卒中院前急救的整体水平、 规范院前急救工作,我们参考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结 合我国国情与脑卒中救治现状,编写本《脑卒中院 前急救诊疗指导规范》。

因知识缺乏,错过更佳溶栓时机,脑卒中救治看这里~

一65岁女性患者,因为右侧上肢肿胀半月来医院就诊,临床医生申请双侧上肢静脉彩超检查。彩超检查右侧上肢静脉未见明显异常。

3年近2万人的研究表明:踝间血压差可作为脑卒中独立危险因素

作为我国最北、最东的寒地省份,黑龙江受寒冷气候、饮食及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心血管病患病率始终高于低纬度温暖地区,且已成为全省居民的首位死因,占比高达55.7%。 一个严峻的问题是,该省目前尚缺少有效可行的心血管病早期预警体系,无法实现心血管事件的早期诊断和精准预测;针对寒地心血管疾病的特点,尚无符合基层特点的适宜治疗体系及防治策略。就此,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田野主任及团队主要成

Stroke:脓毒症和血流感染患者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由此可见,卒中的危险因素和综合风险评分可能有助于确定脓毒症患者的亚群,这些脓毒症患者的目标可能是降低严重感染后卒中的短期风险。

卵圆孔未闭与脑卒中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主任施海明教授收治了一名中风的28岁年轻姑娘小颜。小颜姑娘很年轻,生活方式非常健康,既不抽烟,也不喝酒,饮食搭配合理,还一直坚持健身锻炼……怎么会“中风”呢?经过仔细检查发现,原来她患有一种先天性心脏病——卵圆孔未闭。她的中风正是与这个2毫米的小“心眼”有关。很快,施主任便给小颜安排了介入手术。在局部麻醉后,将导丝通过股静脉小心顺行至右心房,在放射透视下凭经验耐心地

病在脑上根在心上 两成脑卒中祸起“房颤”

南京某医院接诊了一位33岁的年轻妈妈,在辅导女儿作业时,因为孩子动作磨蹭,晚上10点半还未写完,一动怒,导致头部一根大血管分支血管堵塞,诱发中风。“陪娃写作业,气到中风”一度引起大家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