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C 2014:PM2.5浓度升高增院外心搏骤停风险

2014-05-15 高晓方 译 医学论坛网

澳大利亚山火期间,PM2.5浓度升高与院外心搏骤停(OHCA)风险具有显著相关性。山火事件期间控制空气污染有助于预防因PM2.5暴露所致的心血管死亡。2006~2007年山火期间澳大利亚所有地区均监测到高浓度PM2.5。利用急救数据库获取该时期的OHCA数据,并从相关部门得到包括每日平均PM2.5、气温和相对湿度在内的空气暴露数据。评估每日平均PM2.5浓度与OHCA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澳大利亚山

澳大利亚山火期间,PM2.5浓度升高与院外心搏骤停(OHCA)风险具有显著相关性。山火事件期间控制空气污染有助于预防因PM2.5暴露所致的心血管死亡。

2006~2007年山火期间澳大利亚所有地区均监测到高浓度PM2.5。利用急救数据库获取该时期的OHCA数据,并从相关部门得到包括每日平均PM2.5、气温和相对湿度在内的空气暴露数据。评估每日平均PM2.5浓度与OHCA的相关性。

结果显示,澳大利亚山火期间,在35岁以上受试者中共发生457例次心源性OHCA。对温度和相对湿度进行校正之后,PM2.5每升高9.07 μg/m3四分位范围超过2天,与OHCA风险升高6.9%具有相关性,并且男性风险升高9.05%。

口头报告摘要标题:


Out of Hospital Cardiac Arrests and Exposure to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Air Pollution(PM2.5) during 2006-2007 Bushfires in Victoria, Australia


作者:高晓方 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WCC 2014:很大和最小消融策略实现PVI的患者转归相同

澳大利亚一项研究表明,在阵发性房颤患者中,通过最小和最大消融策略实现肺静脉隔离(PVI)所得到的患者转归相同。但需要通过静脉间嵴(IVR)消融实现PVI的心房颤动(AF)患者复发率增加,造成此差异的一部分原因可能为解剖学上的差异。 此项研究共纳入200例年龄为59±9岁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患AF 60±55个月,左心房面积24.6±5.9cm2),并随机通过最小或最大消融策略实现环

WCC 2014:银屑病关节炎与高血压协同加剧动脉硬化

俄国一项研究表明,银屑病关节炎(PsA)和动脉高血压(AH)可相互加剧彼此对血管壁的不良效应;无论关节炎临床改善与否,二者均可导致动脉硬化随时间推移而进展。 此项研究共纳入86例PsA患者(伴和未伴AH者分别为47和39例)、16例AH患者和26例健康对照者。依据心血管危险因素和未伴其他心血管疾病将患者和对照者进行配对。实施脉搏波分析计算主动脉和肱动脉增强指数。在基线和6个月后记录相关参数。

WCC 2014:儿童看屏幕时间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尽管久坐、缺乏体力活动及健身较少均能预测成人高血压的发生,但其与儿童高血压的关系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评估了缺乏体力活动、久坐及健身与8-10岁肥胖高危儿童血压的相关性。         研究入选了630例父母至

WCC 2014:RDW可预测心衰患者死亡风险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广平等进行了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的荟萃分析,旨在评估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心力衰竭(HF)患者临床转归的潜在相关性。结果表明,高水平的RDW可预测HF患者的死亡或再入院风险增加。 研究者们在电子数据库上(PubMed、 Ovid、Embase 和Science网)检索了于2013年8月及以前发表的研究。纳入评估RDW与HF患者转归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利用定位

WCC 2014:多食腰果或降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风险

伊朗一项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每日将10%的热量摄入替换成摄入腰果则可能阻止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降低,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文章译自本届世界心脏病学大会(WCC2014)的口头报告摘要,摘要号为O187。 口头报告摘要标题: The Effects Of Cashew Consumption On Serum Glucose,Insulin A

WCC 2014:中国ACS患者存在急性和前驱症状性别差异

中国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在一般症状以及疼痛/不适的定位和性质方面存在性别差异,并且在前驱症状的发生率和定位方面显著性别差异。 此项研究共纳入101例首次被诊断为ACS的中国患者,其中男、女性分别为34和67例。评估ACS患者急性和前驱症状的性别差异。 结果显示,平均急性评分为15.28±7.033,并且无性别差异。所有患者在发生ACS时均有疼痛和不适感,常见部位集中于上胸部、背部或肩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