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D:炎症性肠病抗TNF治疗前后严重感染的风险: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2022-08-10 消化界 IBD Daily

黏膜的愈合可能超过了对感染风险的不良免疫抑制作用,并强调了治疗基础疾病的重要性。这些发现适用于与病人一起评估疗法的风险和益处。

The Risk of Serious Infections Before and After Anti-TNF Therapy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PMID: 35776552  [IF=7.29]

炎症性肠病 (IBD) 包括克罗恩病 (CD)、溃疡性结肠炎 (UC) 和未分类的炎症性肠病 (IBD-U),是一种影响胃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抗肿瘤坏死因子 (TNF) 治疗已经成为常规治疗失败的IBD患者的中重度发作和维持缓解的标准治疗方法。早期对使用抗TNF相关的感染风险的研究显示了不同的结果,随机对照试验和观察性研究的数据是相互矛盾的。在使用抗TNF的IBD患者中观察到了严重的感染,但这些感染在多大程度上是由抗TNF或疾病活动本身引起的很难区分。

本研究的目的是描述在活动期的IBD抗TNF治疗启动前后严重感染率的变化,从而阐明抗TNF (相对于疾病活动) 对感染风险的作用。进行了一项队列研究,比较了抗TNF启动前后的严重感染发生率。

在瑞典的5个IBD中心确定了未接受抗TNF治疗的IBD患者,并详细检查了他们的医疗记录。评估了抗TNF治疗开始前后一年的严重感染 (严重感染被定义为需要住院治疗的感染)。

图1:在抗TNF治疗开始前一年和抗TNF治疗期间,IBD患者严重感染的年发病率。

图源:参考文献 [1]

在1999年至2016年间首次开始抗TNF治疗的980名患者中,肺炎是抗TNF治疗前最常见的严重感染,其次是胃肠炎和败血症。严重感染的发生率在治疗开始前一年为每100人年2.19 (95% CI 1.43-3.36),在治疗开始后一年为每100人年2.11 (95% CI 1.33-3.34)。从开始抗 TNF 治疗到首次严重感染的中位时间为 1.9 年 (IQR1-IQR3, 0.8-4.4)。与抗TNF治疗前一年相比,治疗后第一年严重感染的发生率没有变化 (发生率比0.97;95% CI 0.51-1.84, P = 0.915)。而在抗TNF治疗1年后,严重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发生率比0.56;95%CI 0.33-0.95, P = 0.03)。

在这项来自瑞典5个IBD中心的真实世界研究中,IBD患者的严重感染率在开始抗TNF治疗的前一年和后一年同样高,而在抗TNF治疗的第一年后则显著降低。黏膜的愈合可能超过了对感染风险的不良免疫抑制作用,并强调了治疗基础疾病的重要性。这些发现适用于与病人一起评估疗法的风险和益处。

参考文献

1. Holmgren J, Fröborg A, Visuri I, et al. The Risk of Serious Infections Before and After Anti-TNF Therapy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2 Jul 1]. Inflamm Bowel Dis. 2022;izac097. doi:10.1093/ibd/izac097

作者:消化界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CC: 粪便髓过氧化物酶可以作为炎症性肠病内镜活动的生物标志物

炎症性肠病就是指由于环境、遗传、感染、免疫等原因引起的异常免疫介导的肠道炎症,具有慢性、终身复发倾向。临床常见的就是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

文献速递: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

机器学习模型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特定表型的更复杂的临床任务,表明IBD的个性化医疗取得进展。

AP&T: 年龄对于家族性炎症性肠病的风险的影响

炎性肠病又称炎症性肠病(IBD),为累及回肠、直肠、结肠的一种特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腹泻、腹痛,甚至可有血便。本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

JGH: 炎症性肠病和抑郁症之间存在双向关联

炎性肠病又称炎症性肠病(IBD),为累及回肠、直肠、结肠的一种特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腹泻、腹痛,甚至可有血便。本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

J Gastroenterology:二甲双胍不能降低老年性炎症性肠病的风险

自身免疫和肠黏膜屏障在其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二甲双胍除了降糖作用外,可通过多种机制调节肠道黏膜的免疫反应而发挥抗炎作用和改善肠黏膜屏障。

炎症性肠病(IBD)的分子机制和免疫治疗

在未来,特定基因位点的改变可能是IBD很有希望的治疗方法。新型抗体或抑制剂、联合治疗方案和多因子阻断剂也有望打破IBD治疗的瓶颈,为IBD的患者的疾病改善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