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carcinoma of stomach)内镜-CT病例图片影像诊断分析

2022-09-02 放射沙龙 影像园

早期胃癌是指病灶局限且深度不超过粘膜下层的胃癌,无论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进展期胃癌是指胃癌深度超过粘膜下层,已超过肌层者称中期,侵及浆膜或浆膜外者称晚期胃癌。

【病史临床】

男,44岁,剑突下疼痛伴呕吐半年余,加重1周。

【影像图片】平扫

增强

胃镜

【影像表现】 

CT表现:胃窦部胃壁局限性增厚(图3),局部并可见龛影(图1箭头),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胃窦部胃小弯可见数枚肿大淋巴结(图2箭头)。胃镜所见:胃窦部类圆形占位性病变突出于胃腔内,表面可见溃疡。

【诊断】

胃癌

【鉴别诊断】 

1.胃淋巴瘤 2.胃间质瘤 3.胃间质肉瘤 4.痉挛性狭窄

【讨论】

胃癌(carcinoma of stomach)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男性多见,发病年龄在40~60岁,从发病部位上看,以胃小弯胃窦部最常见,占50%~60%,其次为贲门胃底区,胃体部及大弯侧发病率最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隐痛不适,进而出现恶心、呕吐等。根据胃癌的进程可分为早期胃癌及进展期胃癌。早期胃癌是指病灶局限且深度不超过粘膜下层的胃癌,无论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进展期胃癌是指胃癌深度超过粘膜下层,已超过肌层者称中期,侵及浆膜或浆膜外者称晚期胃癌。进展期胃癌的Borrmann分期:Ⅰ型:息肉型或蕈伞型,肿瘤呈结节状,向胃腔内隆起生长,边界较清楚,不多见。Ⅱ型:溃疡型,单个或多个溃疡,边缘隆起,形成堤坎状,边界较清楚,常见。Ⅲ型:溃疡浸润型,结节状的边缘向周围浸润,与正常粘膜无清晰的边界,最常见。Ⅳ型:弥漫浸润型,癌组织发生于粘膜表层之下,在胃壁向四周弥漫浸润扩散,同时伴有纤维组织增生,少见。   

影像学诊断要点:

内镜检查:内镜检查结合粘膜活检是目前最可靠的诊断手段。应在病灶边缘与正常粘膜交界多处活检,至少活检取6块以上。内镜下对病灶进行美蓝染色(癌性病变处无着色),可以大大提高病灶的捡出率。   

X线:早期胃癌:低张双重对比造影

(1)胃小区粘膜结构紊乱、消失

(2)切线位上可见刺突样小龛影

(3)可见颗粒状、小圆形充盈缺损,表面毛糙不平。进展期胃癌:肿瘤局部黏膜皱襞中断消失;胃轮廓毛糙不整,胃腔变形狭窄;边缘不整,凹凸不平,形成菜花状充盈缺损;恶性溃疡征象如“半月综合征”、“环堤征”、“裂隙征”,腔外龛影等;局限性胃壁僵硬、蠕动消失。  

图1~3为另一病理证实为胃癌的钡餐图像:图1显示为腔内龛影 图2显示“半月综合征” 图3显示为胃壁局部充盈缺损,粘膜纠集现象。    

CT检查:平扫可见不规则软组织影突向腔内,胃壁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厚(CT图像一般把胃壁厚度>10mm视为异常,但如发现局限性增厚,即便<10mm,亦应视为异常),壁不光滑。动态CT增强上表现为突出胃黏膜皱襞之间的明显强化区,肿瘤中度或明显不均一强化,静脉期病灶均一强化。CT能准确显示肿瘤对周围器官的侵犯征象,表现为病变区胃轮廓不清,浆膜面毛糙,胃周脂肪层模糊不清或消失,病变区可见延伸向胃周的不规则条带状致密影,还可以显示病灶对周围脏器的侵犯,和腹腔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MRI:中晚期胃癌MRI信号表现为T1WI呈中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中等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匀中等程度强化。其它表现类似于CT。    

与胃淋巴瘤相鉴别:好发于40岁以上,好发于胃体、胃窦部。临床症状轻,胃腔缩小较胃癌少见,幽门梗阻的概率也较少。X线表现为胃内较大龛影,粘膜广泛受侵,较多息肉样或结节样表现,胃窦部多呈漏斗状狭窄为其X线特征。CT上显示胃壁弥漫性增厚,强化程度不如胃癌,且对胃周脂肪及临近器官的侵犯不如胃癌明显。胃淋巴瘤的腹内淋巴结转移较胃癌淋巴结转移数目多且体积较大。    

与间质瘤相鉴别:发生于胃固有肌层的良性肿瘤,男性稍多,好发于50~60岁。X线表现为黏膜下肿瘤的特点,典型者半圆形边缘光滑的隆起,可有桥形皱襞。CT表现为发生于胃壁并向胃腔内和(或)腔外突出的肿块,边界清楚,密度均匀,胃粘膜受压变薄,但其完整性良好。增强扫描肿块内侧胃粘膜面形成连续的弧线性强化为其特征性表现。

与间质肉瘤相鉴别:临床症状明显,病程短,肿瘤生长迅速,出血、液化及坏死多见,表面常并有溃疡形成。间质肉瘤起源于胃黏膜下,且多向腔外生长。CT扫描示肿块内有地图样或裂隙性低密度区,增强后,周边强化,中心低密度区不强化。与胃癌鉴别困难。

【问题】 
Ture OR False
(1)病灶位于胃窦部 对: 错

(2)病灶表现为胃壁的局限性增厚 对: 错

(3)病灶未见强化 对: 错

(4)周围淋巴结转移 对: 错

(5)肿块胃外侵犯 对: 错

正确答案: 1:√ 2:√ 3:×(病灶明显强化) 4:√ 5:√

作者:放射沙龙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ASO:腹腔镜胃切除治疗胃间质瘤短期结局优于开腹胃切除

在2013年6月21日在线出版的《外科肿瘤学年鉴》(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杂志上,发表了新加坡杜克国立大学医学研究生院Brian K. P. Goh教授等人的一项研究结果,该研究通过系统性考察及荟萃分析,对腹腔镜胃切除术(LR)及开腹胃切除术(OR)在胃间质瘤(GIST)治疗的短期和长期结局进行了对比。该文针对对比考察LR和OR治疗GIST的相关研究报告进行了考察

微小肿瘤4年长成25公分罕见巨大胃间质瘤

4年前,刚刚四十岁的蔡阿姨在一次体检中查出胃底部有一个直径不足一公分的间质瘤。当地医生考虑到蔡阿姨患有多囊肝多囊肾且此前已有过两次腹部手术史,而蔡阿姨这颗肿瘤体积尚小,故建议她定期复查即可,暂未做处理。

胃间质瘤和胃神经鞘瘤的CT鉴别诊断

胃窦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男,55岁,黑便3天。a、CT平扫示胃窦部软组织肿块,边界不清,密度不均,中心可见低密度灶,另见小条状钙化灶;b、增强动脉期示病灶边缘明显花环状强化;c、静脉期示对比剂持续填充,呈渐进性不均匀强化;d、未经治疗,第二年病灶的大小、密度、形态均较前无明显变化;e、Ⅱ型梭形细胞密集型(×200,HE)

与胃间质瘤鉴别困难的胃异位胰腺1例

患者50岁,男性,行上消化道X线检查,提示肿瘤性病变,经介绍来笔者医院就诊。上部消化道内镜检查发现胃体上部小弯后壁伴有凹陷、直径约25 mm的黏膜下肿瘤。

CT诊断儿童巨大胃间质瘤1例

病例女,15岁。3月前偶然发现左腹核桃大肿块,近来逐渐增大伴腹胀来院诊治。查体:体温、血压正常,心肺听诊(-);左腹部膨隆,并触及直径约15 cm质硬包块,无明显触痛,活动度差;余(-)。肿瘤标志物HCG22.14mIU/mL,其它检验项目无明显异常。彩超:左侧腹腔内大小约14.3 cm×11.5 cm的等低回声包块,中央回声欠均匀,边界欠清晰;提示左侧腹腔巨大包块,性质待定。

做胃镜发现胃粘膜下鼓起“小球”?警惕胃间质瘤!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林?教授提醒,大部分胃间质瘤患者是在内镜筛查的时候意外发现此病,45岁以上人群应安排一次胃肠镜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