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H:胃黏膜萎缩程度与早期胃癌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出血程度有关

2022-02-13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幽门螺杆菌病的不良预后是胃癌。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癌症死亡原因中位列第二。在我国,每年大约有16万人死于胃癌。

      胃癌的产生往往是因为幽门螺旋杆菌(H. pylori)感染引起的萎缩性胃炎进一步发展导致的,晚期胃癌的预后很差;但是,如果胃癌被早期发现,那么经过有效治疗可以获得不错的预后。内窥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已经很普遍,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然而,ESD术后出血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威胁生命的不良事件,特别是在服用抗血栓药物的患者中危险性更高。以前的研究发现,质子泵抑制剂在预防出血方面比组胺受体拮抗剂更有效。这些研究还表明胃内pH值会影响ESD后的出血程度。而在根除幽门螺杆菌后,胃酸分泌能力的恢复可能取决于根除时的胃粘膜萎缩程度。因此,本研究旨在根据H. pylori感染状态阐明 ESD 后出血与胃黏膜萎缩程度之间的关系。

      为了完成本项课题研究,研究人员纳入了 2013 年 11 月至 2016 年 10 月在日本 34 家医院因早期胃癌接受 ESD治疗的 8170 名患者。然后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了导致 ESD 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研究结果发现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有3935名,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有4235名。非严重程度的胃黏膜萎缩是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 ESD 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1,p= 0.007),但不是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OR:0.91,p = 0.600)。此外,在幽门螺杆菌阴性的患者中,继续使用抗血栓药物的患者、停止使用抗血栓药物的患者和非抗血栓药物的患者的 ESD 后出血率逐步增加,但在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患者中不存在这样的现象。

      本项研究结果证实非严重的胃黏膜萎缩是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早期胃癌ESD后出血的危险因素,而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则不然。

 

原始出处:

Yoshito Hayashi. Et al. The degree of mucosal atrophy is associated with post-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bleeding in early gastric cancer.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2022.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Gastric Cancer: 术中失血量是晚期胃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

IBL对癌症患者(不仅仅是胃癌)的长期的影响长期以来一直是肿瘤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

柳叶刀子刊:学历越高,感染越多!中国是时候根除幽门螺杆菌了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幽门螺杆菌感染都是中国人群胃癌的巨大风险因素。

Nature重磅:多家中国医院参与,PD-1+HER2+化疗,三管齐下治胃癌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2020年全球胃癌新发病例高达109万,位居癌症发病率第五,死亡率更是位居第四。

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作为术后辅助治疗胃癌III期临床研究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PD-1抑制剂首次在国人高发的胃癌领域开展辅助治疗的大型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