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需要每天走10000步吗?

2016-02-04 zhao&KL MedSci原创

如果你最近对健康追踪器比较感兴趣,那你肯定对那些唠唠叨叨的消息提醒不陌生,不停的提醒你每天要走到10000步。但这个大概的数字是哪里来的呢?它是衡量我们每天要进行多少运动的准确数据吗?正如本杰明皮尼罗在科技报道中指出,10000步的数量实际上是可以追溯为1964年营销活动的结果。在东京奥运会那年掀起了一股骑行的运动狂潮,一家名叫Yamasa Tokei的公司开发了一个计步器叫Manpokei。直译

如果你最近对健康追踪器比较感兴趣,那你肯定对那些唠唠叨叨的消息提醒不陌生,不停的提醒你每天要走到10000步。但这个大概的数字是哪里来的呢?它是衡量我们每天要进行多少运动的准确数据吗?



图片来源:昵图网共享图

正如本杰明皮尼罗在科技报道中指出,10000步的数量实际上可以追溯为1964年营销活动的结果。在东京奥运会那年掀起了一股骑行的运动狂潮,一家名叫Yamasa Tokei的公司开发了一个计步器叫Manpokei。直译过来就是“10000步计数”,这个默认的指标就这样形成了。


我走啊走啊走

当然了,每天走10000步并没有什么大的错误,比你走3000-4000步每天要好,一开始你大概需要走8KM,花费2.5小时。但你不需要把它当成是科学验证的目标,或者认为你要保持健康只需要达到这个目标即可。

日本卫生部,劳动和福利部建议每天走8000-10000步,而英国国家肥胖论坛指出当你走到10000步时,通常人会变得适度活跃起来。也许正是因为这个数字比较圆满,它才能够流行起来,而不是其他较低的数字。

凡事都是相对的,如果你每周跑三次,不会比每天走10000步要健康。饮食与健身专家Laura Williams 告诉BBC:“尽管你已经相当健康了,你还是需要比那些长期不健康和不活跃的人多做一些健身活动才能更健康。对于他们而言,每天走5000-10000就可以提高他们的体质了。”

所以当一些运动追踪器强调10000步的时候,要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环境进行锻炼。即使你已经非常努力实现那个目标了,结合健康的饮食及运动时适当的心率也是十分重要的。

澳大利亚医学协会Stephen Parnisof :“目前对成人的运动建议是每周累积适度运动2.5-5小时,可以拆分为一周中的5天每天锻炼30-60分钟。”


图片来源:昵图网共享图

这个目标可能比每天走10000步要更健康……但值得重复提醒的是这些运动至少不会对你的健康造成伤害,总比你一点运动的意识都没有要好多了!

那不同年龄段要如何正确的运动呢?

0-5岁的儿童每天保证3小时运动量,不需要一次性完成,保证在一天之内完成即可,可以是站立,走动和玩耍,以及更具活力的活动方式,比如跑步、轻微跳跃。

5-12岁的儿童

建议每天做适度有氧运动至少60分钟以及每周至少三天的剧烈运动,以强健肌肉和骨骼。适度有氧运动包括快走,溜冰,骑自行车和滑板。剧烈运动包括跑步,篮球,足球,越野滑雪。

12-18岁孩子

建议每天至少有60分钟的适度有氧运动和剧烈运动。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自行车,滑板,跳舞。剧烈运动,如足球,无板篮球,足球,跑步,游泳或训练的运动。
 
当然也可尝试每天20分钟或者更久的剧烈运动,每周至少三到四天。

19-64岁的人群如Stephen Parnisof的建议。有氧与无氧运动相结合,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运动强度。

65以上老年人如何运动?

老年人的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可每周进行两次肌肉骨骼强化训练。前提都是在各种慢性疾病控制良好,运动时无特殊不适。

1.至少150分钟中等的有氧运动 ,如骑自行车或每周散步

2,每周至少两次肌肉和骨骼强化活动。

当然了,比较适合老年人的运动有老年舞蹈和太极拳、柔力球,游泳、室内的琴棋书画等也是非常合适的,不仅能陶冶情操,而且锻炼了身体。




作者:zhao&KL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3)
#插入话题
  1. 2016-02-12 忠诚向上

    有田

    0

  2. 2016-02-05 fstjj

    学了

    0

  3. 2016-02-05 fstjj

    学了

    0

  4. 2016-02-05 老段

    锻炼身体

    0

相关资讯

美研究发现多走路能减缓大脑衰老

  最近一项长期调查显示,平时走路多的人,其大脑灰白质体积大,罹患认知障碍症的风险较低。   美国匹兹堡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埃里克森博士对299名受试者做了一项长达13年的跟踪调查,研究身体活动与灰白质体积以及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299名受试者在调查开始时均为身体健康的成年人(平均年龄78岁),受试者每周走路范围从0~300个街区面积不等,平均56.3个街区面积。   调研结果显示,9

PLOS One: 边走路边发短信为什么更容易摔跤?

据《纽约时报》报道,研究发现边走边发短信会带来认知挑战,不管人们是否会有意识地加以控制,发短信都会显著扭曲人们的姿势和步态,加大摔跤的危险。【原文下载】 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昆士兰大学(University of Queensland)研究人员做了一项试验,征集了26名健康成人,并请他们在一条长为28英尺的走廊上反复行走,用摄像机记录下他们的脚步。一次安排这些志愿者在走路时不拿手机;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