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技术可通过尿液诊断癌症

2016-06-15 佚名 科技世界网

日本日立制作所与住友商事的联合研究小组于2016年6月14日宣布,他们成功研发出能够通过分析尿液中的代谢物质,识别出健康人士、乳腺癌患者、结肠直肠癌患者尿液样本的最新技术。 研究人员称,使用液体色谱/质量分析计可以从尿样中检测超过1300种代谢物质,是过往检测的两倍。从中识别出会成为候选生物标志物的10种物质,根据其数量的不同来判断该尿样到底是来自健康人士、乳腺癌患者还是结肠直肠癌患者。

日本日立制作所与住友商事的联合研究小组于2016年6月14日宣布,他们成功研发出能够通过分析尿液中的代谢物质,识别出健康人士、乳腺癌患者、结肠直肠癌患者尿液样本的最新技术。

研究人员称,使用液体色谱/质量分析计可以从尿样中检测超过1300种代谢物质,是过往检测的两倍。从中识别出会成为候选生物标志物的10种物质,根据其数量的不同来判断该尿样到底是来自健康人士、乳腺癌患者还是结肠直肠癌患者。

验血等医疗检查不仅需要在医院进行,而且当下尚无技术可以一次性进行全身癌症检查,对受诊者来说时间和经济负担都比较大。此外,在医疗资源比较匮乏的地区,癌症的早期诊疗极为困难。

本次的最新技术仅需要采集受诊者的尿液并送至医疗机构即可进行检查,无疑开创了癌症检查的新模式,有望让更多人获得受诊的机会。专家表示,在今后将继续研究候选生物标志物的构造,力争可以识别出除了乳腺癌患者、结肠直肠癌以外的更多癌症。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1. 2016-06-17 早茶月光

    有待验证吧如果真的可以通过尿液就能检测出直肠癌乳腺癌听起来很不错

    0

相关资讯

治疗癌症,他们为何要去美国?

导读:在美国治疗,最大的区别就是治疗的痛苦大大减轻了,杨莉在杭州化疗时太痛苦了,医生只会说,坚持吧…… 43岁的杨莉意识到生命已经开始倒计时了。 她是杭州一家科技企业的高管,一年前,她在反复高烧后确诊患有乳腺癌。经历了手术、多轮化疗和放疗后,杨莉的病情非但没有好转,癌细胞反而扩散到了骨头和肺部,而且发展极快。 主治医生建议她接受靶向治疗,这是一种定点清除癌细胞,而

Nat Med:EGFR抗体介导结肠癌细胞免疫性凋亡

过去二十年来,针对恶性结肠癌(mCRC)患者的治疗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患者的存活时间从12个月延长到30个月。这要归功于化疗与靶向疗法,其中包括cetuximab这一单抗药物。Cetuximab是一类嵌合单克隆抗体,它能够特异性识别EGFR并有效治疗mCRC。Cetuximab能够阻断EGFR与其配体的识别,进而影响RAS的信号通路以及ERK的激活。Panitumumab也是一类EGFR的中

中国人为什么越来越容易得癌症?

导读:近十几年来,“癌症村”三个字频频见诸媒体,亦有人总结出中国十大“癌症村”。 近十几年来,癌症有如邪恶精灵突然从潘多拉魔盒里窜出来,在人们身边肆虐开来。 “去年我们医院门诊量有70多万,我2008年来的时候才二三十万,每年近十万的增长,”全国肿瘤登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副主任代敏向本刊记者感叹,“太不可思议了。” 中心公布的《2015年肿瘤登记年报》显示,

Nat Commun:通过基因异构体比率预测癌症病人生存期更有效

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邢毅教授领导的团队提出了癌症生存期分析的新统计算法SURVIV。 SURVIV(Survival analysis of mRNA isoform variation)利用肿瘤样本高通量RNA测序(RNA-Seq)数据,通过考虑基因异构体定量的不确定度来评估生存时间与基因异构体比率的相关性。相关成果发表在6月9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

Cell Stem Cell:科学家揭秘癌症血细胞转化机制

加拿大和美国科研机构的遗传学家团队成功发现骨髓干细胞是如何再生形成白血病——一种血液疾病的。研究表明:RNA编码系统在病理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相关文章已经刊登在Cell Stem Cell杂志之上。  科学家发现:当特定基因干细胞——白细胞的前身发生突变,细胞就会变得对炎症反应更加敏感。其结果就是会激活ADAR1酶,这种物质会对RNA小分子进行重新编辑,改变腺甙——核苷酸A的主要成分。let-7

Biotechnol Biotec Eq:癌症存在的意义——或为进化上需要

最近两名科学家发表文章,认为癌症的本质并不是与我们作对,这一疾病事实上是进化上最终的一步,它是用来避免有瑕疵的基因传递到下一代,这可能揭示了癌症难以治愈的内在原因。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假设,并没有经过试验的验证,而且他们也不认为任何人死于癌症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事实上正好相反,研究者们认为这一理念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疾病,从而设计更加有效的治疗手段,比如免疫疗法等等。就这一观点,我们可以讨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