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logy:美国神经系统非专利药物供应短缺情况加剧

2017-11-17 zhangfan MedSci原创

大多数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需长期服药,持续的药物短缺可能危及患者病情控制,药物制造商、医院、病人团体和政府需要携手解决这一潜在隐患

近日研究人员发现过去15年间,美国神经系统疾病的非专利药物供应短缺的趋势不断加剧。

研究人员对2001-15年间犹他大学药物信息服务处(UUDIS)药品短缺数据进行了分析,重点考察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或重症监护病人需要的治疗原发性神经系统疾病药物供应情况,利用统计标准描述药品的短缺情况。

UUDIS总计报告了2081种短缺药物,其中神经系统疾病用药311种 (15%)。排除退市产品后,291种药物参与研究。短缺神经系统药物中位数为每月21个,短缺中位时间为7.4个月。在2001-2005, 2006-2010, 以及2011-2015这3个研究阶段,分别有12.5、14以及45种药品短缺,在2012年12月以及2014年12月分别有50个药物短缺,达到药品短缺的极值。在研究后期,仍有30种神经系统药物处于短缺状态。超过50%的药物短缺因素是药物生产企业因素造成的,企业推迟生产、供应-需求问题、原材料短缺、监管问题和商业决策是最常见的药物短缺因素。

大多数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需长期服药,持续的药物短缺可能危及患者病情控制,药物制造商、医院、病人团体和政府需要携手解决这一潜在隐患。

原始出处:

Jacklyn O. Omorodion et al. Shortage of generic neurologic therapeutics An escalating threat to patient care. Neurology. November 15,2017.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zhangfa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1. 2017-11-17 圣艮山

    学习了不少事情!

    0

  2. 2017-11-17 1ddf0692m34(暂无匿称)

    学习了.涨知识

    0

相关资讯

注意!这些药物不能用盐/糖水配伍!

以下药物不能用盐水配1.乳糖酸红霉素乳糖酸红霉素不可用氯化钠注射液配伍。2.依诺沙星静滴速度不宜过快,合并使用时不能用含氯化钠溶液稀释。3.氟罗沙星氟罗沙星注射液不宜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忌与氯化钠注射液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合用。4.多粘菌素B氯化钠禁与利血平、多粘菌素B硫酸盐、多粘菌素E硫酸盐、先锋霉素I配伍。5.安吖啶安吖啶注射液遇氯离子易生沉淀,全部过程中应避免与生理盐水或其他含氯离子的器

Psychother Psychosom: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物的情况会更糟

在当前的心理治疗和精神医学研究中,一项新的分析揭示了抗抑郁药物长期疗效的观点。重度抑郁症(MDD)在临床中比在社区样本中更常见或反复出现。例如,也许85%的患者,但只有35%的社区中重度抑郁症患者在15年内经历了另一种抑郁发作。尽管如此,包括抗抑郁药物或认知疗法在内的积极治疗可以减少抑郁症状,并延缓复发。然而,在临床试验中接受治疗和未经治疗的患者的随访时间很少超过1-2年。

Nature:实验性药物或将“拯救”自闭症

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新研究发现了两种潜在治疗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新疗法,靶向基因缺陷对神经通讯的影响。

Lancet Oncol:研究发现化疗药依维莫司可以极大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

据“柳叶刀肿瘤学”(Lancet Oncology)发表的一项临床试验显示,晚期神经内分泌肿瘤(NETs)患者在接受最近批准的化疗药物治疗期间,与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相比,其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相似。

JAMA Intern Med:生活方式干预对糖尿病的预防效果可持续7年之久

研究认为对于糖尿病风险人群,生活方式以及药物干预均可以降低糖尿病风险。药物治疗效果短暂,但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可持续长达7年。所有干预方式的效果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这意味着必须采取持续的干预方式以降低患者糖尿病风险

云南完善药品流通使用政策

近日,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实施意见》,明确取消低价药品清单审查制度,凡日均费用符合国家低价药品标准的,可直接挂网采购,价格由交易双方协商形成,确保低价药品供应。在新药申请资料的受理、现场核查和抽样检验等环节开辟绿色通道,促进药品研究向现实生产力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