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消化科医生,这些神经系统疾病你也得懂

2017-10-14 佚名 医学之声

MDT是当下医界的流行词,国内医学教育培养的是高精尖的专科医师而非全科医师,但人体是一个整体,疾病错综复杂,这就使得多学科合作迫在眉睫。动态针分割线现在很多领域都在流行多学科合作,简单的比如服装工业里边的防污面料、艺术家的数字产品,复杂的有利用生物ATP产生能量驱动芯片……我们面对着的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医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消化专业的内窥镜越来越精细、我们的手术越来微创,但是面对

MDT是当下医界的流行词,国内医学教育培养的是高精尖的专科医师而非全科医师,但人体是一个整体,疾病错综复杂,这就使得多学科合作迫在眉睫。

动态针分割线

现在很多领域都在流行多学科合作,简单的比如服装工业里边的防污面料、艺术家的数字产品,复杂的有利用生物ATP产生能量驱动芯片……我们面对着的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医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消化专业的内窥镜越来越精细、我们的手术越来微创,但是面对一个以消化道症状入院的涉及多学科交叉的患者,我依然还是感觉自己似乎还没有打通体内关于医学思维的任督二脉,无法把患者的整体情况完美地结合起来……每个战斗的夜晚,当独自一人面对患者病情的错综复杂及瞬息万变之时,不由得又重新回到刚走出校园时候的那种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状态……如何才能在患者的病情中抽丝剥茧找出各专业相互之间的联系,真正做到游刃有余……这是我的困惑。

此次应小编之邀,第一次将神经内科与消化内科的交叉点做一些归纳、总结,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像一块砖头扔向人才济济的医学届平台,引出更多灼灼其华的美玉来,把我们的“跨界”也一点点地做起来。

言归正传,和消化科相交叉的神经系统疾病都有哪些呢?

1.首当其冲中枢性呕吐。常常因为门、急诊分诊水平不高误入消化科。包括小脑、脑干、颈椎疾病都可以出现。相对而言,脑膜炎引起的中枢性呕吐因为常常伴有脑膜刺激征而比较容易识别。而小脑、脑干疾患引起的眩晕伴呕吐就相对隐蔽一些。但是如果足够仔细,还是会有蛛丝马迹可循。小脑疾患常常多为眩晕,比较明显的是行走不能走直线、踏空、共济失调等。颈椎疾病引起的常常和颈椎位置有关,患者转头动作可能会诱发或加重。但是患者不容易理解这个,这部分的症状常常被他们解读为没有吃饭,腿发软、走不动什么的,所以常常不是主诉。这些患者自己都会忽略的症状,我们更容易漏诊,但是如果有良好、规范的体格检查习惯,在查体过程中发现问题(比如小脑征、旋颈试验阳性),回过头来再补充病史,做到互相弥补,就可以防止很多误诊、漏诊。所以做临床还是万变不离其宗 ……病史-查体、病史-查体、病史-查体。---------------非常重要,说3遍。

2.其次酒精中毒。急性酒精中毒的兴奋、幻觉容易“闻”出来,对,就是闻到就会考虑到。同时还有住院戒酒1周左右出现的戒断综合征,最重的时候可以出现癫痫持续状态,这时候就要和各种可能性进行鉴别。同时慢性酒精中毒除了引起小脑萎缩外,还不能忘了B族维生素缺乏可以引起的wernicke脑病!典型的 WE患者可出现3组特征性症状: 眼肌麻痹、精神异常和共济失调,但是有典型症状的的患者不多,我们曾经看见过一例表现为小舞蹈症的。

3.肝硬化,除了肝性脑病(这个大家应该比较熟悉)外,还有一个情况要注意是有肝性脊髓病,会影响生活质量的!而且会在肝性脑病发生后加重,即使肝性脑病缓解,这个可能也不会随着缓解的。这时候患者会责怪你说,你的药让他不能走路了。所以肝性脑病患者每天查房常规查下肢肌力、浅感觉很有必要的。因为据报道出现肝性脊髓病的,常常预后更差。

4.胰腺炎,胰性脑病和wernicke脑病也常常混淆!而且wernicke脑病在酒精性胰腺炎患者中更常见!两者都没有典型的影像学及生化检查鉴别要点,怎么办?胰性脑病常常出现在胰腺炎的急期,低血糖会加重症状,wernicke脑病略晚一点,会在体内的维生素B消耗殆尽后出现,但是如果患者本来就有摄入不足,体内储备不够则可能发生得更早。所以等出现问题再来讨论鉴别诊断,不如在胰腺炎患者禁食1周左右就开始肠外补充B1、B12,或者更早也可以嘛,毕竟这两种药物又不贵还对WE有特效。补充后还出现问题,就要多倾向于考虑胰性脑病或合并脑血管病了。

5.消化科常用药物的副作用——胃复安的锥体外系反应,也曾经遇到肌注后出现角弓反张的;驱虫药物脑炎,服药后出现头痛的患者要考虑到有这种可能性,病理基础和赫氏反应类似,一般症状不重,可以使用甘露醇。但是我也有遇到过严重到癫痫持续状态的,整整一夜没有合眼守护患者至平安……幸亏用药前提前告知过,否则……无论医术高不高,都怕砍刀啊!

6.电解质紊乱:肠镜准备大量腹泻后的低钾,引起肌无力;剧烈呕吐后低镁血症出现类似低钙抽搐及手足徐动……胰腺癌的神经内分泌特性导致顽固性低血钠,除了乏力、淡漠外,可以呕吐、厌食,严重者还导致的脑水肿……

7.肝豆状核变性:铜代谢障碍同时损伤肝脏及脑组织,引起的肝硬化、基底节损害。这个就是一个遗传病,应该不算这次讨论内容。

8.Reye综合征:这个、这个……并不是那么少见。起病的几个关键词—幼儿、病毒感染、阿司匹林,病理的几个关键词—广泛肝脂变、非特异性脑水肿、脑疝!成人少见但不是没有。所以一旦遇上起病的3个关键词,一定要想到可能出现的病理改变,而且常常是在病毒感染的恢复期,所以又是医疗隐患的埋藏点。千万别一个不留神把自己埋坑里了!

人体结构是如此巧妙,我们的身体每天都在发生千万亿次的化学反应,一旦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就犹如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一般,出现一系列连锁反应……同时医学的发展要求我们更深更精,在深入某个领域探索的同时,如何做到既发散但又能够保持对于一个患者的整体观,确实是值得我们大家探讨的问题。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1. 2017-10-17 thlabcde

    好自己学习了!

    0

  2. 2017-10-16 1dd8c52fm63(暂无匿称)

    学习学习.继续关注

    0

  3. 2017-10-15 wang0dz

    这个分享很不错.医生就需要知识全面

    0

相关资讯

MedSci科室讲座——上海新华医院消化内科

        2011年8月9日,MedSci应上海新华医院消化内科邀请,做了题为《如何将临床资料转化为高质量论文》的SCI专业知识交流会,从课题的选题、基金申请、课题实施写作发表整个流程与科室医生进行交流与探讨。   关于新华医院消化内科      &

Medscape:2014年消化科医生生活方式调查报告

Medscape网站陆陆续续刊登了25个专科医生的年度生活报告,美国消化科同仁的生活状况如何?一起来看一下吧。 哪些消化科医生超重更严重呢? 2013年来自疾控中心的肥胖报告显示,男女总的肥胖流行率(35%)没有差别。 2013年盖洛普民意调查也支持这一结果。Medscape调查显示,仅7% 的男性消化科医生和 1%的女性消化科医生的BMI ≥

圈套器你会用吗?

圈套器是内镜治疗中常用的消化内镜配件之一。其主要用于消化道息肉切除,隆起型病变、扁平型病变,甚至是消化道早癌的切除(如EMR及MBM等)。除此之外,还有原理相似的应用,如胃石碎石器、异物取出的网兜,辅助超细内镜进入胆道观察及治疗操作,以及ERCP用的网篮和“紧急碎石器”。(另外尼龙绳的使用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圈套器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通电使用圈套器,一类为非通电机械使用类圈

大咖解读,精彩云集——2017 ECCO大咖解读上线啦

2017年2月15-18日,欧洲克罗恩和结肠炎组织(ECCO)2017年会议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为了方便大家第一时间掌握会议新动态,我们邀请了五位国内知名专家,进行了视频解读。那专家们都有什么样的精彩言论呢?让小编带你先睹为快吧!钱家鸣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尽管进入生物治疗时代,但IBD治疗领域仍存在种种挑战:如何进一步改善IBD的结局?如何维

上海一批三甲医院专家组队 成立精英消化医生集团

据记者获悉,8月8日,由前上海华山医院院长助理、消化科主任孙大裕教授领衔的精英消化医生集团在上海宣布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