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绝经前非恶性疾病子宫切除患者应谨慎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

2021-12-13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50岁以下接受双侧输卵管卵巢子宫切除的非恶性疾病患者其术后全因死亡风险增加,但50岁以上人群则不受影响。

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传统上是预防后续卵巢癌的重要手段,用于需进行子宫切除的非恶性疾病患者。近年来,随着认识到卵巢激素缺失的潜在危害,应尽量避免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有研究称,尽管其卵巢癌发病率降低,但45或50岁前接受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增加。故现行指南建议不要对绝经前女性患者进行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近日研究人员考察了,因非恶性疾病接受子宫切除的患者,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与卵巢保留术相比,对后续死亡风险的影响,并考察手术年龄对预后的影响。

本次研究为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收集加拿大安大略省,1996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2017年至2017年12月31日间子宫切除患者数据,总计200549名患者(年龄30-70岁)接受非恶性疾病子宫切除术,根据手术年龄分为绝经前(<45岁)、绝经过渡期(45-49岁)、绝经早期(50-54岁)和绝经后期(≥55岁),中位随访时间12年。研究的主要终点为术后全因死亡,次要终点为肿瘤及非肿瘤死亡。

年龄在45岁以下、45-49岁、50-54岁和≥55岁的女性患者中,分别有19%、41%、69%和81%进行了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研究发现,与卵巢保留术相比,45岁以下(危险比1.31)和45-49岁女性(1.16)患者接受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后全因死亡风险增加,但50-54岁(0.83)或≥55岁患者(0.92)则无额外风险。年龄在50岁以下患者的额外死亡风险主要是由非肿瘤因素导致的。二次分析显示,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后死亡风险与手术年龄呈负相关,危险比在绝经过渡期逐渐降低,此后保持稳定。

各年龄组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后死亡风险差异

研究发现,50岁以下接受双侧输卵管卵巢子宫切除的非恶性疾病患者其术后全因死亡风险增加,但50岁以上人群则不受影响。

原始出处:

Maria C Cusimano et al. Association of bilateral salpingo-oophorectomy with all cause and cause specific mortality: population based cohort study.BMJ. 09 December, 202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新研究:跳舞或改善绝经女性的健康,提高自尊

每周三次的舞蹈课,可以改善绝经后妇女的健身和代谢状况,自我形象和自尊心。除了这些好处之外,妇女们还可能从学习新事物的经历中建立一种友谊。

NEJM:绝经后乳腺癌患者采用芳香化酶抑制剂辅助治疗时间多长为宜?

在接受5年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绝经女性中,将激素治疗延长5年与延长2年相比没有任何益处,但骨折风险更大。

《科学》子刊:较高的睾酮会影响人的成功吗?

睾酮可以通过影响一个人的状态来影响成功。

Mov Disord:惊喜!女性绝经年龄越晚,帕金森病风险越低

女性绝经年龄越晚,帕金森病风险越低

Br J Cancer:饮酒量大,乳腺癌患病风险高

在全球大多数的国家中,乳腺癌(BC)仍然是女性中最常被诊断出的癌症之一,其扰乱了数百万女性的生活健康。

NEJM:绝经状态会影响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化疗-内分泌联合治疗收益

对于存在1-3个阳性腋窝淋巴结的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化学内分泌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无侵袭性疾病生存期,但绝经后患者化学内分泌联合治疗的收益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