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J Surg:切除卵巢会增加结直肠癌风险

2016-05-23 Seven L 译 MedSci原创

结直肠癌的发展受激素因素的影响。卵巢切除术会改变性激素的内源性水平,但对结直肠癌风险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因良性病变行卵巢切除术后患结直肠癌的风险。该研究纳入了1995-2011年间行卵巢切除术的女性,与一般人群相比,计算了结直肠癌风险的标准化发病率(SIRs)和95%置信区间。并对单侧和双侧卵巢切除术、以及不规范子宫切除术(是否摘除卵巢)进行分层研究。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计算三

结直肠癌的发展受激素因素的影响。卵巢切除术会改变性激素的内源性水平,但对结直肠癌风险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因良性病变患者行卵巢切除术后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该研究纳入了1995-2011年间行卵巢切除术的女性,与一般人群相比,计算了结直肠癌风险的标准化发病率(SIRs)和95%置信区间。并对单侧和双侧卵巢切除术、以及不规范子宫切除术(是否摘除卵巢)进行分层研究。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计算三种卵巢切除术选择和不同部位结直肠癌风险的HRs和95% CI。

195973名进行了卵巢切除术的女性中,中位数随访18年的时间里,有3150(1.6%)名女性患上结直肠癌。数据显示,卵巢切除术女性与一般人群相比,术后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SIR 1.30, 95% CI 1.26 - 1.35)。年龄小的卵巢切除术女性其风险会小一点(15-39岁:SIR 1.10, 0.97 - 1.23; 40-49 岁: SIR 1.26, 1.19 - 1.33; 趋势P < 0·001)。卵巢切除术后1-4年的时间里风险最高(SIR 1.66, 1.51 - 1.81; P < 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与单侧卵巢切除术女性相比,双侧卵巢切除术女性其结直肠癌风险更高(HR 2.28, 95% CI 1.33 - 3.91)。

研究结果表明,女性因良性病变行卵巢切除术,其日后的结直肠癌风险会增加。

原始出处:

Segelman J, Lindström L,et al.Population-based analysis of colorectal cancer risk after oophorectomy.Br J Surg. 2016 Jun;103(7):908-15. doi: 10.1002/bjs.10143. Epub 2016 Apr 26.

作者:Seven L 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1. 2016-09-30 1e10c84am36(暂无匿称)

    拜读,好文

    0

  2. 2016-09-16 1e10c84am36(暂无匿称)

    不错哦,会学到很多

    0

相关资讯

病例分享:双卵巢巧囊术后合并不孕症1例

【病历介绍】 患者,女,26岁; 初诊日期:2014年3月24日 主诉:双卵巢巧囊术后1年,婚后6个月未避孕未孕。 现病史:患者自诉1年前体检发现双卵巢巧克力囊肿,大小约10cm,于当地医院行腹腔镜下双卵巢巧囊剥除术。现因婚后6个月未避孕未孕就诊于我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约2-4天/30天,经量偏少,无痛经。自述男方精液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正常。 既往史:无高血压、心脏病及糖尿病病史;否认

NEJM:早产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一名3个月大的女婴因会阴部出现肿胀,而来院就诊。经问诊,该女婴是一名早产婴儿,其在母体内孕育27周后即出生了,生后送至新生儿ICU观察75天因情况良好出院。出院不久,其母亲发现其外阴部出现红肿,并逐渐加重。体格检查发现,该女婴的外阴和阴蒂部位(如图A所示)出现肿胀现象,但其他部位无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血清雌二醇(310皮摩尔/升[ 80微克每毫升];婴儿正常范围值::20至40皮摩尔/升

Diabetes Care:卵巢切除不能减少女性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

有研究表明糖尿病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并且该相关性在女性患者身上提现的更淋漓尽致。2型糖尿病的女性患者之所以心血管疾病风险高,有部分原因也归咎于卵巢雄激素产生增多。研究者进行了一项研究探究2型糖尿病女性行了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能都降低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率。该研究纳入了7977名 ≥65 岁的女性,其中有564患者检测了性激素相关的固醇激素。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71.5岁,其中有6.

研究发现小鼠卵巢内存在雌性生殖干细胞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郑萍课题组采用了体内细胞示踪技术,提供了支持生理条件下哺乳动物卵巢中存在生殖干细胞的活动及卵细胞再生的首个体内证据。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分子人类生殖学》。 经典理论认为哺乳动物出生时卵巢已形成了终生所需的原始卵泡,出生后没有卵细胞的再生。然而,近来一些研究对经典理论提出了质疑,认为卵巢中可能存在生殖干细胞及卵的再生。但这些证据主要来自体外实验(细胞培养及移植),无法说

卵巢癌患者该不该预防性切除乳房?年龄也是一个坎

妇科肿瘤学会年会称,对60岁前确诊为卵巢癌的BRCA+患者,预防性乳房切除可提高生存获益,且费用在可接受范围。不过对于60岁以后才诊断卵巢癌的BRCA+患者,无论是医学还是经济上,进行乳房切除均说不过去。妇科肿瘤学会的指南推荐,所有确诊为卵巢癌的女性均应该进行基因检测,如果BRCA+,还需要告知患者可降低乳腺癌风险的选择。杜克大学医学中心产科学及妇科肿瘤学住院医师Charlotte R. Gamb

张健小组全新成果给多囊卵巢患者带来福音

多囊卵巢患者的福音 ▲野生型和CMKLR1敲除小鼠在DHT诱导90天后卵巢的表型和卵泡凋亡。 ▲BMP4,CMKLR1对DHT诱导的小鼠卵巢功能的调控机理。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妇女发病率较高(5%~10%)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日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殖健康研究室主任张键课题组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CMKLR1(脂肪因子chemerin的受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