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Neurosci:自闭症的神经环路新机制

2017-11-16 佚名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

医学遗传学研究表明,突触后骨架蛋白SHANK3(SH3 and ankyrin repeat-containing protein 3)突变是导致ASD最常见的遗传突变,因而关于SHANK3调控大脑发育和功能的研究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

自闭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一类常见的神经发育疾病,发病率占普通人群的1%。ASD临床表现为人际交往障碍、行为方式刻板重复及兴趣狭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ASD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已成为需要迫切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自闭症的致病原因复杂多样,除了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外,遗传因素起了重要作用。医学遗传学研究表明,突触后骨架蛋白SHANK3(SH3 and ankyrin repeat-containing protein 3)突变是导致ASD最常见的遗传突变,因而关于SHANK3调控大脑发育和功能的研究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

目前国际上的主流观点认为SHANK3作为突触后支架蛋白,影响突触的成熟和功能,继而影响大脑功能。与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李岩教授,东南大学黄娟教授,以及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姜永辉教授团队等精诚合作,日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张永清研究组成功构建了果蝇SHANK3同源基因(Shank)突变体。与上述主流观点相左,突变体的表型分析结果表明,Shank的突触前功能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形成是必须的。Shank突变体大脑蘑菇体萼区的神经小球突触分枝数目减少,突触后胆碱乙酰转移酶受体分布及突触间隙结构异常。突变体突触结构异常可通过在突触前和突触后同时表达Shank而得到挽救,单独在突触前表达Shank只能分别部分挽救突触表型,而突触后表达Shank则不能挽救突触表型。上述结果表明Shank的突触前功能对于大脑突触形成和成熟至关重要。行为学分析表明Shank突变体果蝇爬行能力、嗅觉敏感性下降,提示Shank在神经环路形成及高级认知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本项研究为我们理解自闭症的神经环路病理发生机制提供了新视角。

该研究于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主流杂志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文章题目为“A pre-synaptic function of Shank protein in Drosophila”。该研究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

原始出处:

Wu S,et al.,A pre-synaptic function of Shank protein in Drosophila.J Neurosci. 2017 Oct 26. pii: 0893-17.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Biol Psychiat:发炎的星形胶质细胞也能导致自闭症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院(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School of Medicine)的研究人员与来自巴西的同事们建立了一个由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ASD)衍生的神经元与星形胶质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模型,他们说,星形胶质细胞的先天炎症似乎在某种形式的疾病中会导致神经功能障碍。

Cell Res:胡荣贵组发现自闭症发生的分子机制以及潜在的治疗靶点丨亮点推荐

近日,中科院生化与细胞研究所胡荣贵课题组在Cell Research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Excessive UBE3A Dosage Impairs Retinoic Acid Signaling and Synaptic Plasticity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阐明了泛素连接酶UBE3A过度激活引起自闭症谱系障碍疾病发生的具体分子机制以

Neuropsychology Review:心理所揭示自闭症谱系障碍工作记忆缺损及其影响因素

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一系列大脑发育障碍的复杂疾病,表现为执行功能异常、社交障碍、重复与刻板行为。工作记忆是执行功能的主要方面,已有研究探讨 ASD 工作记忆表现,但研究结果不尽一致。

Nature:实验性药物或将“拯救”自闭症

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新研究发现了两种潜在治疗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新疗法,靶向基因缺陷对神经通讯的影响。

J NeuroSci:自闭症神经环路新机制

自闭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一类常见的神经发育疾病,发病率占普通人群的1%。ASD临床表现为人际交往障碍、行为方式刻板重复及兴趣狭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ASD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已成为需要迫切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

自闭症潜在治疗靶点被发现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胡荣贵研究团队新近阐明了人类自闭症发生的新机制,同时发现潜在的自闭症治疗靶点。相关研究论文于近日在线发表在学术刊物《细胞研究》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