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Med:细菌移植能缓解癌症免疫治疗引起的结肠炎

2018-11-13 Nature自然科研 Nature自然科研

《自然-医学》本周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or refractory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associated colitis通过移植健康捐赠者的肠道细菌,对两名癌症患者因免疫治疗引起的重度结肠炎进行了治疗。

《自然-医学》本周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or refractory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associated colitis通过移植健康捐赠者的肠道细菌,对两名癌症患者因免疫治疗引起的重度结肠炎进行了治疗。



在整个临床过程中,结肠粘膜浸润的内窥镜变化和表征。

免疫治疗彻底改变了癌症治疗。尽管取得了一系列成功,但免疫治疗常伴随对患者有害的严重免疫相关毒性,易导致治疗中断。其中一个不良反应就是结肠炎,即结肠内壁感染,结肠炎被认为与接受免疫治疗患者体内的肠道菌群改变有关。

美国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Yinghong Wang及同事将健康捐赠者体内的粪便微生物群移植到两位在免疫治疗后患上结肠炎的癌症患者体内。移植后,患者的结肠炎症状有所减轻。作者在移植前后收集了患者的粪便样本,发现移植能恢复肠道菌群的保护性细菌,缓解结肠炎相关炎症。



通过16S深度测序对患者和捐赠者肠道细菌的微生物组学分析。

虽然这一研究结果有待在更大的患者群体和临床试验中进一步确认,但作者证实了通过粪便移植应对癌症免疫治疗主要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原始出处:
Yinghong Wang, Diana H. Wiesnoski, et al.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or refractory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associated colitis. Nature Medicine. Nov 2018.

作者:Nature自然科研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1. 2018-11-16 kafei

    学习了谢谢

    0

  2. 2018-11-15 hb2008ye
  3. 2018-11-14 ylzr123

    认真学习,不断进步,把经验分享给同好。点赞了!

    0

  4. 2018-11-13 医者仁心5538

    学习了

    0

相关资讯

Blood:肠道菌群产生的吲哚可通过IFN1限制移植物抗宿主病

中心点:微生物产生或口服的吲哚可限制移植物抗宿主病,且不影响移植抗白血病效应。吲哚通过I型干扰素信号保护和修复粘膜损伤。摘要: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受体的肠道菌群可调节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供体T细胞所引发的全身炎症状态可导致结肠炎(决定GvHD严重程度的关键因素)。肠道菌群色氨酸代谢所产生的吲哚或吲哚衍生物可限制由不同应激源所引发的肠道炎症,因此,研究人员在MHC错配的allo

Front Microbiol:耐力运动训练有益肠道菌群平衡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报道,耐力运动训练可以将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向有益方向改变,经过6周训练,潜在引起炎症的微生物(变形菌)减少,增强新陈代谢的微生物(阿克曼菌)增加。

mBio:预测肥胖?2岁时的肠道菌群“并不简单”

近视和肥胖是困扰当下儿童的两大健康问题。据WHO官网数据,2016年全球有超3.4亿名5-19岁儿童和青少年超重或肥胖。那么,如何预防肥胖?近日,科学家们提出一个思路:通过婴儿时期的肠道菌预测以后肥胖的风险,从而及早、合理规避。近几年,肠道微生物因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而备受瞩目。越来越多的证据揭示,肠道微生物与肥胖、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综合征之间有着重要的关联性。现在,来自科罗拉多大学的科学家们最新发现

MBio:2岁时的肠道菌群“并不简单” 可预测肥胖?

近视和肥胖是困扰当下儿童的两大健康问题。据WHO官网数据,2016年全球有超3.4亿名5-19岁儿童和青少年超重或肥胖。那么,如何预防肥胖?近日,科学家们提出一个思路:通过婴儿时期的肠道菌预测以后肥胖的风险,从而及早、合理规避。

Cell:揭示肠道菌群产生的咪唑丙酸导致2型糖尿病机制

近年来,肠道菌群(gut microbiota)与健康和几种疾病的病情有关。然而,仅少数研究探究了发生变化的肠道菌群是否能够直接影响疾病。

Cell Host Microbe:厉害了,我的姜!中国科学家首次证实生姜中的类外泌体,可以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健康

近日,路易斯维尔大学的Yun Teng和Huang-Ge Zhang等就发现,姜中的类外泌体颗粒中的小RNA,会影响肠道菌群,从而完善肠道的屏障功能,减轻小鼠的结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