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C:Fas蛋白或是治疗乳腺癌潜在靶标

2014-03-18 佚名 生物通

来自第二军医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在2014年3月13日的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期刊发表的文章指出乳腺癌细胞中Fas信号介导的癌症相关炎症,可能是癌症治疗的一个潜在靶标。 文章的第一作者是第二军医大学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刘秋燕副教授。通讯作者是第二军医大学曹雪涛院士,曹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免疫学家,主要从事

来自第二军医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在2014年3月13日的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期刊发表的文章指出乳腺癌细胞中Fas信号介导的癌症相关炎症,可能是癌症治疗的一个潜在靶标。【原文下载】

文章的第一作者是第二军医大学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刘秋燕副教授。通讯作者是第二军医大学曹雪涛院士,曹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免疫学家,主要从事肿瘤免疫治疗和分子免疫学方面的研究,曾在树突状细胞的免疫学和肿瘤的免疫与基因治疗研究方面获得重要成果,以通讯作者的身份在Nature Immunology、Immunity、Blood、J Immunol等国内外知名杂志发表论文上百篇。推荐阅读:曹雪涛小组揭示炎症与自身免疫疾病发生新机制。

Fas(又称CD95/Apo-1),是一个跨膜蛋白,属于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受体总科,一旦细胞凋亡信号被天然配体FasL触发,Fas能够将此信号传递到易感细胞内。Fas在正常和肿瘤组织中广泛表达。Fas介导的细胞凋亡在各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作用,这些过程包括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activation-induced cell death,AICD)、T细胞诱导的细胞毒性、免疫赦免和肿瘤监测。

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Fas信号的激活,不仅能够诱导细胞凋亡,还能够介导各种非凋亡活性,特别是在肿瘤发生和Fas耐药肿瘤细胞进展过程中。首先,有研究观察到,肝癌和卵巢癌小鼠模型中的Fas缺失,会降低癌症发病率以及肿瘤大小,这证明Fas信号在肿瘤发生过程中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其次,Fas信号从肿瘤抑制剂转化为肿瘤促进剂,直接促进抗凋亡的癌细胞生长和侵袭。此外,Fas信号激活还能诱导不同细胞和组织中促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分泌,因此可以将骨髓细胞招募到炎症部位。

该课题组以往的体内研究表明,Fas信号通过招募骨髓源抑制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能够促进肺癌生长,外来体中活化的T细胞释放的生物活性Fas配体(FasL),能够通过Fas信号传递促进黑色素瘤和肺癌细胞的迁移。此外,Fas结扎不仅提高存活率,也能促进树突状细胞(DCs)成熟,诱导DCs迅速产生CXC和CC趋化因子,这可在体外和体内引起中性粒细胞和T细胞的化学趋化性。

在某些情况下,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可以招募抗肿瘤免疫效应细胞,以便控制肿瘤的进展;然而,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通常招募抑制免疫力的细胞,来帮助肿瘤逃脱免疫攻击,促进血管生成。因此,靶定Fas信号或Fas信号触发的癌症相关炎症,可能是一种有用的癌症治疗方法,这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癌症相关的炎症有很多肿瘤促进作用,促进癌细胞的增殖和存活,促进血管生成和肿瘤转移,抑制对癌症的免疫应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症细胞因子和免疫抑制细胞对于癌症相关的炎症至关重要,它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MDSCs以Gr1和CD11b的表达为特征,这代表异质性免疫抑制、不完全分化型髓系祖细胞群,它们最初在荷瘤小鼠(tumor-bearing mice)中发现。已有研究发现,各种肿瘤衍生细胞因子,能够促使MDSC从荷瘤动物和患者骨髓转移和招募到周边血、脾、淋巴结核肿瘤组织,在这些部位,MDSC通过直接结合肿瘤内皮细胞,能够抑制先天适应性免疫,促进肿瘤免疫逃逸,促进肿瘤转移,甚至有助于肿瘤的血管生成。循环MDSCs增加,与临床肿瘤分期和转移性肿瘤负荷有关,这表明,靶定MDSCs可能是癌症治疗的一个潜在机制。

为了确认Fas信号介导的炎症是否促进癌症的发展,以及阻断Fas信号是否会通过抑制癌症相关炎症而抑制肿瘤进展,研究人员调查了Fas信号对于乳腺癌生长和转移的影响。采用原位异种移植乳腺癌小鼠模型,研究人员发现,乳腺癌细胞中的Fas信号能够通过增强癌症相关的炎症(包括增加IL-6和PGE2生产和招募MDSCs),促进乳腺癌的发展。

因此,在乳腺癌细胞或肿瘤组织中阻断Fas信号,能够显著降低原发肿瘤的生长,抑制肿瘤的转移,延长荷瘤小鼠的存活期。此外,临床数据表明,Fas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高度表达,与乳腺癌患者较差的预后有显著联系。所以这些数据表明,阻断Fas信号触发的癌症相关炎症,可能是治疗乳腺癌的一种有用的方法。

原始出处:

Qiuyan Liu1, Qinchun Tan2, Yuanyuan Zheng1, Kun Chen2, Cheng Qian1, Nan Li1, Qingqing Wang2 and Xuetao Cao3*Blockade of Fas signaling in breast cancer cells suppresses tumor growth and metastasis via disruption of Fas signaling-initiated cancer-related inflammation.JBC Mar 13, 2014, doi: 10.1074/jbc.M113.525014 jbc.M113.525014.【原文下载】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1. 2014-06-04 gracezdd
  2. 2014-06-01 lily1616

相关资讯

PNAS:抗癌药物竟会诱发肿瘤

麻省大学分子生物学家Michele Markstein和哈佛医学院Norbert Perrimon领导研究团队,在特殊的动物模型中对目前使用的化疗药物进行了系统性的测试。他们发现,一些化疗药物具有严重的副作用,会诱导干细胞高度增殖,从而导致肿瘤复发。文章于三月十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Markstein说,“我们发现一些阻止肿瘤快速生长的化疗药物,

Cancer Res:驱动肿瘤转移的关键蛋白

在许多情况下,肿瘤细胞的扩散才是最致命的威胁。人们一直试图阻断肿瘤细胞的转移途径,但目前的治疗方式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日前,Wistar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发现,LIMD2是驱动肿瘤转移的关键蛋白,这项研究发表在三月份的Cancer Research杂志上。 研究人员指出,LIMD2蛋白与转移性的膀胱瘤、黑素瘤、乳腺瘤和甲状腺瘤有关。他们对这种蛋白进行了结构和功

Nat Commun:抗癌药物靶向治疗新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技术,利用称之为“能量分子”的三磷酸腺苷(ATP)触发抗癌药物直接释放到癌细胞中。早期实验室测试表明它提高了一些乳腺癌靶向药物的效力。这项技术是由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研究人员所开发,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论文的资深作者是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北卡罗来纳大

ASCO发布美国癌症治疗现状报告

ASCO近日在线发布了“The state of cancer care in American 2014”报告,从医生资源、肿瘤诊所和医疗治疗评价系统等方面关注了美国肿瘤治疗的现状。这也是ASCO第一次发布这一报告。【原文下载】 原文摘录: Figure 1. Progress in 5-year survival. Figure 2. Mo

Diabetologia:糖尿病增加癌症死亡风险

丹麦Steno 糖尿病研究中心团队研究发现,糖尿病合并癌症患者死亡风险高于血糖水平正常的癌症患者。 “相比无糖尿病的癌症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治疗结局不容乐观。” 该文章近期发表在Diabetologia杂志,现有的证据表明血糖强化治疗强度越大,肿瘤患者相关并发症严重程度越高,导致患者的低生存率。 该研究团队的首席专家Ranc教授就该发现提出了申明:“糖尿病

Sci Transl Med:维生素E加速小鼠癌变

在小鼠中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两种常用的抗氧化剂——维生素E和一种名为N-乙酰半胱氨酸(NAC)的化合物——能够加速肺癌的生长,而不是遏制这种疾病。 发表在最新出版的《科学—转化医学》上的这项研究成果可能与每天狼吞虎咽服用维生素E补充剂的数百万人的预期正好相 2005年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大约11%的美国成年人会服用维生素E补充剂,其剂量为400国际单位(IU)或更高。而建议的每日摄入量为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