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JS:西湖大学罗定存教授等团队利用多维度机器学习辅助甲状腺乳头状癌风险分层

2024-02-22 iNature iNature

研究团队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利用蛋白质、基因、免疫和临床这四维度信息成功构建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风险评估分类器,在术前能够良好区分低危和中高危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并在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中有效验证。

研究背景

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是目前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成为公众普遍关注的健康问题。PTC总体预后比较好;然而,同属PTC不同个体间却有着不一样的预后,35-50%PTC患者容易出现转移, 10-20%患者即使积极手术仍然面临复发的风险,更有一些患者无法治愈甚至死亡。如何准确甄别PTC患者的不同风险,尤其在治疗前明确PTC的风险程度,这是制约精准诊治的一道临床难题。如果能够解决这一临床难题,准确判断PTC的风险程度,就能为精准治疗PTC提供决策依据,指导临床医生采取保守、积极或者激进措施处理低、中和高危PTC患者;避免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

针对这一重要的临床问题,西湖大学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外科罗定存教授团队牵头联合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郭天南教授团队和青岛大学烟台毓璜顶医院郑海涛教授团队开展了一项多中心临床研究,探索有效的PTC术前风险分层方法。研究团队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利用蛋白质、基因、免疫和临床这四维度信息成功构建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风险评估分类器(PRAC-PTC),在术前能够良好区分低危和中高危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并在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中有效验证。相关研究成果近日以Risk stratification of papillary thyroid cancers using multidimensional machine learning为标题在国际外科学权威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在线发表。

图片图片

图一. 论文截图

研究样本及技术方法

研究团队收集多中心558例PTC临床样本,其中包含发现集(274例FFPE样本)、回顾性验证集(166例FFPE样本)和前瞻性验证集(118例FNA样本)。利用压力循环技术(PCT)及数据非依赖的质谱采集技术(DIA-MS)对FFPE样本和FNA样本进行蛋白质组学测定,构建不同风险PTC蛋白质图谱。

图片

图二.实验设计及蛋白质组学工作流程图

结论一:蛋白质组学技术揭示不同风险PTC具有差异性蛋白表达

图片

图三.PTC样本蛋白质组学分析

研究团队在PTC组织中鉴定到5774个蛋白。高危和低危PTC的差异表达蛋白(DEPs)分析显示:与低危组相比,高危组鉴定到97个DEPs,这些蛋白富集在RAF1突变相关信号,从蛋白水平证明了BRAFV600E突变在PTC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结论二:特征选择与PTC术前风险评估分类器(PRAC-PTC)的构建

研究人员收集蛋白质组学、BFAFV600E突变、血液免疫指标以及临床特征,纳入了5790个变量,进行机器学习模型构建。结果表明,使用XGBoost算法筛选出的17个特征变量可达到最佳预测性能,该模型被命名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风险评估分类器(PRAC-PTC)。进一步经过多中心回顾性队列和前瞻性队列对模型预测效能进行验证。

图片

图四. PRAC-PTC模型构建与验证

结论三:PRAC-PTC评估效能的回顾性验证和前瞻性验证

研究人员对比了PRAC-PTC和不同年资临床医生术前PTC风险评估效能。结果发现,PRAC-PTC诊断性能(准确度、敏感性、特异性等)优于高年资临床医生。进一步,研究人员采用PRAC-PTC辅助临床医生进行PTC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在PRAC-PTC的辅助下,高年资临床医生诊断准确性在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中分别提升24.6%和25.6%。

图片

图五. PRAC-PTC预测效能评估

总结

本研究收集PTC患者术前容易获取的临床、免疫、基因和蛋白四个维度信息,通过人工智能构建PTC术前风险评估分类器(PRAC-PTC);经多中心临床验证,所建的PRAC-PTC显著提升了临床医生术前评估PTC风险的能力,解决了临床上术前评估PTC风险的瓶颈问题,将为广大PTC患者提供精准的诊疗服务。

原文链接:

https://journals.lww.com/international-journal-of-surgery/fulltext/2024/01000/risk_stratification_of_papillary_thyroid_cancers.40.aspx

作者:iNature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论著】| 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对侧淋巴结转移高危因素的临床研究

本研究拟对2011年以来在江苏省肿瘤医院就诊的行双侧中央区±颈侧区淋巴结清扫的PT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对侧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

【衡道丨文献】视而不见,不在大小——巨滤泡结构的甲状腺乳头状癌

全印度医学院病理专家Sujata等曾在《Head and Neck Pathology》杂志报道并分析了4个这样的病例,具体涉及影像学、细胞学、大体、镜下、分子特征及随访数据。

Radiology:全氟丁烷超声造影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

现阶段,造影剂全氟丁烷(Sonazoid;GE Health-care)已广泛用于局灶性肝结节的诊断.

Eur J Radiol:增强超声实现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预后预测

研究显示,1厘米或更小的经典PTC预后良好,复发率约为2.0%。此外,由于呼吸运动和容积效应,PTC太小而无法在CEUS上观察到,尤其是0.5厘米或更小的PTC更为显著。

甲状腺乳头状癌被误诊为肺癌,NGS多基因检测纠正诊断并找到“救命”靶药

本文呈现了一例具有误导性的伴有肺、淋巴结和胸膜转移的晚期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例。患者最初基于胸膜活检样本组织学和免疫组化分析,被诊断为具有乳头状特征的转移性肺腺癌。

European Radiology:基于CT人工智能的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预测

人工智能(AI),特别是深度学习(DL)算法,因其在图像识别任务中的出色表现而获得广泛关注。DL是一种前瞻性的方法,可以自动学习特征并对图像中的信息进行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