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背景下 医疗机构要如何应对?

2019-02-19 雷咸胜 中国医疗保险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卫生总费用的快速增长,尤其是药占比逐年增加,其在GDP的占比增速,已经是不健康的发展态势。数据表明,中国的总药费不断增长,门诊、住院和零售药费均逐年增加,人均药品费用占总医疗费用的比例仍旧较高(如下图所示)。在现今存在过度医疗、药品虚高的环境下,据不完全统计,医保的投入中有相当的比例含有水分,尤其在药品、耗材方面,因此如何实现药品价格、药品质量与合理用药之间的平衡,是值得当前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卫生总费用的快速增长,尤其是药占比逐年增加,其在GDP的占比增速,已经是不健康的发展态势。数据表明,中国的总药费不断增长,门诊、住院和零售药费均逐年增加,人均药品费用占总医疗费用的比例仍旧较高(如下图所示)。在现今存在过度医疗、药品虚高的环境下,据不完全统计,医保的投入中有相当的比例含有水分,尤其在药品、耗材方面,因此如何实现药品价格、药品质量与合理用药之间的平衡,是值得当前进行深入探讨的。

2018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定通过了《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方案》,会议提出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降低群众药费负担,规范药品流通秩序,提高群众用药安全。随后,“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出台,试点地区正在积极探索,非试点地区也蠢蠢欲动。医疗机构作为具体执行者,如何理解“4+7”政策,如何切切实实地将“4+7”政策落地实施,是当前试点城市思考的首要问题。

在此背景下,2018年12月29日,在《中国医疗保险》杂志社召开的第19期青年药政论坛上,来自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沈洁副院长介绍了医疗机构参与国家药品集中采购的经验做法,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些思考。

一、如何理解“4+7”政策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方案》指出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目的是探索完善药品集中采购机制和市场为主导的药价形成机制。“4+7”政策进行了很好的探索, 首先,该项政策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明确提出规定:要求带量采购,保证使用;要求探索医保支付标准与采购价协同;要求拨付预付款,保证回款。

其次,全国选取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沈阳、大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西安11个城市为试点。 广州市有幸入选,广州市执行“4+7”政策的医疗机构主要是公立医疗机构,并适当扩展至其他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而且主要从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含按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批准上市)的仿制药对应的通用名药品中遴选试点品种。“4+7”政策发布后,2018年12月6日广州市开展谈判工作,在2019年的2月执行集中采购的结果并加以监督。

第三,约定采购量及采购周期。 联合采购办公室根据已批准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目录和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化学药品注册分类改革工作方案的公告》〔2016年第51号〕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批准的仿制药品目录,确定采购药品目录,共31个,42个品规。广州市开展谈判工作中其中26个品规中标,约定的采购量以各公立医疗机构报送的相关药品2019年度计划采购量的60%为基础确定,原则上2019年度计划采购量应与上一年度同期水平相当。简单的理解就是,医疗机构应以约定的采购量的60%购买中标的26个品规,且本次“4+7”集中采购以结果执行日起12个月为一个采购周期。广州GPO采购平台将增加“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模块”,并对医疗机构采购方式进行后台设置。医疗机构可单独下单采购国家集中采购中标产品;如需采购同一品规下其他产品,则应按相应比例同时采购国家集中采购中标产品(占60%)。

最后是多部门联动督促。 广州市出台了《广州市推进国家组织部分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工作方案》,规定市医保局监督考核医疗机构中标药品的使用情况,定期上报国家医保局;市卫健委监督考核医疗机构中标药品使用情况;市食药监局负责药品质量的安全监管,这些数据均在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系统里会有相应的监督和定期的提醒。

二、医疗机构如何落实“4+7”政策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根据广州市中标26个品规目录对本院药品目录进行梳理,最终确定涉及“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的品规共19个品规,未涉及7个品规。为了切实将“4+7”带量采购落地实施,我院组织召开药事管理委员会,对相关品规进行分层讨论,并结合医院实际用药情况给予应对措施。

在执行中存在众多不可控因素,可能会存在如下问题: 采购数量与实际使用数量不对等,即便是按比例采购或是限制采购,仍无法完成指标;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原研药认可度存在偏差等。所以在实际操作中我院认为可以按既往使用用占比,把需要完成指标下发临床科室,引导科室按病人病情需求进行用药分层管理;加强宣教与引导,通过药事会、周会对普及政策解读,并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与原研药进行宣讲等;并做好对患者的正面引导;医保患者要求优先选择“4+7”品规,有利于当前按分值付费局势;按月监控使用额度,每季度分析等等,及时调整采购措施。

三、对药品集中采购的思考

本次药品集中采购 一是追求“质高价廉”。 本次集中采购药品的质量入围资格以通过一致性评价为质量托底要求,也避免在竞争中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二是坚持“带量采购”。这是本次集中采购试点最大的亮点。明确采购量给药品生产企业明确的预期,有利于其根据采购量自主报价申报,杜绝“带金销售”现象。 三是凸显“公平竞争”。 有利于强化竞争,促进仿制药替代,推动“专利悬崖”实现。四是实现“联盟采购”。本次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有利于以量换价,明显降低药价,切实减轻患者药费负担;也有利于减少企业的跨区域市场推广成本。

同时,也需要考虑政策执行过程求稳求实的原则,是否可以分部到位,行政与市场弹性执行,让政策走的更稳;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公司,应实行长效的质控机制,建立为中标药品的竞争机制;正确平衡和处理好医院与医生之间、医生和患者之间的矛盾,把药物的选择权交给医生,而不能过于简单的行政管理;正确处理好原研药与仿制药之间的关系,加强对药物不良反应的上报力度,严格一致性评价药物的评审标准。同时,社会宣传很重要,要给患者正面引导,大力宣传一致性评价药物的概念。

作者:雷咸胜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医生跑光?医患共赢?到底什么才是三明医改的真相

再一次,三明,全国聚焦。新医改10年,整顿改革药品流通及其寄生环节的第一声哨响,出现在三明;第一个与流通企业开展二次议价,积压药价水分的举措,出现在三明;第一个做的最实、最有成效、基本形成体系的医改模式,出现在三明……三明,三明,自2015年新闻联播用了六分之一的时长解读其模式以来,三明一直是医改先锋的头号C位。詹积富,三明医改的掌舵者,去年10月被任命为福建省医疗保障局局长。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在

收住院率与医院精细化管理

什么是住院率 住院率属于什么样的指标住院率是指当月患者入院数与当月门诊量之比,用公式表示为:当月患者收住院率=患者入院数÷当月门诊量×100%。从医院统计学与医院管理学角度,住院率属于统计分析指标而不属于管理与绩效考核指标,否则会闹出笑话。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每年都会公布不同类别的医疗机构的“全国医疗服务工作量”(详见表1),根据诊疗人次数和入院人次可以计算出收住院率。住院率为何会成为媒体新闻报道

“网约护士”能否催动养老护理体系升级

“网约护士”业态不必再游走于“不确定”地带了,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发布通知,确定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以规范引导“互联网+护理服务”健康发展。试点方案把“高龄或失能老年人”列为此类服务的重点对象之一,对于处在养老护理需求爆发期的上海来说,新业态会成为催动养老护理服务体系升级的“鲶鱼”吗?注册护士须有五年以上经验和护师以上职称“网约护士”是近年

春节期间 医卫领域发生了这些大事

俗话说得好,“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临近年底,大家都不由自主地放慢了工作的脚步,等待着年终的休息与团聚,就连北京的地铁也慢慢地空了起来。但总有一些人,在春节期间仍然不辞辛苦继续忙碌,为的就是民生福祉。今天,小保来给大家梳理一下包括春节期间在内的一个月里,医卫领域都发生了哪些大事,又有哪些人在辛劳。1月17日(腊月十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于中

医院被判赔偿166万元,只因为没注意这一点…

作为临床医生当发生危机情况时,您会紧急处理和正确抢救吗?案例回放患者张某,在某三甲医院体检时,医生建议进行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在注射碘普罗胺(优维显)后,医生为患者进行了CT检查。14时40分,CT检查完毕,患者出现:“不舒服、恶心、心慌”,颈面部及肩部皮肤发红。CT室医生立即给病人吸氧,并通知急诊科医生;14时42分,患者出现抽搐,吐白沫,血压测不到的情况;14时45分,急诊科医生到场

医生扎根贫困县乡镇卫生院不想走 原因是…

曾经,位于陕西省西南隅的贫困县——宁强县,其所辖的乡镇卫生院,患者不来,医生想走。但是近两年,情况大反转:患者愿意来,医生不愿走。乡镇卫生院是如何旧貌换新颜的?“汉江源头第一城”勇立改革潮头,宁强这个辖18个镇(办)总人口34万人的山区县迈出了全面深化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建设的新步伐。近年来,宁强县以建立“紧密型医共体”为核心的一整套医疗体制改革,不仅改变了医保支付方式,还破解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