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E推荐默克的Tepmetko (tepotinib) 用于治疗肺癌

2022-04-16 Allan MedSci原创

在联合活检组中,独立审查的ORR为 46%,中位反应持续时间为 11.1 个月。

英国国家健康与护理卓越研究所 (NICE) 推荐 Tepmetko (tepotinib) 用于治疗英国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成人患者。

Tepotinib 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被推荐用于治疗具有 METex14 跳跃突变的晚期 NSCLC 成人患者的口服 MET 抑制剂,用于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的 NHS。

伯明翰 NHS 信托大学医院肿瘤内科顾问医生 Shobhit Baijal 博士解释说:“针对 METex14 跳跃突变患者的现有治疗方案通常显示出有限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体生存期获益。Tepotinib 是一种新型靶向治疗药物,也是第一个可供符合条件的患者使用的 MET 抑制剂。这是治疗 METex14 跳跃突变的成年晚期 NSCLC 患者的重要一步,并已证明其对这种侵袭性肺癌的临床益处”。

NSCLC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具有许多基因组突变。METex14 跳跃突变的患病率约为 3%,代表美国每年约 4,000-5,000 名 NSCLC 患者。METex14 跳跃突变的患病率与其他基因组突变相似,例如 ALK 融合 (~3%-4%)、BRAF 突变 (~3%-4%) 和 ROS1 融合 (~1%-2%)。NSCLC 中 METex14 跳跃突变的患者预后较差,其中许多患者可能有骨、肝和脑转移,这些均与不良预后有关。

在一项开放标签的 II 期研究中,对METex14 跳跃突变的晚期或转移性 NSCLC 患者施用 tepotinib(剂量为 500 mg)。主要终点是ORR。截至 2020 年 1 月 1 日,共有 152 名患者接受了 tepotinib,其中 99 名患者接受了至少 9 个月的随访。在联合活检组中,独立审查的ORR为 46%,中位反应持续时间为 11.1 个月。28% 的患者报告了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导致 11% 的患者永久停用 tepotinib。

 

原始出处:

https://www.pharmatimes.com/news/nice_recommends_mercks_tepmetko_for_lung_cancer_treatment_1399391

作者:Alla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ESMO:帕博利珠单抗降低完全切除、早期非小细胞肺癌24%复发或死亡风险(KEYNOTE-091)

3月17日,ESMO Virtual Plenary Resources发布了PEARLS/KEYNOTE-091 (NCT02504372) 研究结果。研究评估了帕博利珠单抗作为辅助治疗在完全切除的

ESMO: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能降低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FS风险43%(Checkmate-816研究)

早期癌症的最终治疗目标是防止疾病复发,同时努力为患者寻求治愈的方式。不幸的是,即便接受手术治疗,仍有一半以上的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疾病会复发,进而死亡。CheckMate-816临床

BMJ:低剂量CT筛查对肺癌患者疾病分期及生存期的影响

低剂量CT肺癌筛查方案大幅提高了I期NSCLC患者比例,延长患者生存期

NEJM:纳武单抗+化疗作为可切除肺癌的新辅助治疗可大大改善患者预后

相比单纯化疗,纳武单抗+化疗作为可切除肺癌的新辅助治疗可大大改善患者预后

European Radiology: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我们又发现了一个强有力的影像学预后标志物

目前的指南推荐使用[18F]FDG PET/CT对所有NSCLC患者进行初始分期。

拓展阅读

Science:JAK抑制剂能显著增强PD-1抑制剂抗肿瘤效应

科学界对免疫检查点的认知在迅速提升,作为用于调节和抑制免疫功能的关键机制,免疫检查点可以防止免疫细胞过度和长时间发挥作用,维持自身免疫耐受。不过,当癌细胞学会操控免疫检查点机制时,就能强行抑制肿瘤区域

90%肺癌患者肿瘤均缩小!上海市胸科医院陆舜团队领衔:KRAS靶向抗癌疗法新突破

研究表明对于既往接受过治疗的KRASG12C突变NSCLC患者,使用格舒瑞昔可达到较高的缓解率、较长的缓解时间且安全性可控。

理论学习:肺癌术后到底该如何随访?为什么临床上如此混乱?有没有统一标准?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发布于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的《非小细胞肺癌术后随访中国胸外科专家共识》,并结合《肺癌诊疗指南》与个人的想法谈谈术后随访的问题。

吴一龙团队最新Cancer Cell,为不可切除II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

该研究进行了一项新辅助SHR-1701伴或不伴化疗治疗不可切除的II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概念验证2期试验。

Adv Sci:空军军医大学边惠洁/朱平/陈若/上海大学陈亮揭示了非小细胞肺癌的潜在治疗新策略

该研究表明CD147在Lys148位点的二甲基化被确定为非小细胞肺癌中一种常见的翻译后修饰,它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特别是疾病晚期患者不令人满意的生存结果显著相关。

ALK重排NSCLC携带KRAS G12C共突变,或与ALK TKI原发耐药和迅速进展有关

本文报告了两例晚期肺腺癌女性患者,携带ALK重排和KRAS G12C突变。在这两个案例,PD-L1状态都很高(>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