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st:心脏电生理操作后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如何?

2017-06-30 xing.T MedSci原创

由此可见,AF消融后症状性DVT和PE的发生率较低,与非AF消融患者相反,可能是由于常规围手术期抗凝药物的使用。无症状性DVTs似乎是很常见,尽管其意义尚不清楚。未来的研究需要权衡非AF消融治疗过程中使用预防性抗凝治疗相关的血肿的风险与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

导管插入股静脉通路是电生理(EP)操作的基石。关于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资料十分有限。近日,呼吸领域权威杂志chest上发表了一篇系统评价文章,该系统评价的目的是明确EP过程中与股静脉插管相关的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的发生率。

研究人员采用电子数据库检索的方法来确定那些记录EP治疗后DVT和PE发生率的研究。研究被归类为心房颤动(AF)或非AF消融治疗操作。

该系统评价共评估了2864项研究,其中16项研究纳入分析。在房颤和非房颤消融DVT的发生率分别高达0.33%和2.38%,合并发生率分别为0%(95%可信区间为[0-0.0003 ])和0.24%(95%可信区间为[0.08-0.39])。AF消融术后PE的发生率为0.29%,非AF射频消融术后,PE的发生率变化范围为0%-1.67%;合并的非AF消融后发病率为0.12%(95%可信区间为[0-0.25%])。在患者中无症状性DVT的记录多达21.2%。在AF消融患者中发生血肿的比例占1.05%(95%可信区间为[0.30-1.8%])和非AF消融患者为0.3%(95%可信区间为[0.09-0.51%])。

由此可见,AF消融后症状性DVT和PE的发生率较低,与非AF消融患者相反,可能是由于常规围手术期抗凝药物的使用。无症状性DVTs似乎是很常见,尽管其意义尚不清楚。未来的研究需要权衡非AF消融治疗过程中使用预防性抗凝治疗相关的血肿的风险与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

原始出处:

Barry Burstein,et al.Venous Thrombosis after Electrophysiology Procedures: A Systematic Review.chest.2017.http://journal.publications.chestnet.org/article.aspx?articleid=2635792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ng.T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