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中国科研将从求“量”到重“质”的转变

2015-05-01 佚名 科学网

受益于重新考量评价和资助青年科研人员的方法,这一观点今天发表在《自然》杂志(Nature)有关中国科研评估环境的专刊上。该观点性文章的作者中国青年学者王传超强调说,中国有必要与其它国家一样,为新毕业的博士生提供资金和机会,以免青年科研人员外流、长期留在国外或完全脱离科研界。“英国皇家学会副会长安东尼·奇塔姆博士(Anthony Cheetham)概述了中国如何通过招募和资助科学家来推动科研产量的直


受益于重新考量评价和资助青年科研人员的方法,这一观点今天发表在《自然》杂志(Nature)有关中国科研评估环境的专刊上。该观点性文章的作者中国青年学者王传超强调说,中国有必要与其它国家一样,为新毕业的博士生提供资金和机会,以免青年科研人员外流、长期留在国外或完全脱离科研界。“英国皇家学会副会长安东尼·奇塔姆博士(Anthony Cheetham)概述了中国如何通过招募和资助科学家来推动科研产量的直线上升。”

本期标题为“科研评估:放大镜下的中国科研” 的Nature Outlook专刊,缘起于《自然》杂志去年十月与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联手举办的科研评估体系国际学术研讨会。本期专刊内容丰富、文章形式多样,包括了反映中国科研情况的新闻特写、评论和分析等,并采用来自该研讨会的观点和相关辩论。

“科研的评估与评价是一个适时的话题,因为中国作为世界上科研论文产出量第二的大国,正在改革自己的科研评估方法与体系,以实现从重‘量’到重‘质’的转变,并更注重科研对创新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贡献。” 麦克米伦科学与教育亚洲区董事总经理刘珺女士说。

三位研讨会与会者分享了自己对中国科研评估的看法: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库尔特·维特里希博士(Kurt Wüthrich)强调有必要更恰当地评价年轻学者的学术潜力;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研究、创新与技能处主任戴维·斯威尼博士(David Sweeney )比较了中英两国的科研评估体系;英国皇家学会副会长安东尼·奇塔姆博士(Anthony Cheetham)概述了中国如何通过招募和资助科学家来推动科研产量的直线上升。

一篇有关中国科学院的特写报道则调查了这家中国规模最大的科研机构如何在科研评估中正在由量化标准和排名转向更加注重质量的方式。

《自然》执行主编暨自然出版集团大中华地区总监尼克·坎贝尔博士(Nick Campbell)说:“对科研质量进行评估不存在‘一刀切’的办法。我们通过这一特别报道,意在激发中国的科研界去思索和辩论什么是基于中国特定情况并适合中国的方法,因此我们对正在经历巨大变化的中国科研拨款和评估体系进行了全景式的展示。”

陈香美和曾璇两位科研人员在Nature Outlook专刊中讲述了作为女科学家在中国所经历的变化。一位驻香港的研究人员则比较了自己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所体验的科研评估体系。专刊还另以新闻特写形式探讨了中国在科研成果转化和产研结合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

《自然》专刊阅读(英文) 

MedSci评论:中国科研成果逐步从重量到重质的转变,对科研提出更高要求,也要求科研人员更快速适应这一变化,因为,科研的支持方向与力度都会随之而改变,如果缺乏科研思路,仅仅为了发表文章而发表的行为,未来将受到很大的局限,只有真正为了解决科研的研究,深入地研究,才有望能获得持续资助。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1)
#插入话题
  1. 2016-01-26 doctording1

    这篇文章有一定深度

    0

  2. 2016-01-26 doctording1

    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0

  3. 2015-05-03 sky0909

    0

相关资讯

科研人的诚实——实验狗泪奔

来自网友 科学松鼠会、到哪里都是主场的很走心一个长图——《科研人的诚实》

假杂志骗倒884名医护人员的背后

医生若想获得职称晋升,需要在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北漂高中毕业生李朋阳看到了“商机”,他仿冒知名医学杂志制作假刊,3年间以帮发论文为名骗取全国884名医生200万余元。2月10日,李朋阳及其3名亲属因涉嫌诈骗罪在顺义法院受审。多名医生向记者表示,目前晋级职称“唯论文”制度存在很多弊端,希望尽快推进职称制度改革。 李朋阳在法庭上若有所思。京华时报记者蒲东峰摄 □案情 从代写论

美学术委员会提出科学研究应减少繁文缛节

图片来源:ASHLEY FISHER/FLICKR 无论研究人员如何抱怨,针对学术研究的监督不会停止。但它能否做得更好? 美国一个新国家学术委员会调查了政府如何监督其每年400亿美元的经费。该委员会主席表示,希望这些监督工作能“足够明智,以便研究人员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研究”。这里引用了常被提及的2005年调查——研究人员表示“行政任务”,例如遵守该机构的报告要求,占了他们进行联邦资助研究项目

Science Career:如何逼疯科研狗

Science Career近日刊登了一篇十分诙谐的文章: 当我早上走进实验室发现我的实验已经被“劫持”,我真是快要气炸——我在纯化蛋白质,样品应该在有活性炭的烧杯中搅拌一夜。但有人关闭了搅拌板,把我的烧杯移到了实验台。我起初以为有人可能弄错了。可能有人需要使用搅拌台,所以动了我的烧杯,却在使用完之后忘了放回去。但是这,显然,是蓄意行为。 我们是研究生,我们在实验室都各自分配了一块需要负责的“

爆笑科研:忍住的屁跑哪儿去了?

屁从何而来? 屁的材料是与我们的唾液或食物,一起咽下去的空气。其中有一部分以打嗝的方式从胃排出,剩下的空气则进入肠部,成为屁的来源。 事实上,习惯将大量空气与唾液一起咽下的“吞氧性”的人,也就是吃饭十分迅速的人,放屁的次数通常比一般人还要多。在肠内等待被咽入的空气的,是肠内的细菌群。栖息于肠部上方的大肠菌、葡萄球菌等需气性菌,会先消耗掉空气中的氧气;因此,栖息于下方的厌氧性菌(遇氧气即

南方会临床试验论坛:科研已经进入循证医学2.0时代

“研究项目的设计对于整个研究很关键,它如同一座建筑的地基,设计不好,就相当于地基有问题,最后建成房子的坚固性一定让人质疑。” 在4月12日第17届南方会、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医学统计部(MRBC-NCCD)发起的“临床试验方法学论坛”上,李卫教授说。 临床试验方法学论坛部分专家合影 李卫教授指出,符合统计学原则的研究设计是临床试验成功的基础,而科学合理的试验设计和评价是保证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