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岁著名医学家方圻去世,几十年行医经历值得学习

2018-02-08 杨进刚 MedSci原创

我国著名医学家、医学教育家、北京协和医院名誉院长、原内科学系主任、主任医师、一级教授方圻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1月30日9时49分去世,享年98岁。方圻祖籍安徽定远,1920年出生在当时的北平。在方圻的记忆里,弟弟总是因为一些小伤而浑身出血,后来才知道弟弟患的是血友病。每次弟弟出血,一家人无计可施,只能等着医生上门。还是孩子的方圻看着浑身是血的弟弟,在害怕失去弟弟的恐惧与期盼医生快

我国著名医学家、医学教育家、北京协和医院名誉院长、原内科学系主任、主任医师、一级教授方圻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1月30日9时49分去世,享年98岁。

方圻祖籍安徽定远,1920年出生在当时的北平。

在方圻的记忆里,弟弟总是因为一些小伤而浑身出血,后来才知道弟弟患的是血友病。每次弟弟出血,一家人无计可施,只能等着医生上门。

还是孩子的方圻看着浑身是血的弟弟,在害怕失去弟弟的恐惧与期盼医生快点上门的期待里度过了童年,正是这种恐惧与期待的交织让方圻选择了医学。

1938年,18岁的方圻考入北平燕京大学医学院医预系,因为战争,1941年方圻转入北平协和医学院就读,并先后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成都华西大学医学院。

1946年,26岁的方圻毕业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被分配到天津中央医院工作,1948年调入北京协和医院。

方圻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期间,遇到了自己一生的恩师——协和内科主任张孝骞。战争期间辗转多地求学的方圻在严师的教导下,心无旁骛的投身临床工作,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更以学识渊博、平易近人以及无人能及的认真态度着称。

方圻从协和的张孝骞先生那里继承了受用一辈子的座右铭:凡事要‘亲临病人’,诊断要‘如履薄冰’。”

方圻刚做住院医生时,有不懂之处前去请教,张先生都要问他:“亲自看过病人了吗?对他的病史了解多少?”然后一点一点地对着病历追问细节,直到方圻发现有哪些问题没有注意到,有哪些检查还得做为止。

谈及老师张孝骞先生的严谨和认真,可用一个例子说明,曾有一位女病人。症状奇特,一患感冒就休克。

张孝骞对这位女病人有似曾相识之感。在和女病人谈话时,张孝骞记起30多年因难产而接受治疗。但那时的病历也已荡然无存,他下班以后,回家翻箱倒柜,一本一本翻阅多年来门诊或查房时总是随身携带的记载病例的小本子,他突然想起来了——那次难产曾经有过大出血,这会引起脑垂体坏死,导致脑垂体机能减退,因此造成了甲状腺、肾上腺等内分泌不足和应急反应的缺陷,在受到紧急感染时,就可能发生休克。

病人的阳性血清浊度试验,正是甲状腺机能减退、血脂质增加的结果。于是确诊席汉氏综合症。病人服用了甲状腺片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作替代治疗,病情很快好转。

另一位下肢沉重,活动困难达三年之久的患者。医生百思不得其解,结果张孝骞在病人右侧腹股沟处发现了一个不大的肿物,而这个肿物此前没有引起所有大夫的注意。

张孝骞仔细检查了肿物的形状、大小和硬度,对在场的大夫们说:“这大概就是病根!这个肿块可能分泌某种激素类物质,导致钙磷代谢异常。”后来病人切除了肿块得到痊愈。病理诊断证实,肿物为一间叶瘤。这种罕见病全球只报道过7例。

张孝骞还曾训斥一名高材生:“你不要自以为聪明或者把书本读熟了,就会成为一个高明的医生。严格说来,医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轻视临床的人,是不配当医生的!”

方圻曾回忆他的老师张孝骞,“老师一生从未离开过病人,直至85岁高龄,还坚持1周2次门诊、4次查房的惯例。病人的一切,在孝骞老师眼中永远是第一位的。我在追随他的40年临床工作中,从来没有见过他对诊视病人表示过厌烦,巡诊时即使遇到并不十分复杂的病例,也从未见他松懈或漫不经心。他曾不止一次地讲:‘许多医生不愿意多参加门诊工作,把门诊看成一种负担,而不知在门诊工作中,常可以见到你所没有见到过的病人,遇见你所从未遇到过的问题,引发你的思考。即使一天下来,你没有遇到什么特殊的情况,但总可以加深自己的阅历,因为没有两个病人是完全相同的,正如同没有两张绝对相同的面孔一样。’”

把协和的作风带到阜外

1956年,对方圻来说非常重要。

这一年,方圻成为国家领导的保健医生,并与协和内科心组的几位教授调入刚刚成立的阜外医院并担任内科主任,与吴英恺一起参与到阜外医院的创建工作。

当时方圻36岁,正是人生和职业生涯的黄金期,尽管协和医院历史更为悠久,为医生提供了更好的职业环境,方圻依然对创建我国第一家心血管专科医院兴奋不已。

方圻将张孝骞启发式的教育方式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带到了阜外,内科大查房时,方圻要求管床医生不能看病历,对患者的情况要了如指掌,脱口而出。

在工作中一丝不苟,严厉的方圻对下级医生却是不吝教诲,言传身教,循循善诱,得到了医护人员和学生的尊重与爱戴。

黄宛被任命为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组主任时,北京协和医院只有一台1928年生产的陈旧心电图机。心电图机的核心部分—“导丝”还断了,黄宛与方圻一起把它组装了起来。之后方圻与黄宛教授一起开始了心电图的应用和推广,普及了我国心电图机的应用。

心电图机组装好后,协和医院在全国各大医院招收学员,每期五六名,学时为6周左右。那时没有多媒体之类教学设备或幻灯片等,黄宛和方圻拿着长达三尺多长的木制的“两脚规”,在黑板上比画,测量心电图的各项数据给大家理解。

黄宛与方圻还在1956年在我国首先开展心脏导管检查技术,并进行了先心病心血管病的研究工作,为以后的血液动力学监测奠定了基础。陈灏珠也曾参加过黄宛和方圻两位教授主持的“心脏导管观摩班”。1959年,方圻调回了北京协和医院。

始终关注高血压防治

1978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成立,方圻作为连续三界的副主任委员,大力推动了我国高血压防治事业的发展,组织参与了我国高血压防治的多次全国性普查工作。

1986年,时任中华医学会第二届学会常务委员的刘力生发起组织高血压联盟。

在高血压联盟筹备发展期间,正是方圻担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会的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副主任委员时期,他对高血压联盟的成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高血压联盟加入世界高血压联盟(WHL)做了很多推进工作。

在方圻的推动下,高血压联盟于1991年同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共同召开了高血压、冠心病国际学术会议,同时举办了“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与临床试验最新进展讲习班”,来自全国的362名医生参加学习。此后,该类大会和学习班每年举行一次,促进了我国心血管、高血压防治工作的普及和进展。

由于方圻与阜外医院的渊源,他也间接促成了高血压联盟与阜外医院等合作组织参加的多项国内外高血压、心血管病大型临床研究课题。在高血压联盟参加的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展中国家心血管健康项目研究中,方圻也默默的做了大量工作。

从患者身上学到东西重要,还是全身心诊治患者重要?

对于以性命相托的患者,方圻的感情也经历过成长和转变。早期的时候,方圻认为只要练好技术,把患者治疗好最为重要。想法的转变也许是长期积累,一个诱因导致的成长也许只在一瞬间。

一次方圻的一位同事曾因诊疗的患者都是常规疾病,没有学到东西而长吁短叹,方圻突然意识到,患者和医生之间应该是什么关系?从患者身上学到东西重要,还是全身心去诊治患者重要?治疗患者,是出于医生的本分,也许还带着同情与怜悯,把自己设定为拯救别人的角色,没有从患者角度去思考问题。

方圻从此转变自己的想法,选择了全心全意的为每位患者服务,真正热爱患者,完成了从一名普通医生到大医的转变。

方圻每天都要问自己,我态度上是否有欠缺的地方,还有什么做的不够。这么多年来,无论是诊疗一方富甲还是劳苦大众,方圻始终能不忘初心,一视同仁。

在方圻的手中,创造了无数的医学奇迹,1984年,原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艾刚阳心脏病发作晕倒,抢救过程中,方圻将几度血压为零,昏迷了60个小时的艾刚阳抢救过来。

1993年,《人民日报》社某副总编突发心脏剧痛,生命危在旦夕,方圻又将这位呼吸停止十分钟的高龄患者抢救回来,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方圻当国家领导人以及担任医院领导者期间,无论工作多么繁忙,始终没有离开临床一线。他接诊的每一位患者都得到了和国家领导人一样水平的细致诊疗

方圻坐诊时,诊室里面的总会放一把椅子,对于每一个进来的患者,方圻都会站起来恭敬的请他入座,细细的进行询问诊疗。

无论贫穷富贵,在方圻心中,他们都是自己需要关怀和治愈的人。

作者:杨进刚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2018-02-26 1e145228m78(暂无匿称)

    学习了.谢谢作者分享!

    0

相关资讯

第22届欧洲老年痴呆症大会:AD有望可防可治

  在奥地利举行的第22届欧洲老年痴呆症大会上,有关医学专家透露,老年痴呆症(阿尔茨海默氏症)有望得到预测和防治,其疫苗或抗体制剂已进入初期试验阶段。   目前医学家已发现,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变异等蛋白质异常,以及海马区代谢能力下降、大脑体积萎缩等与老年痴呆发病机制有关。   意大利医学家弗里索尼明确提出:“先是大脑β-淀粉样蛋白异常,然后是代谢障碍,接着便是脑萎缩。”他说,年幼时有轻微脑功

嫌弃你是单身狗?单身狗也是很牛逼的好吗!

导语:00后开始恋爱了,90后开始离婚了,而80后还是单身,是你想不明白还是社会变化太快。上联:去年光棍,今年光棍,明年好像还是光棍。下联:同事有主,同学有主,同龄似乎全都有主。横批:我是单身!又是一年光棍节,你是一个人去看电影了?还是帮马云爸爸带动经济发展去了(acc:小编已经看到你要剁手的未来了)?剁手完还得吃狗粮,这篇文章就是你的曙光,以后有人再嫌弃单身的你,就把这篇文章拿粗来,狠狠地甩到t

从美国总统选举所想到的——我眼中的胡大一老师

近日,两个古稀老人竞选美国总统传遍朋友圈及各大网站,特朗普和希拉里,两个70岁的人如此为工作拼博,一切懒惰都是那么的苍白。希拉里,从第一夫人,到美国国务卿,到离第一个女总统只差1%的选票,虽败犹荣。特朗普,从一个商人直接到总统,一个身价40亿的老人,70岁的生活是竞选总统,当总统!当然,特朗普和希拉里离自己生活比较遥远,但另一个刚过70岁的老人,所经历的奋斗的历程,却正在切身感受,这个人就是我的博

俄医学家、科学家共同来研究中医中药

“2017北京-莫斯科丝路经贸人文交流对话”9月18日在莫斯科举行。此次对话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指导,环球网与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联合举办。在全体会议部分,与会代表就“‘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俄中关系发展战略”主题进行了讨论。中国外文局原局长周明伟在会上表示,中俄两个大国应该在加强人文交流合作,推进民心相通的过程中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在人文交流合作方面,可以引入中医中药,欢迎俄罗斯的医学家、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