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Rep:中科院上海生科院韩敬东研究组揭示非编码RNA和转座子在长寿中的作用机制

2017-04-06 佚名 生物帮

近日,国际著名学术杂志《Cell》子刊《Cell Report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韩敬东研究员题为Impact of Dietary Interventions on Noncoding RNA Networks and mRNAs Encoding Chromatin-Related Factors 的研究论文。

近日,国际著名学术杂志《Cell》子刊《Cell Report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韩敬东研究员题为Impact of Dietary Interventions on Noncoding RNA Networks and mRNAs Encoding Chromatin-Related Factors 的研究论文,研究在探索能量限制调控非编码RNA和转座子表达的机制上取得了新进展。

对生活方式的不同干预,比如改变饮食中糖、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比例,热量的摄取以及能量消耗,可以大大影响人类对衰老相关疾病的易感度,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影响其寿命。在不引起营养不良条件下的能量限制以及其他一些生活方式(比如自主锻炼)可以减少衰老相关疾病,比如肥胖、二型糖尿病血管疾病的发生。在不发生代偿性食物摄入增多的情况下,能量限制可以延长多个物种的平均和最长寿命。然而,人们对于在长寿过程中转录组的改变,尤其是受表观遗传影响的转录组的改变的机制知之甚少。

研究人员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得到了在不同能量摄入以及消耗下的小鼠肝脏的小RNA、编码和长非编码RNA的表达,并通过计算生物学分析手段,发现:1) 不同的干预引起的寿命延长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小RNA、长非编码RNA和转座子的表达。2)此类小RNA倾向于调控与寿命正相关的蛋白编码信使RNA。3)在小RNA-靶标相互作用中,小RNA大部分靶向于与染色质功能相关的蛋白。此外,他们通过实验证明了miR-34a, miR-107和 miR-212-3p 靶向染色质重塑蛋白Chd1,并证实了Chd1在模拟由高脂和衰老引起的基因表达变化和转座子活化中的作用。

这项研究揭示了有益于长寿的生活方式可以引起对转座子的有效抑制,并且这些抑制可以保护染色质免受非正常RNA转录和基因表达失调的影响,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这种调控受益于小RNA和染色质重塑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原始出处: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新型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生物信息学研究进展

   非编码RNA (noncoding RNA,ncRNA)是指不被翻译成蛋白质的一类RNA,近几年来关于它们的功能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现在已经发现了一些中小型ncRNA,比如 microRNA、snoRNA、tRNA等,但是关于长ncRNA(lncRNA)的研究还不够完善.本篇综述回顾了 ncRNA特别是 lncRNA的生物信息学研究进展,包括它们的研究历程

盘点:非编码RNA与人类疾病关联性亮点研究

人类基因组计划揭示人基因组中有30亿个碱基对,其中1.5%能够编码蛋白质,98.5%是非蛋白质编码基因,这些基因序列一度被认为是垃圾基因。然而随后的ENCODE计划表明,大约75%的人类基因组能被转录成RNAs,当中74%是非蛋白编码RNA(ncRNAs)。随着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尤其是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大量应用,科学家发现了越来越多的非蛋白编码的转录单元(即非编码RNA,ncRNAs),

Science:乳糜泻患者肠炎可能与非编码RNA有关

研究人员确定了一种非编码RNA的常见变体有可能促成了乳糜泻(celiac disease)患者体内发生的肠炎。这些研究结果指出了在携带乳糜泻疾病风险基因的人群中一种可能的新风险因子。该研究发布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乳糜泻是一种自身免疫性消化功能紊乱,有遗传倾向的个体会对存在于谷物、小麦、黑麦和大麦中的谷蛋白产生一种免疫反应。大约有40%人群具有与乳糜泻相关的主要基因变异,但只有1%携

2016(第四届)非编码RNA研讨会

非编码RNA是指不能翻译为蛋白的功能性RNA分子,占人类基因组的98%,之前被认为是没有功能的---大多数事实上也被转录为RNA。这些大量的非编码RNA在人类生物学和疾病中发挥的作用如今是一个获得广泛研究的领域。其中常见的具调控作用的非编码RNA包括小干涉RNA、miRNA、piRNA以及长链非编码RNA。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非编码RNA在表观遗传学的调控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miRNA是一

Sci Rep.:非编码RNA如何触发癌症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是一类本身不编码蛋白、转录本长度超过200nt的RNA分子,但是它可以在多种层面上调控基因的表达。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这种本来被科学家们认为是基因组转录“噪音”的成分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Sci Rep:长非编码RNAs分析确定LINC00958和LINC01296为膀胱癌(BC)候选致癌基因

长非编码RNAs(lncRNAs)的异常表达被认为是导致前列腺癌的重要组成之一。尽管lncRNAs的表达和功能意义不清楚,但可以确定的是,它们与BC的形成和发展是有关系的。最近,研究人员进行了这样的一个研究,目的是鉴定新的并且在BC致癌作用中起功能角色的lncRNAs。研究人员在8个正常和72个BC样本中,利用RNA测序技术鉴定了异常表达的lncRNAs。研究人员共鉴定了89个在BC中异常表达的l